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禅净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76|回复: 3

5-20华严经节选,大小乘,109经,110经

[复制链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发表于 2021-5-29 02: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5-29 03:01 编辑

华严经节选宽子 :有空聊点基础还好
宽子 :天天瞎聊
宽子 :把四谛练习的成顺口溜
宽子 :把十二因缘学的如囊中之物
宽子 :三十七道品如数家珍
ゞ 水儿 oO࿐ :
ゞ 水儿 oO࿐ :
宽子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诸佛子,苦圣谛,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罪,或名逼迫,或名变异,或名攀缘,或名聚,或名刺,或名依根,或名虚诳,或名痈疮处,或名愚夫行。诸佛子,苦集圣谛,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系缚,或名灭坏,或名爱著义,或名妄觉念,或名趣入,或名决定,或名网,或名戏论,或名随行,或名颠倒根。诸佛子,苦灭圣谛,此娑婆世界中,或名无诤,或名离尘,或名寂静,或名无相,或名无没,或名无自性,或名无障碍,或名灭,或名体真实,或名住自性。诸佛子,苦灭道圣谛,此娑婆世界中,或名一乘,或名趣寂,或名导引,或名究竟无分别,或名平等,或名舍担,或名无所趣,或名随圣意,或名仙人行,或名十藏。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说四圣谛,有如是等四百亿十千名,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ゞ 水儿 oO࿐ 宽子 我已经努力了,就是脑子转不过弯
宽子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说四圣谛,有如是等四百亿十千名,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宽子 :尔时,功德林菩萨复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藏,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何等为十?所谓:信藏、戒藏、惭藏、愧藏、闻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辩藏,是为十。
宽子 :很久没讲华严经了
宽子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信藏?此菩萨信一切法空,信一切法无相,信一切法无愿,信一切法无作,信一切法无分别,信一切法无所依,信一切法不可量,信一切法无有上,信一切法难超越,信一切法无生。若菩萨能如是随顺一切法,生净信已,闻诸佛法不可思议,心不怯弱
宽子 :闻一切佛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众生界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法界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虚空界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涅槃界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过去世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未来世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现在世不可思议,心不怯弱;闻入一切劫不可思议,心不怯弱。何以故?此菩萨于诸佛所一向坚信,知佛智慧无边无尽
阳光 :老师,信一切法难超越啥意思啊
宽子 :信正等正觉,是无法超越
宽子 :因为信一切法无生
宽子 :不生不灭,如何超越
宽子 :生净信已,闻诸佛法不可思议,心不怯弱
宽子 :何以故?此菩萨于诸佛所一向坚信,知佛智慧无边无尽
宽子 :十方无量诸世界中,一一各有无量诸佛,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今得、当得,已出世、今出世、当出世,已入涅槃、今入涅槃、当入涅槃,彼诸佛智慧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进不退、不近不远、无知无舍。此菩萨入佛智慧,成就无边无尽信;得此信已,心不退转,心不杂乱,不可破坏,无所染著,常有根本,随顺圣人,住如来家,护持一切诸佛种性,增长一切菩萨信解,随顺一切如来善根,出生一切诸佛方便。是名菩萨摩诃萨信藏。菩萨住此信藏,则能闻持一切佛法,为众生说,皆令开悟。
宽子 :佛智慧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进不退、不近不远、无知无舍。此菩萨入佛智慧,成就无边无尽信
宽子 :得此信已,心不退转,心不杂乱,不可破坏,无所染著,常有根本,随顺圣人,住如来家
宽子 :是名菩萨摩诃萨信藏。菩萨住此信藏,则能闻持一切佛法,为众生说,皆令开悟。
宽子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戒藏?此菩萨成就普饶益戒、不受戒、不住戒、无悔恨戒、无违诤戒、不损恼戒、无杂秽戒、无贪求戒、无过失戒、无毁犯戒
宽子 :云何为普饶益戒?此菩萨受持净戒,本为利益一切众生。云何为不受戒?此菩萨不受行外道诸所有戒,但性自精进,奉持三世诸佛来平等净戒。云何为不住戒?此菩萨受持戒时,心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无色界。何以故?不求生彼,而持戒故
宽子 :这里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达摩祖师血脉论
宽子 :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
宽子 :此菩萨受持戒时,心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无色界。何以故?不求生彼,而持戒故
宽子 :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云何三轻趣?所谓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云何三重?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嗔业重者,堕地狱趣;痴业重者,堕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宽子 :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宽子 :云何为无悔恨戒?此菩萨恒得安住无悔恨心。何以故?不作重罪,不行谄诈,不破净戒故
宽子 :不作重罪,不行谄诈,不破净戒故
宽子 :云何为无违诤戒?此菩萨不非先制,不更造立;心常随顺,向涅槃戒,具足受持,无所毁犯;不以持戒,恼他众生,令其生苦,但愿一切心常欢喜而持于戒。云何为不恼害戒?此菩萨不因于戒,学诸咒术,造作方药,恼害众生,但为救护一切众生而持于戒。云何为不杂戒?此菩萨不著边见,不持杂戒,但观缘起持出离戒。云何为无贪求戒?此菩萨不现异相,彰己有德,但为满足出离法故而持于戒。云何为无过失戒?此菩萨不自贡高,言我持戒;见破戒人亦不轻毁,令他愧耻;但一其心而持于戒。云何为无毁犯戒?此菩萨永断杀、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及无义语、贪、瞋、邪见,具足受持十种善业。菩萨持此无犯戒时,作是念言:‘一切众生毁犯净戒,皆由颠倒。唯佛世尊能知众生以何因缘而生颠倒,毁犯净戒。我当成就无上菩提,广为众生说真实法,令离颠倒。’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戒藏。
宽子 :何为不恼害戒?此菩萨不因于戒,学诸咒术,造作方药,恼害众生,但为救护一切众生而持于戒。
宽子 :所以是以无相无我为根本持戒
宽子 :‘一切众生毁犯净戒,皆由颠倒。唯佛世尊能知众生以何因缘而生颠倒,毁犯净戒。我当成就无上菩提,广为众生说真实法,令离颠倒。’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戒藏。
宽子 :先不发了
宽子 :
宽子 :何等为有记法?谓:四圣谛、四沙门果、四辩、四无所畏、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宽子 :什么是四辩八音
宽子 :义无碍辩
法无碍辩
辞无碍辩
乐说无碍辩
元一散人 :辞无碍戒不太懂老师
宽子 :极好音,柔软音,合适音,尊慧音,不阴音,不误音,深远音,不竭音
宽子 :八音
宽子 :这是佛菩萨说法,生出的辩才无碍
宽子 :声音有各种震慑力
宽子 :说法,不是念经
宽子 :你念的经,是佛说的法
宽子 :合适音,尊慧音,不阴音,不误音,深远音,不竭音
宽子 :看看当中的智慧
宽子 :合适音,需要懂众生需要
宽子 :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
宽子 :所以佛能说出合适音
宽子 :令众生明白生解脱知见,叫尊慧,生无上智慧而说,所以叫尊慧音
宽子 :不阴音,是令众生勇敢,没有阴霾的一面
宽子 :佛说法,都是光明正大无碍
宽子 :所以叫不阴音
宽子 :不误音,不被无明所误
宽子 :令众生破迷得悟,不误于轮回
宽子 :深远音,令众生觉知深远,得大法缘
宽子 :不竭音
宽子 :这个要搬经文
宽子 :有谁知道我要搬什么经文吗?
阳光 :不知道
宽子 :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宽子 :这是不歇音
小草 :普贤菩萨
宽子 :天天搬都不知道
宽子 :
阳光 :没想到是普贤菩萨
宽子 :我此随顺无有穷尽,不歇
宽子 :如来极果愿行无尽,以住于无尽之法藏。故其音声滔滔无尽,其响不竭。使能寻其语义,得无尽常住之果。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元一散人 :四辩,八音又接触一个不知道的
小草 :明白了,不枯竭,没有尽头,自然,没歇息
宽子 :说法无尽
宽子 :四无所畏呢?
小草 :有印象,仅此而已
当念 :一切智无所畏
漏尽无所畏
说障道无所畏
说尽苦道无所畏
小草 :
宽子 :正等觉无畏:
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
漏永尽无畏:
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
说障法无畏:
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
说出道无畏:
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之正道而无畏心
宽子 :“所谓四无所畏。何等四。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难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一无畏也。
宽子 :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难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二无畏也。
宽子 :佛作诚言。我说障法。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难言。受是法不障道。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三无畏也
宽子 :佛作诚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随是行能尽苦。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难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间不能尽苦。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在大众中师子吼能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四无畏也。
宽子 :今天就学到这里吧
宽子 :太多不消化
宽子 :你看,学习佛法多喜悦
宽子 :充满法喜
宽子 :不比胡说八道好吗
宽子 :念一百零八遍,然后喝水睡觉
宽子 :多好的礼物
元一散人 :你做不到都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02: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05-26大小乘
    宽子:讲讲大小乘
    宽子:那么说吧,大乘里面有小乘,小乘里面,也有大乘
    宽子:比方说,大乘经典
    宽子:也一样说十善
    宽子:也一样说五戒
    宽子:打个比方
    宽子:没人一开始就上大学
    宽子:如果你才十岁,我对你说,小学不好,大学才是最厉害
    宽子:估计你父母会拿扫把赶我
    宽子:适当才是最好
    宽子:我们看各种经典,什么经都好,自己能不能明白,用上?
    宽子:你能用上,什么经都能看
    宽子:什么经都能得益
    宽子:人家说禅宗多厉害,我就去学
    宽子:一听那些禅语,似懂非懂
    宽子:别人说,自己也能搭上几句,觉得自己是上上根了?
    宽子:上上根,是不和婆婆吵架,不和老公较劲
    宽子:这才是上上根
    宽子:弥勒菩萨偈
    宽子:那是上上根
    宽子:所以慈经说的很明白
    宽子:上上根的特性
    宽子: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
他必须有能力、正直,而且是完全地正直,善顺、温和,以及谦虚。
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生活少务、简单。善护诸根,谨慎、不轻率,亦不贪恋眷属。
他应当不轻犯任何极微小的过失,避免也许受到智者的谴责
    宽子:这是上上根
    宽子:佛陀对大家说法,只是因时的需求
    宽子:小孩需要这些基础,才能走向大学
    宽子:吸收能力有限
    宽子:一个人如果时常骂人是蠢货
    宽子:那么他问你,我是初果吗?
    宽子:你会叫他,一边呆去
    宽子:因为没有慈经的特征
    宽子:没有断身见的特质
    宽子:所以我们没有说,什么经特别适合
    宽子:经文,只是讲解
    宽子:比方说,我学四谛,十二因缘
    宽子:需要看什么讲解
    宽子:那当然是四谛讲解的经文
    宽子:十二因缘,那就看十二因缘的经文
    宽子:佛陀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说过四谛
    宽子:你去找那个经文看
    宽子:去问他
    宽子:一时,佛住波罗奈鹿野苑中仙人住处。尔时,世尊告五比丘:
“此苦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复次,苦圣谛智当复知,本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苦集圣谛已知当断,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苦集灭,此苦灭圣谛已知当作证,本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以此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当修,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维,时,生眼、智、明、觉。”
    宽子:
“复次,比丘!此苦圣谛已知、知已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此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苦灭圣谛已知、已作证出,所未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复次,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出,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诸比丘!我于此四圣谛三转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觉者,我终不得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为解脱、为出、为离,亦不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已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故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尊者憍陈如及八万诸天远尘垢,得法眼净
    宽子:“诸比丘!我于此四圣谛三转十二行
    宽子:三转十二行
    宽子:那是什么?
    宽子:所以,都有很多可以学习的
    宽子:苦谛四相:非常(anitya)、苦(duḥkha)、空(śūnyatā)、非我(anātmaka);
集谛四相:因(hetu)、集(samudaya)、生(prabhava)、缘(pratyaya);

灭谛四相:灭(nirodha)、静(śānta)、妙(praṇīta)、离(niḥsaraṇa);

道谛四相:道(mārga)、如(nyāya)、行(pratipad)、出(nairyāṇika)。
    宽子:四谛十六相
    宽子:苦谛四相:逼迫(pīḷana)、有为(saṅkhata)、热恼(santāpa)、变易(vipariṇāma);
集谛四相:堆积(āyūhana)、因缘(nidāna)、结缚(saṃyoga)、障碍(palibodha);
灭谛四相:出离(nissaraṇa)、远离([pa]viveka)、无为(asaṅkhata)、不死(amata);
道谛四相:出(niyyāna)、因(hetu)、见(dassana)、增上(ādhipateyya)。
    宽子:这些都是基础正见
    宽子: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如是诸苦。名苦谛者。谓此名无常真实。是无常此名为苦。真实是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苦法。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此是无常。此是苦。此是无常性。此是苦性。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故名苦谛。
阳光 :老师,这是十六相的不一样的名词吗
    宽子:你仔细看
    宽子:苦谛四相:逼迫、有为、热恼、变易
    宽子:这个怎样解读呢
    宽子:你看到就能解读出来
    宽子:什么造成苦
    宽子:色无常,所以逼迫啊
    宽子:不由自主
    宽子:攀求变易的东西
    宽子:攀求变化的, 有为的
    宽子:所以产生苦恼,热闹
    宽子:这都是苦的特征
    宽子:苦的表现
    宽子:苦的相貌
    宽子:集谛四相:堆积、因缘、结缚、障碍
    宽子:这个呢
    宽子:集,堆积
    宽子:集合所堆积
    宽子:攀缘所得
    宽子:得而集苦
    宽子:我们造业,就是堆积
    宽子:堆积了很多
    宽子:不管好坏
    宽子:所以一直呈现轮回
    宽子ゞ 水儿 oO࿐ 是的,所以活着就在轮回
    宽子:因缘、结缚、障碍
    宽子:所以有因果循环
    宽子:被捆缚,结缚
宽粉丸子 :可以理解成如是因如是果然后放下
    宽子:你放下同时,你又拿起啊
    宽子:因为你不懂其中的智慧
阳光 :放下就说到灭迹了
    宽子:不是的
    宽子:灭不是放下
    宽子:那是断见
    宽子:不生不灭,才是佛法的灭
    宽子:不迎不拒
    宽子:那才是
阳光 :灭道迹是不是放下
    宽子:所以我们生活,轮回,解脱不是因为自己把自己灭了
    宽子:苦和集,只是告诉你原因
    宽子:道才是灭苦之道
    宽子:这就是阿含经说的
    宽子:身苦心不苦
    宽子:法身不坏
    宽子:法眼净
    宽子:身受,为何呢
    宽子:因为有身
阳光 :[ 群聊的聊天记录 ]
    宽子:身苦心不苦
    宽子:法身不坏
    宽子:法眼净
    宽子:身受,为何呢
    宽子:因为有身
    宽子:断身见是什么
    宽子:那是断肉身,成就法身
    宽子:是用而不染
    宽子:比方说,别人说我,我以前不行,会打架
    宽子:现在没有这个了
    宽子:为何呢,觉悟了,法身不被左右,因为觉知无常的肉身,没有固我不变
    宽子:所以何必在意呢
阳光 :可是我就是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说学佛以后自己病好了,我身体怎么怎么变化了
    宽子:你有听说过,学佛后,我不会死了吗
    宽子:任何得到的福报,都是存在
    宽子:你学佛,有力量去化解恶受,但是,这是彻底我们要的吗?
    宽子:那还不如修上天上
    宽子:当神仙
    宽子:我们害怕疼痛
    宽子:所以去求好
    宽子:就好比看医生
    宽子:吃药好了
    宽子:生老病死,医生能解决吗?
    宽子:有神婆说,给你治病
    宽子:神通广大
    宽子:但是你问神婆,你还死不死
    宽子:我也有神通
    宽子:我也要死
    宽子:我们学佛,是生老病死的解脱
    宽子:不是保存肉身
    宽子:一直保持不死的,除非是傻子
    宽子:人间很好吗?
    宽子:除非有特别的发愿
    宽子:不然不会一直在人间的
    宽子:问题是你死之前,有没有觉悟呢
    宽子:还是稀里糊涂
    宽子: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说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若于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宽子: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宽子: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
    宽子:佛陀说,我就好像医生,知道你的病,给你开药
    宽子:你吃不吃,关我屁事
    宽子: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宽子: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宽子:听了不去行动,不是导师的过错
    宽子:那个华严经也有说
    宽子: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宽子:在银行工作,天天上班
    宽子:帮人数钱
    宽子:都不是自己的
    宽子宽心止语丸子… 说你吧
    宽子:啥时候能成功闭关一天@宽心止语丸子…
    宽子:不辜负诗禅的天天盯着
    宽子:太难了
    宽子:诗禅
    宽子:我是说你看着小汤圆太难了
宽导当念丸 :
    宽子:知道自己要什么,才会去做
    宽子:不要做什么?
    宽子:我要买游戏机,才会存钱
    宽子:我要解脱,我才会修行
    宽子宽心止语丸子… 比较看见手机欢喜
    宽子宽心止语丸子… 你就看见手机欢喜
    宽子:没事,慢慢熏吧
    宽子:我都被元一的香熏黑了
    宽子:因为你没受苦@宽心止语丸子…
    宽子:所以你不需要找出路
    宽子宽心止语丸子… 你妈会不会被你气死
    宽子:你有空去找你妈
    宽子:让她给你说法
    宽子:我先忙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02: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05-22   宽子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池水方五十由旬,深亦如是,其水盈满。复有士夫,以毛、以草,或以指爪,以渧彼水。诸比丘,于意云何?彼士夫水渧为多,池水为多?”
比丘白佛:“彼士夫以毛、以草,或以指爪,所渧之水少,少不足言;池水甚多,百千万倍,不可为比。”
“如是,诸比丘,见谛者所断众苦,如彼池水,于未来世永不复生。”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入室坐禅。时,尊者舍利弗于众中坐。世尊入室去后,告诸比丘:“未曾所闻!世尊今日善说池譬。

   宽子 :所以者何?圣弟子具足见谛,得无间等果。若凡俗邪见、身见、根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起,谓忧戚隐覆,庆吉保惜、说我、说众生、说奇特矜举,如是众邪悉皆除灭,断除根本;如折多罗树,于未来世更不复生。
“诸比丘,何等为见谛圣弟子断上众邪,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我在识、识在我。
“云何见色是我?得地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无二,不异不别。’
如是水、火、风、青、黄、赤、白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行即是我,我即是行,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于一切入处,一一计我,是名色即是我。

   宽子 :云何见色异我?若彼见受是我,见受是我已,见色是我所,或见想、行、识即是我,见色是我所。
云何见我中色?谓见受是我,色在我中;又见想、行、识即是我,色在我中。
云何见色中我?谓见受即是我,于色中住,入于色,周遍其四体;见想、行、识是我,于色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色中我。
“云何见受即是我?谓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此六受身一一见是我,我是受,是名受即是我。
云何见受异我?谓见色是我,受是我所;谓想、行、识是我,受是我所,是名受异我。
云何见我中受?谓色是我,受在其中;想、行、识是我,受在其中,是谓我中受。

   宽子 :云何见受中我?谓色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想、行、识是我,于受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受中我。
“云何见想即是我?谓六想身: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此六想身一一见是我,是名想即是我。
云何见想异我?谓见色是我,想是我所;受、行、识是我,想是我所,是名想异我。
云何见我中想?谓色是我,想在中住;受、行、识是我,想在中住。
云何见想中我?谓色是我,于想中住,周遍其四体;受、行、识是我,于想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想中我。
“云何见行是我?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于此六思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行即是我。
云何见行异我?谓色是我,行是我所;受、想、识是我,行是我所,是名行异我。
云何见我中行?谓色是我,行在中住;受、想、行、识是我,行在中住,是谓我中行。
云何见行中我?谓色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谓受、想、识是我,于行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行中我。

   宽子 :
“云何见识即是我?谓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身。于此六识身一一见是我,是名识即是我。
云何见识异我?见色是我,识是我所;见受、想、行是我,识是我所,是名识异我。
云何见我中识?谓色是我,识在中住;受、想、行是我,识在中住,是名我中识。
云何识中我?谓色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受、想、行是我,于识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识中我。
“如是圣弟子见四真谛,得无间等果,断诸邪见,于未来世永不复起。

   宽子 :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一向积聚,作如是观: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摄受、保持;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应爱乐、摄受、保持,如是观。善系心住,不愚于法,复观精进,离诸懈怠,心得喜乐,身心猗息,寂静舍住。
具诸道品,修行满足,永离诸恶,非不消炀、非不寂灭,灭而不起、减而不增、断而不生,不生、不取、不著,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舍利弗说是法时,六十比丘不受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池水方五十由旬,深亦如是,其水盈满。复有士夫,以毛、以草,或以指爪,以渧彼水。诸比丘,于意云何?彼士夫水渧为多,池水为多?”

   宽子 :由旬(巴利语、梵语:योजना,yojanā),是古印度的一个长度单位,佛教沿用。又译逾阇那、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原来指公牛挂轭走一天的旅程。
   宽子 :其和现代单位的换算还不明确,或许因为中国古代长度单位“里”亦有公里、市里之分;但一般认为一由旬等于8至16公里,汉传佛教一般以16公里为准。
   宽子 :我们大概了解就好
   宽子 :就比喻为十公里
   宽子 :佛陀比喻,有个水池,五十由旬的宽和深
   宽子 :装满了水
   宽子 :有人用毛发,草,指甲去取水滴
   宽子 :他取的水滴多,还是池里的水多
   宽子 :这个经文里面,有时候也用指甲里的沙,和大地的沙子比多少
   宽子 :意思就是,那是没法比的
   宽子 :比丘白佛:“彼士夫以毛、以草,或以指爪,所渧之水少,少不足言;池水甚多,百千万倍,不可为比。”
“如是,诸比丘,见谛者所断众苦,如彼池水,于未来世永不复生。”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入室坐禅。时,尊者舍利弗于众中坐。世尊入室去后,告诸比丘:“未曾所闻!世尊今日善说池譬。
   宽子 :比丘们就回答佛陀说,水池里的水,和滴水是没法比的,多过百千万倍,没法比
   宽子 :池水甚多,百千万倍,不可为比
   宽子 :“如是,诸比丘,见谛者所断众苦,如彼池水,于未来世永不复生
   宽子 :见谛者,见四谛者
   宽子 :所断的轮回苦,就如池水那么的多,这个比喻是说无穷无尽
   宽子 :永远没有苦,轮回
   宽子 :这就是基础的重要
   宽子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入室坐禅。时,尊者舍利弗于众中坐。世尊入室去后,告诸比丘:“未曾所闻!世尊今日善说池譬。
   宽子 :佛陀说完法之后,就入室坐禅
   宽子 :舍利弗尊者也在其中听法
   宽子 :舍利弗尊者就说,这是从来没听过的说法,佛陀今天开示的水池比喻
   宽子 :所以者何?圣弟子具足见谛,得无间等果。若凡俗邪见、身见、根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起,谓忧戚隐覆,庆吉保惜、说我、说众生、说奇特矜举,如是众邪悉皆除灭,断除根本;如折多罗树,于未来世更不复生。

   宽子 :所以者何?圣弟子具足见谛,得无间等果
   宽子 :若凡俗邪见、身见、根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起,谓忧戚隐覆,庆吉保惜、说我、说众生、说奇特矜举
   宽子 :如果弟子没有具足四谛,真谛
   宽子 :若凡俗邪见、身见、根本身见、集身见、生身见起,谓忧戚隐覆,庆吉保惜、说我、说众生、说奇特矜举,如是众邪悉皆除灭,断除根本;如折多罗树,于未来世更不复生。

   宽子 :如果依据了世俗邪见,身见,真实身见,身集见,实有生见
   宽子 :就会不知其中的忧患隐伏
   宽子 :就会爱惜神通,说那是我的,是可以有帮助人的,展示各种奇特的神通
   宽子 :这些都如滴水
   宽子 :如是众邪悉皆除灭,断除根本;如折多罗树,于未来世更不复生。

   宽子 :如果能把这些都消除,就好比砍了多罗树,于未来就不再轮回
   宽子 :这里舍利弗尊者,接下来就会说,进入禅定的各种攀缘
   宽子 :“诸比丘,何等为见谛圣弟子断上众邪,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我在识、识在我。
“云何见色是我?得地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无二,不异不别。’

   宽子 :愚痴无闻凡夫见色是我、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我在识、识在我。

   宽子 :这些基础,我们都说过
   宽子 :但是我们看看禅定的情况
   宽子 :“云何见色是我?得地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无二,不异不别。’

   宽子 :我们看一个案例
   宽子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宽子 :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
   宽子 :我们禅定初得,并不彻底
   宽子 :有人就会着迷于大我的禅乐
   宽子 :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无二,不异不别。’

   宽子 :我们看看初禅五支
   宽子 :有觉,有观,喜,乐,一心
   宽子 :或者,有寻,有伺,喜,乐,一心
   宽子 :当我们各种基础没有,没四谛的智慧,我们就会着迷于禅乐
   宽子 :认为这是了不起的神通
   宽子 :我再举一个例子
   宽子 :如是水、火、风、青、黄、赤、白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行即是我,我即是行,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于一切入处,一一计我,是名色即是我。
   宽子 :白一切入处正受
   宽子 :我们之前说过,禅相
   宽子 :白光
   宽子 :身心进入一片安详宁静的白光之中
   宽子 :这是了不起的定境
   宽子 :‘行即是我,我即是行,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于一切入处,一一计我,是名色即是我。
   宽子 :当我们不懂四谛,不懂这是初步的禅定,着迷于禅相带来的神通,就会陷入定的危险
   宽子 :以前我比喻过
   宽子 :就好比沙漠中的绿洲
   宽子 :当你在沙漠中得到甘露水,在绿洲,你就不想继续前进
   宽子 :最后困死在沙漠里
   宽子 :所以当我们得到禅相,那不是终点
   宽子 :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
   宽子 :方得亡身
   宽子 :云何见色异我?若彼见受是我,见受是我已,见色是我所,或见想、行、识即是我,见色是我所。
云何见我中色?谓见受是我,色在我中;又见想、行、识即是我,色在我中。
云何见色中我?谓见受即是我,于色中住,入于色,周遍其四体;见想、行、识是我,于色中住,周遍其四体,是名色中我。

   宽子 :这些都是说明了,捉取神通的神变,还有各种禅定的变化
   宽子 :“复次,诸善男子!菩萨十二行修于禅定。何等十二?燋结使行,究竟不发故;正心住行,不随境界故;无依止行,离欲界、色界、无色界故;出过世行,降伏非圣凡夫定故;增益胜行,无我心故;次第定行,分别禅故;无所有行,离有想故;无边之行,呵责有边三昧禅故;以是定行,善寂静故;调心行,无不知故;寂静之行,护诸根故;方便境界行,菩萨修禅,不舍、不发、非慧、非慢、非见、非爱、非念修故;是故菩萨降伏一切诸修禅者。诸善男子!是名菩萨见十二行修于禅定
   宽子 :正心住行,不随境界故;无依止行,离欲界、色界、无色界故;出过世行,降伏非圣凡夫定故
   宽子 :无所有行,离有想故;无边之行,呵责有边三昧禅故
   宽子 :这个经文,就能对比今天的经文,帮助明白
   宽子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宽子 :“如是圣弟子见四真谛,得无间等果,断诸邪见,于未来世永不复起。

   宽子 :今天时间关系,没法说完全部经文
   宽子 :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一向积聚,作如是观:一切无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应爱乐、摄受、保持;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应爱乐、摄受、保持,如是观。善系心住,不愚于法,复观精进,离诸懈怠,心得喜乐,身心猗息,寂静舍住。

   宽子 :所以各种基础,在生活上的练习,也等于是禅定的修持
   宽子 :这就是为何说,禅定要断五盖
   宽子 :初果要断身见
   宽子 :佛法不是说不可以说神通
   宽子 :而是不可攀缘神通
   宽子 :就好比我是富豪,但我懂这是生灭的世间,所以我不捉取富贵荣华
   宽子 :神通就好比富贵荣华
   宽子 :让人爱恋不出
   宽子 :让人着迷于世间
   宽子 :不应爱乐、摄受、保持,如是观。善系心住,不愚于法
   宽子 :但是不要误会,不是说四禅八定不好
   宽子 :就好比我们经过世外桃源
   宽子 :才能到达最大的解脱
   宽子 :如何我们着迷了路上风景,就会被带上岔路
   宽子 :但是这个经过,我们是必须的
   宽子 :学佛,先从基础一步一步走
   宽子 :要懂自己的状况,能力
   宽子 :比方我考最后名次,第三十名
   宽子 :我不能不懂自己的无知
   宽子 :我不能老是幻想,我得第一
   宽子 :所以我的方向,是考第25,第20
   宽子 :这都是有可能
   宽子 :佛陀说法,都是慈悲
   宽子 :不会逼考最后的去考第一
   宽子 :精进,要懂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需要
   宽子 :评估自己
   宽子 :那样学佛,才会充满喜悦
   宽子 :今天就先聊到这
   宽子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1-5-29 02: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05-24
     宽子 :今天经文很长
     宽子 :我就挑重点说
     宽子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猕猴池侧。
毗舍离国有尼揵子,聪慧明哲,善解诸论,有聪明慢;所广集诸论,妙智入微,为众说法,超诸论师,每作是念:“诸沙门、婆罗门无敌我者,乃至如来亦能共论。诸论师辈,闻我名者,头额津腋下汗,毛孔流水。我论议风,能偃草折树,摧破金石,伏诸龙象,何况人间诸论师辈,能当我者?”
时,有比丘名阿湿波誓,晨朝著衣持钵,威仪详序,端视平涉,入城乞食。尔时,萨遮尼揵子,有少缘事,诣诸聚落,从城门出,遥见比丘阿湿波誓,即诣其所,问言:“沙门瞿昙为诸弟子云何说法?以何等法教诸弟子,令其修习?”
阿湿波誓言:“火种居士,世尊如是说法教诸弟子,令随修学,言:‘诸比丘,于色当观无我,受、想、行、识当观无我。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萨遮尼揵子闻此语心不喜,作是言:“阿湿波誓,汝必误听,沙门瞿昙终不作是说。若沙门瞿昙作是说者,则是邪见,我当诣彼难诘令止。”

     宽子 :毗舍离国有尼揵子,聪慧明哲,善解诸论,有聪明慢;所广集诸论,妙智入微,为众说法,超诸论师,每作是念:“诸沙门、婆罗门无敌我者,乃至如来亦能共论。诸论师辈,闻我名者,头额津腋下汗,毛孔流水。我论议风,能偃草折树,摧破金石,伏诸龙象,何况人间诸论师辈,能当我者?”

     宽子 :尼揵子,聪慧明哲,善解诸论,有聪明慢
     宽子 :尼揵子,聪明,傲慢
     宽子 :因为自己的辩才很大
     宽子 :妙智入微,为众说法,超诸论师
     宽子 :超越各种论师
     宽子 :每作是念:“诸沙门、婆罗门无敌我者,乃至如来亦能共论。诸论师辈,闻我名者,头额津腋下汗,毛孔流水
     宽子 :傲慢的自己怎样想呢?他就想,佛陀我也能和他辩论,其他人听见我的名字,都吓得头冒汗,身体冒汗
     宽子 :我论议风,能偃草折树,摧破金石,伏诸龙象,何况人间诸论师辈,能当我者?”

     宽子 :我的辩才,能断树木,能穿石头,能调伏龙象,世间的论师,能有谁是我的对手?
     宽子 :时,有比丘名阿湿波誓,晨朝著衣持钵,威仪详序,端视平涉,入城乞食。尔时,萨遮尼揵子,有少缘事,诣诸聚落,从城门出,遥见比丘阿湿波誓,即诣其所,问言:“沙门瞿昙为诸弟子云何说法?以何等法教诸弟子,令其修习?”

     宽子 :尼揵子看见佛弟子比丘阿湿波誓
     宽子 :然后就去找他,问他说,佛陀都教了你们什么
     宽子 :云何说法?以何等法教诸弟子,令其修习?”

     宽子 :他是如何说法?教导了什么?
     宽子 :阿湿波誓言:“火种居士,世尊如是说法教诸弟子,令随修学,言:‘诸比丘,于色当观无我,受、想、行、识当观无我。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萨遮尼揵子闻此语心不喜,作是言:“阿湿波誓,汝必误听,沙门瞿昙终不作是说。若沙门瞿昙作是说者,则是邪见,我当诣彼难诘令止。”

     宽子 :比丘就回答说,佛陀教我们当观色境没有固我存在,因为都是变化的
     宽子 :受,想,行,识,也是一样
     宽子 :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宽子 :这五受阴,因为变化,就好比会病
     宽子 :痈,是一种皮肤病
     宽子 :如刺,如杀
     宽子 :意思就是说,这个五受阴,会因为变化,会产生各种病苦,灾难
     宽子 :无常、苦、空、非我。

     宽子 :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是各种后患,是苦,是变化,没有固我固定的存在
     宽子 :萨遮尼揵子闻此语心不喜,作是言:“阿湿波誓,汝必误听,沙门瞿昙终不作是说。若沙门瞿昙作是说者,则是邪见,我当诣彼难诘令止。”
     宽子 :尼揵子听了,心里就不高兴,他就说比丘,你肯定是误听,佛陀一定不那么说,如果他那么说,那就是邪见,我要去他那里,揭发他,不让他那么说
     宽子 :这接下来,尼揵子到处和别人说,要找佛陀辩论,比赛,有人说他说不过佛陀,也有人说他比佛陀更胜
     宽子 :这里我就不聊,大家可以自己看经文
     宽子 :因为太长了
     宽子 :萨遮尼揵子即诣佛所,恭敬问讯,于一面坐。诸离车长者亦诣佛所,有恭敬者,有合掌问讯者,问讯已,于一面住。
时,萨遮尼揵子白佛言:“我闻瞿昙作如是说法,作如是教授诸弟子:教诸弟子于色观察无我,受、想、行、识观察无我。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为是瞿昙有如是教,为是传者毁瞿昙耶?如说说耶?不如说说耶?如法说耶?法次法说耶?无有异忍来相难诘,令堕负处耶?”
佛告萨遮尼揵子:“如汝所闻,彼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非为谤毁,亦无难问令堕负处。所以者何?我实为诸弟子如是说法。我实常教诸弟子,令随顺法教,令观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观此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宽子 :为是瞿昙有如是教,为是传者毁瞿昙耶?如说说耶?不如说说耶?如法说耶?法次法说耶?无有异忍来相难诘,令堕负处耶?”

     宽子 :这种说法,是不是佛陀教的呢?还是有人乱传,诽谤佛陀,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你说的呢,还是有外道乱传,打击你呢
     宽子 :佛告萨遮尼揵子:“如汝所闻,彼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非为谤毁
     宽子 :佛陀告诉他,确实是我说的,不是诽谤我
     宽子 :是根据正法,真谛而说
     宽子 :并非毁谤
     宽子 :亦无难问令堕负处。所以者何?我实为诸弟子如是说法。我实常教诸弟子,令随顺法教,令观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观此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宽子 :亦无难问令堕负处
     宽子 :也没有任何的问题,能难倒这个真理
     宽子 :所以者何?我实为诸弟子如是说法。我实常教诸弟子,令随顺法教,令观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观此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宽子 :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我的真实的教导,也令我的弟子跟随,我教他们说,色是无常,无我,受,想,行,识,也一样
     宽子 :色是病,是痈,是刺,是杀
     宽子 :无常,苦患,变化,没有真实固定固我
     宽子 :萨遮尼揵子白佛言:“瞿昙,我今当说譬。”
佛告萨遮尼揵子:“宜知是时。”
“譬如世间一切所作皆依于地,如是色是我人,善恶从生;受、想、行、识是我人,善恶从生。又复譬如人界、神界、药草、树木,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色是我人,受、想、行、识是我人。”
佛告火种居士:“汝言色是我人,受、想、行、识是我人耶?”
答言:“如是,瞿昙,色是我人,受、想、行、识是我人,此等诸众悉作是说。”
佛告火种居士:“且立汝论,本用引众人为?”
萨遮尼揵子白佛言:“色实是我人。”

     宽子 :萨遮尼揵子白佛言:“瞿昙,我今当说譬。”
佛告萨遮尼揵子:“宜知是时。
     宽子 :萨遮尼揵子就要开始推翻佛陀的说法,他就说,我给佛陀讲一个比喻
     宽子 :佛陀就回答他,好的,正是时候
     宽子 :“譬如世间一切所作皆依于地,如是色是我人,善恶从生;受、想、行、识是我人,善恶从生。又复譬如人界、神界、药草、树木,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色是我人,受、想、行、识是我人。”

     宽子 :佛陀你说一切无有真实存在,但是你看世间,一切都是根据地而生长,就好比人一样,善恶都是从我,从人这里来的
     宽子 :就好比人界,神界,各种药草,树木,哪个不是从地上生长的呢?所以人是地上生长,所以,色,受,想,行,识,是从我,从人这里生长
     宽子 :依我,才会有五受阴的一切
     宽子 :佛告火种居士:“汝言色是我人,受、想、行、识是我人耶?”
答言:“如是,瞿昙,色是我人,受、想、行、识是我人,此等诸众悉作是说。”
佛告火种居士:“且立汝论,本用引众人为?”
萨遮尼揵子白佛言:“色实是我人。”

     宽子 :佛陀问他,那么你的意思是说,色是人我,受,想,行,识,也是人我?
     宽子 :他就回答佛陀说,是那样的
     宽子 :这个理论,是大家承认的
     宽子 :佛告火种居士:“且立汝论,本用引众人为?”
萨遮尼揵子白佛言:“色实是我人。”

     宽子 :佛陀又问他说,你就是那样告诉大家的?
     宽子 :他又回答说,确实是,色确实是人我
     宽子 :佛告火种居士:“汝言色是我,受、想、行、识即是我,得随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耶?”
时,萨遮尼揵子默然而住。
佛告火种居士:“速说!速说!何故默然?”
如是再三,萨遮尼揵子犹故默然。
时,有金刚力士鬼神持金刚杵,猛火炽然,在虚空中临萨遮尼揵子头上,作是言:“世尊再三问,汝何故不答?我当以金刚杵碎破汝头,令作七分。”
佛神力故,唯令萨遮尼揵子见金刚神,余众不见。萨遮尼揵子得大恐怖,白佛言:“不尔,瞿昙。”

     宽子 :佛告火种居士:“汝言色是我,受、想、行、识即是我,得随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耶?”

     宽子 :佛陀就说,那好,我问你,你是色是我,是人我,是我的,对不对?
     宽子 :那我问你,如果说色是我,那么应该由我控制,由我自主变化,对不对?
     宽子 :那么现在我问你,色境由不由你变化呢?
     宽子 :识即是我,得随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耶?”

     宽子 :比方说,我们的身高,身体的运作,由不由我们自主呢?
     宽子 :时,萨遮尼揵子默然而住。
佛告火种居士:“速说!速说!何故默然?”
如是再三,萨遮尼揵子犹故默然。

     宽子 :萨遮尼揵子沉默不语了
     宽子 :因为他答不上来
     宽子 :佛陀就逼他说,你快说啊
     宽子 :为何沉默
     宽子 :佛陀再三催促他
     宽子 :时,有金刚力士鬼神持金刚杵,猛火炽然,在虚空中临萨遮尼揵子头上,作是言:“世尊再三问,汝何故不答?我当以金刚杵碎破汝头,令作七分。”
     宽子 :这时候,佛陀的护法,金刚力士,拿着金刚杵,在他头上,吓唬他说,你快回答佛陀的话,不然打爆你的头,让他分作七块
     宽子 :我们看到这里,有点怀疑说,佛陀为何那样,护法为何那样做?
     宽子 :这也是佛陀的一种智慧接引
     宽子 :因为萨遮尼揵子太过高傲
     宽子 :没人能令他屈服
     宽子 :有句话叫恩威并施
     宽子 :护法金刚一逼,他不想说的屈服的话,也要说出来,因为他害怕
     宽子 :佛神力故,唯令萨遮尼揵子见金刚神,余众不见。萨遮尼揵子得大恐怖,白佛言:“不尔,瞿昙。”
     宽子 :所以只有他能看见护法金刚
     宽子 :萨遮尼揵子得大恐怖,白佛言:“不尔,瞿昙。”
     宽子 :吓的他马上回答,不能,我不能自主控制
     宽子 :不能自主控制色境
     宽子 :佛告萨遮尼揵子:“徐徐思惟,然后解说。汝先于众中说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而今言不,前后相违。汝先常说言:‘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火种居士,我今问汝,色为常耶?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瞿昙。”
复问:“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瞿昙。”
复问:“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瞿昙。”
“受、想、行、识亦如是说。”佛告火种居士:“汝好思而后说。”
复问火种居士:“若于色未离贪、未离欲、未离念、未离爱、未离渴,彼色若变、若异,当生忧、悲、恼苦不?”
答曰:“如是,瞿昙。”

     宽子 :佛告萨遮尼揵子:“徐徐思惟,然后解说。汝先于众中说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而今言不,前后相违。汝先常说言:‘色是我,受、想、行、识是我。’火种居士,我今问汝,色为常耶?为无常耶?”

     宽子 :佛陀先杀杀他的傲气,然后就告诉他说,你好好想想再回答
     宽子 :你刚才说,色是人我,现在又说不是
     宽子 :前后不对
     宽子 :我现在从新问你,你好好想了再回答,我问你: 色是常,还是无常
     宽子 :答言:“无常,瞿昙。”
复问:“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瞿昙。”
复问:“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瞿昙。”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禅净中心  

GMT+8, 2023-11-28 20:14 , Processed in 0.0830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