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禅净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阳光

华严经

[复制链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20: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11/21 9:44:24
宽子: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勤首菩萨言:“佛子,佛教是一,众生得见,云何不即悉断一切诸烦恼缚而得出离?然其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欲界、色界、无色界,无明、贪爱,无有差别,是则佛教。于诸众生,或有利益?或无利益?”
时,勤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我今如实答,或有速解脱,或有难出离。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
 譬如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
 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终不可得,懈怠者亦然。
 譬如赫日照,孩稚闭其目,怪言何不睹,懈怠者亦然。
 如人无手足,欲以芒草箭,遍射破大地,懈怠者亦然。
 如以一毛端,而取大海水,欲令尽干竭,懈怠者亦然。
 又如劫火起,欲以少水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如有见虚空,端居不摇动,而言普腾蹑,懈怠者亦然。”


宽子 :文殊师利菩萨问勤首菩萨


宽子 :“佛子,佛教是一,众生得见,云何不即悉断一切诸烦恼缚而得出离?


宽子 :佛陀教导的,都是一样的,同一的,众生都可得见,亲见,为何众生不能即刻可以断除一切烦恼,捆缚,而得出离,如果依照教法所示,则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以及欲界、色界、无色界,乃至无明、贪爱等,都是没有差别的,诸佛的教法对于一切的众生,究竟是有利益?或是无利益?


宽子 :我打个比方,我们上课一位老师在前面讲课,一班学生听课,老师讲的学术,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能听见,那么下面听的学生,到底是有益,还是无益


宽子 :这个取决于老师吗?老师教什么吗?不是的,取决于学生的努力成功,一样的老师,有人考得好,有些人考很差


宽子 :时,勤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我今如实答,或有速解脱,或有难出离。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
 譬如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宽子 :勤首菩萨就回答说:“佛子善谛听,我今如实答,或有速解脱,或有难出离。


宽子 :菩萨说,我就告诉你,为何有人很快就解脱,为何却很难


宽子 :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


宽子:如果我们欲求解脱,灭苦,想除去各种恶报,应该在佛法中,勇猛精进,这个就是我们的出离心,厌离心强烈不强烈,会不会欲解脱,想解脱,对佛法有多渴求,有多精进


宽子 :比方说,我们小时候上学,中学,大学,到出去社会工作,我们多不愿意,都要早上起来上课,或者上班


宽子 :为何我们会勉强自己,或者父母勉强我们去做,因为我们不如此努力,我们会饿肚子,会无家可归,生存不了,你有这个意识,你必须学习去找钱,不然你会得不到食物,你会饿死,会威胁到你生命,所以你必须会去精进


宽子 :而我们学佛却没有,学佛嘛,学不学都不会饿肚子,要不要都不要紧,这就是我们的无明,没有把生老病死轮回,放在首位,所以我们会保护身体更重要,护着皮囊比较重要,佛法是次要的,我们没法看清楚,轮回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不会好像饿肚子那样的需求,不会每天学佛


宽子 :好像上学一样,因为佛法可有可无,出离心不切,不渴望,因为没有好好学基础,不懂各种佛法还有轮回真相,佛法就变成了娱乐


宽子 :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
 譬如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宽子 :譬如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
 譬如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宽子 :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


宽子 :这里也说了,为何同一种佛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到的差别


宽子 :因为有人勤奋,有人懒惰,有人聪明,有人笨,有人信心大,有人信心小,这里也说了,我们的业力


宽子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


宽子 :无量诸过恶,无量,没有边际,也就是说,你当下还在造业


宽子 :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


宽子 :佛法才能让我们解脱,而解脱于业障。我曾经说过,我们如在粪池里面,在粪池里面说,我要干净,要洗干净,那是一种误解,无明,唯有正见的出离心,才能解脱而不染于业,不是消业还造业


宽子 :无量的业,需要无量的轮回去消,消的同时,自己也在造业,就是说,你不过是一直轮回而已,这就是为何说,摄心为戒


宽子 :懂正见,才能正行,我们四行观就说过,体冤进道,与理相应


宽子 :无明人消无明业,无有是处。就好像白老鼠在轮子里面转,跑很快,跑了一千公里,还觉得自己很本事了


阳光 :哪为啥让我们持咒呢,持咒,只是一种帮助,就好像你比赛跑步,途中别人给你递水,这个水,和你跑快慢,拿奖有没有关系?


阳光 :奥有


宽子 :那么你如果不渴需不需要?


阳光:那就不需要


宽子 :嗯,所以水,可有可无,说重要也不是,说不重要也不是


宽子 :你看楞严经,经文多还是咒语多呢?


阳光 :当然经文多


宽子 :能不能光是咒语不讲经呢?


阳光:不能


宽子 :为何不能


阳光 :经让人明了,咒语也只是一瓶水


宽子:咒不能明了吗?


阳光 :对我来说咒语不知道说的啥


宽子 :是的,咒语不能让人明了,要不心经光念最后一段咒语就好了


阳光 :可以理解为咒语都是经文的精髓吗


宽子:不能


阳光 :那除了一瓶水的功能还有啥


宽子 :比方说,我们修行,钱对我们来说,有帮助吗?


宽子 :没有钱,你饿死了,修行什么?钱也是我们的助缘


宽子 :这就是一个比方,我们需要吃饱,那么吃饱和明理,有没有关系?


阳光 :也有啊,吃不饱我没心思修行


宽子 :你看地球人,很多人吃饱了,也只是撑着,也不能明佛理啊


阳光 :最少我得肚子不饿才能修行


宽子 :咒也一样,只是帮助你安稳,不能帮助你解脱,你看过经文说,念咒得法眼净吗?


宽子 :我打个比方,你做功课,有人来吵你,我帮你赶走他,那么你是不是就能考第一名了
阳光 :有可能
宽子:那么说,那些没人吵的人,都考第一了


阳光 :我被他干扰绝对得不了第一奥


宽子 :对啊,但是你智商不行,没人吵也不能考第一啊


宽子 :咒语,就好像一个保护,保证你不被人吵,但是不能帮助你得第一,保护的再好。我不努力也不行


宽子 :是的


阳光 :这就是我们说的咒语的加持力


宽子 :所以我们没有基础正见,持咒,也只是轮回而已,咒语,只是一种暂时的帮助,如果你自己不修行,不依法修行


阳光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一心持咒,得禅定,然后得解脱


宽子 :不了义为邪念


宽子 :你看我画符也一心持咒啊


阳光 :如果前世修行的还不错的话,应该有可能吧


宽子 :巫婆也一心持咒


ゞ 水儿 阳光 没有这样的


宽子 :捉鬼咒还配合手印,厉害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21: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宽子 :我们继续经文


宽子 :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言:“佛子,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一切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随贪、瞋、痴,随慢、随覆、随忿、随恨、随嫉、随悭、随诳、随谄,势力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于心行之内起诸烦恼?”


宽子 :时,法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譬如海船师,而于海中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宽子 :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


宽子 :“佛子,如佛所说:‘若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一切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断者?


宽子 :菩萨问道说: 众生听闻了佛法,应该能断烦恼,为何却有众生听闻了佛法,却不能断掉烦恼呢?随贪、瞋、痴,随慢、随覆、随忿、随恨、随嫉、随悭、随诳、随谄,势力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于心行之内起诸烦恼?”


宽子:众生他们随贪,嗔,痴,等等各种七情六欲,被起心所转,没有出离心,为何他们受持了佛法,为何心还是起各种烦恼呢


宽子 :时,法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宽子: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这里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学而不能用,知而不能行


宽子 :我们看到这里,也不要误会,觉得多闻没有用,不用学太多,学了做不到,也不代表学就不好了,这会给懒人很多的借口,懒人会说,看吧,多闻无用,那就连学也不愿意了


宽子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宽子 :这里只是责备说,多闻而不能心行,不是说多闻不好,要去用,去行


宽子 :好比我们上学,从小学到大学,学了很多历史,地理,算术,等等,你的人生,都用上这些吗?就比方算术题,各种方程式,你学了可能一辈子也没用上,但是为何我们还要学呢?因为多闻,还是好的,万一一天你要用上,你就已经懂了


宽子:打个比方,你看过视频怎样做蛋糕,我却没看过,我们两个都没做过蛋糕,但是你去超市,你知道要买什么材料,大概是怎样做出蛋糕,而我呢?一片迷茫,完全没有办法,你有机会做出蛋糕,而我却很渺茫了,所以,不能说多闻不好,只是知道了,不去做,不好而已,因为不能达到目的


宽子 :你懂不去做,蛋糕没有,和我不懂的结果一样,但是如果要行动起来,你还是比我强的,因为你已经有了学的知识基础


宽子:这个责备多闻,只是一种用心良苦,而不是教大家,不去多闻,所以不要误解


宽子 :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宽子: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宽子:一个人掉进河里了,却渴死,因为害怕被淹,却不敢喝水


宽子 :就好比我们说,别打坐,会有魔考的,会走火入魔的,那么你的一切基础,都白学了,因为你没有学懂,没有学透


宽子 : 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宽子 :好比有人摆设了很多美食出来,自己饿了却不吃,于佛法不修行,多闻的人,也是如此


宽子 :就好比我们说的,在佛群里说了很多,自己却做不到,摆了一堆,却没有自己吃过的


宽子 :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宽子 :自己懂各种各样的药方,自己生病了,却不懂救自己,于佛法不修行,多闻的人也是如此,学而不能用


宽子 :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宽子:就好比在银行上班,天天帮人数钱,但却不是自己的钱,于佛法不修行的多闻者,也是如此,天天念经,好比帮人数钱,如果不去运用,不能学以致用,那佛经还是佛经,你还是一样的你


宽子 :
 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譬如海船师,而于海中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宽子 :如有生王宫,而受馁与寒,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宽子 :就好比生在皇宫里,却受尽委屈和饥寒,和我们学佛法而更多苦恼一样,越学越不能自在,三毒严重,因为没有学好,学懂


宽子:你看到皇宫有美食,大床,你却害怕


宽子 :为何呢?业障障目,所以你跑去黑暗而饥寒的角落,看不到佛经大发光明,看不到佛经正法所指引


宽子 :所以越学越歪,去算命占卦,因为看不懂佛经给你的解脱,所以情愿相信算命的你帮你辟邪驱凶,相信风水可以让你财源滚滚,所以你只是走上了另一条烦恼的道路而已,你却懵懂无知


宽子 :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宽子:就好比我现在,我给大家分享佛法,佛经,自己却没有去依经而行


宽子 :就好比聋子演奏钢琴曲,自己却听不见,自己没有听过,如何演奏呢?,演奏出来的,却只是混乱的


宽子 :如盲缋众像,示彼不自见,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宽子 :盲缋,我比喻如近视眼,演示各种画面给大家看见,或者盲人,自己却看不见,自己看到的,模模糊糊,还介绍给别人,说是这样的


宽子:就好比有人说,六祖不识字,一部金刚经开悟,这就是近视眼的人,介绍佛法,似而非,还介绍给别人,说是这样的


宽子:就好比有人说,六祖不识字,一部金刚经开悟,这就是近视眼的人,介绍佛法,似而非


宽子 :这些都能在六祖坛经得知,误解者的愚痴,因为经文里简单的一段,都能说明


宽子 :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事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宽子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宽子:无恶、无嫉妒、无贪瞋


宽子 :如果不需各种基础,无需有六祖坛经,因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句话就够了,何必识呢?


宽子 :所以六祖不需识字,如果如此,原始人能成佛,因为不识字也能自我佛性成就,非洲部落,也会出现大佛


宽子 :所以多闻,还是需要的,只不过,要知而能行而已,不知者,愚昧无知,更淡不上成佛


宽子 :
 譬如海船师,而于海中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宽子 :航海船长,却死在海上,因为不观察天气,不够了解仔细,学佛了,却不能解脱


宽子 : 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宽子 :好比有人到处说善,做慈善,在自己公司,却刻薄员工,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宽子:不自己改变,不自己学慈悲,不自己磨炼自己的三毒


宽子 :今天先聊到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5: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11/24 22:06:24
宽子: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三卷
菩萨问明品第十   (8)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智首菩萨言:“佛子!于佛法中,智为上首。如来何故,或为众生赞叹布施,或赞持戒,或赞堪忍,或赞一精一进,或赞禅定,或赞智慧,或复赞叹慈、悲、喜、舍?而终无有唯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时,智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甚希有,能知众生心,如仁所问义,谛听我今说。
过去未来世,现在诸导师,
无有说一法,而得于道者。
佛知众生心,性分各不同,
随其所应度,如是而说法。
悭者为赞施,毁禁者赞戒,
多瞋为赞忍,好懈赞精进。

乱意赞禅定,愚痴赞智慧,
不仁赞慈愍,怒害赞大悲。
忧戚为赞喜,曲心赞叹舍,
如是次第修,渐具诸佛法。
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
施戒亦复然,菩萨众行本。
譬如建城廓,为护诸人众,
忍进亦如是,防护诸菩萨。

譬如大力王,率土咸戴仰,
定慧亦如是,菩萨所依赖。
亦如转轮王,能与一切乐,
四等亦如是,与诸菩萨乐。”

宽子 :文殊师利菩萨问智首菩萨
佛子!于佛法中,智为上首。如来何故,或为众生赞叹布施,或赞持戒,或赞堪忍,或赞一精一进,或赞禅定,或赞智慧,或复赞叹慈、悲、喜、舍?

宽子 :佛子!于佛法中,智为上首

宽子 :菩萨问说道: 智慧是成佛的最上等,最首要,为何佛需要说各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慈悲喜舍等等,为何不光说最上等的智慧

宽子 :而终无有唯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宽子 :而始终没有固定一个方法,或固定用一种方法,得成就正觉

宽子 :时,智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甚希有,能知众生心,如仁所问义,谛听我今说。
过去未来世,现在诸导师,
无有说一法,而得于道者。
佛知众生心,性分各不同,
随其所应度,如是而说法。
悭者为赞施,毁禁者赞戒,
多瞋为赞忍,好懈赞精进。

宽子 :智首菩萨赞叹道: 菩萨问的好,能知道众生的疑惑,能如众生意来问,我今天就为大家解答

宽子 :过去未来世,现在诸导师,无有说一法,而得于道者。

宽子 :过去,现在,乃至未来,不会有导师只说一种法,而让自己或众生得成就正觉

宽子 :
佛知众生心,性分各不同,
随其所应度,如是而说法。

宽子 :佛知道众生各种起心,各种习气,各种好坏习惯,各种偏执,各种高低智慧,而为他说,他适合的佛法,解脱的方法

宽子 :笨人有笨人的教法,就好像我们去上补习班,你成绩考30名次,或15名次,或第一名,老师就会给你不同的教法,没有一样的针对教材,你考30名,老师用第一名的说法,你听不懂

宽子 :我们说佛法八万四千法,那是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心意

宽子 :“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

宽子: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

宽子 :唯有佛,知道众生什么根基,适合什么法,该讲什么法

宽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四谛之法。云何为四?所谓:初苦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说法无尽;第二者、苦集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说法无尽;第三者、苦尽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说法无尽;第四者、苦出要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说法无尽。

宽子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说四圣谛,有如是等四百亿十千名,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宽子 :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宽子 :为何说法无尽,因为众生心思无尽,无明心随无常变化,心无常

宽子 :所以佛陀需要种种对治法,你有万种病,就需要万种药,用各种法来引导你走向觉醒开悟

宽子 :
随其所应度,如是而说法。
悭者为赞施,毁禁者赞戒,
多瞋为赞忍,好懈赞精进。

宽子 :随其所应度,如是而说法。
宽子 :随你的根器,来教导你,来告诉你方法

宽子 :
悭者为赞施,毁禁者赞戒,
多瞋为赞忍,好懈赞精进。

宽子 :你吝啬,贪守不舍,就告诉你布施的好处

宽子:比方告诉你因果的轮回,如何才能有各种好报,布施能自身庄严富贵,这是引导你入门,先让你在布施中得益,慢慢成就智慧

宽子 :你凶残不仁,作恶多端,就告诉你持戒的好处,因为你终会受到恶报而后悔莫及,然后在持戒的正见里,找到解脱之道

宽子 :多瞋为赞忍,好懈赞精进。

宽子:嗔恨大的人,告诉你如果火烧功德林,告诉你一失足成千古恨,嗔火攻心,就会失去理智杀人,或破坏一切,等自己冷静下来,已经后悔莫及

宽子 :所以教导忍辱的正见,正确见解,正确的了义,让我们能不缚不染,从忍辱中,得正法解脱,所以不一样的方法,却是一样的导向

宽子 :好懈赞精进,对于懒惰的人,告诉他勤奋的好处,告诉他怎样慢慢的改变,让他看清自己身上的问题,告诉他精进就是因缘,能改变现在和未来

宽子 :你想喝水,你也需要站起来,拿起杯子,去装水,你只要有这个动作,你就有水喝,挂大饼在你脖子上,你吃不到,手也不动,那就饿死了

宽子 :所以我告诉大家三句成功的话,行动,勇敢,坚持,行动起来,就是精进,勇敢而大无畏,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永不言弃,就能看见突破,这不管学佛,还是生活,都是一样的正气凛然

宽子 :所以佛陀教导精进,四正勤,是为了我们行动起来,而不是学而不用而已,这也是成佛的方法,道路

宽子 :乱意赞禅定,愚痴赞智慧,
不仁赞慈愍,怒害赞大悲。
忧戚为赞喜,曲心赞叹舍,
如是次第修,渐具诸佛法。
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
施戒亦复然,菩萨众行本。
譬如建城廓,为护诸人众,
忍进亦如是,防护诸菩萨。

宽子 :
乱意赞禅定,愚痴赞智慧,
不仁赞慈愍,怒害赞大悲。

宽子 :我们妄念多,心散乱,烦恼起,所以佛陀教导禅定来对治,禅定一样有深浅,禅,静虑的意思

宽子 :我们生活上,遇事不慌不忙,这也是因为我们时常慎重,懂得考虑,思惟,这也是浅的禅定

宽子 :比方佛陀说布施,说忍辱,那也包含禅定,布施了,我们温和,柔和,心性慢慢变的稳定,忍辱了,因为我懂理而心甘情愿,那么我的心,不再嗔恨而禅定,这都是各种佛陀的教导引导,而得禅定

宽子 :八正道,最后才是正定,也就是说,你需要正定,需要前面的七个的帮助,正见是第一位,所以各种各样的法,都是为了众生根据

宽子 :愚痴赞智慧,告诉你智慧的好处,让你自己多学习,增进智慧,而不是一知半解的大放厥词,那都是你没有自己行动的结论,猜想的结论

宽子:智慧的好处,我们本身已经尝到。人类统治地球就是,没有任何猛兽,能比上人类,所以我们学习佛陀的智慧,因为佛菩萨和我们的智慧相比,等同人类和猴子,我们不值一提

宽子 :不要夸大自己,如果你无法辩才无碍,遍知,三明六通,慈悲喜舍

宽子 :我们要懂自己有多渺小,惭愧,让我们进步

宽子 :
忧戚为赞喜,曲心赞叹舍,
如是次第修,渐具诸佛法。

宽子 :我们忧愁,苦恼,佛陀告诉我们如何才是永恒的喜悦,也告诉我们简单布施的喜悦,慈悲的喜悦,告诉我们少欲知足的喜悦,持戒不杀的喜悦,不偷盗的喜悦,不邪淫的喜悦,不两舌的喜悦,也是为我们解开忧愁的方向

宽子 :告诉我们,舍才是真正的得,我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带去的,就是对别人的恩情我下辈子不能带上金钱,但是我却能施恩你们十个人,那么你们下辈子再遇上我,就会对我好,给我好处,所以我有一百万,我带不走,但是我们却能帮助十万人,这十万人,都会对我好,如果再相遇

宽子 :虽然说,我们施恩莫忘报,但是因果,一定不会忘记你的,所以我们越穷,越要给,要施

宽子 :时常说,修行是修自己,自己的事,自己舍得了,自己改变了,自己就会好了,自己舍得,这十万人才会有好处,自己改变了,别人也就改变了,我们自己要多思惟

宽子 :
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
施戒亦复然,菩萨众行本。
譬如建城廓,为护诸人众,
忍进亦如是,防护诸菩萨。

宽子 :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

宽子 :这就是我们群的宗旨,先立基础

宽子 :
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
施戒亦复然,菩萨众行本。

宽子 :没有基础,也就没有皇宫,所以布施持戒,也是如此,是基础,佛不能上来就说皇宫的雄伟,而不教你如何立柱子

宽子 :菩萨众行本,按部就班,安守本分,佛法的根本

宽子 :
譬如建城廓,为护诸人众,
忍进亦如是,防护诸菩萨。

宽子 ,布施持戒是根本行持,忍辱精进,那是护航,保护修行的各位菩萨,确保菩萨不迷失

宽子 :
譬如大力王,率土咸戴仰,
定慧亦如是,菩萨所依赖。
亦如转轮王,能与一切乐,
四等亦如是,与诸菩萨乐。

宽子:一位威武霸气的将领,士兵都会马首是瞻,定慧也是如此,修行的菩萨所依赖,定慧双修

宽子 :
【四等】
(术语)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pekṣā)之四无量心也。从所缘之境,而谓为无量,从能起之心,而谓为等。以于平等起此心故也。

宽子 :
亦如转轮王,能与一切乐,
四等亦如是,与诸菩萨乐。

宽子 :四平等,慈,悲,喜,舍。菩萨修行,与慈悲喜舍为乐

宽子 :今天先聊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6: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11/25 13:34:44
宽子: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贤首菩萨言:“佛子,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云何今见一切佛土,所有众事,种种不同?所谓:世界、众生界、说法调伏、寿量、光明、神通、众会、教仪、法住,各有差别。无有不具一切佛法,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时,贤首菩萨以颂答曰:
“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
 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刹土,众会及说法。
 一切诸佛刹,庄严悉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
 佛刹与佛身,众会及言说,如是诸佛法,众生莫能见。
 其心已清净,诸愿皆具足,如是明达人,于此乃能睹。
 随众生心乐,及以业果力,如是见差别,此佛威神故。
 佛刹无分别,无憎无有爱,但随众生心,如是见有殊。
 以是于世界,所见各差别,非一切如来,大仙之过咎。
 一切诸世界,所应受化者,常见人中雄,诸佛法如是。”


宽子 :文殊师利菩萨问贤首菩萨

宽子 :佛子,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云何今见一切佛土,所有众事,种种不同?

宽子 :菩萨问道: 唯有一种解脱之道出离轮回,为何佛菩萨展示种种不同的佛土世界,有种种不同的显示和趣向

宽子 :所谓世界、众生界、说法调伏、寿量、光明、神通、大众集会、教法仪轨、佛法安住。如上种种,为何各有差别、各有不相同

宽子 :但是成就的佛菩萨,为何都具备一切的佛法,没有一个不具备以上的种种,而成就正觉呢?

宽子 :昨天说过,为何说成就的佛菩萨可以辩才无碍,遍知,三明六通,慈悲喜舍

宽子 :因为佛菩萨成就的话,都会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宽子 :或许你用耳根成就,他观呼吸成就,但是成就后,都是一样的

宽子 :舍利弗有目犍连的大神通,目犍连有须菩提的解空,有大迦叶的头陀行

宽子 :法通达,没有区别,有区别的,只是我们还没成就所区别

宽子 :时,贤首菩萨以颂答曰:

“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
 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刹土,众会及说法。
 一切诸佛刹,庄严悉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

宽子 :菩萨回答说道: 法是一样的,佛唯有一种法,所有成就无碍的人,都是一种解脱之道出生死

宽子 : 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宽子:所有的佛,都是一样的法身,一种心,一种智慧,佛的无畏大雄力,也是一样

宽子 :经文有说:
是故当知: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

宽子 :因为成就的法身,是一样的

宽子 :就好像我们的空气一样,我们在中国也能呼吸,在英国也能呼吸,空气本身没有不同,只是我们的身体不同,所以有呼吸困难

宽子 :我们时常区分,大乘小乘,各宗各派,最终的目的,都是解脱,我们说小乘是自了汉,南传都是小乘,如果是那样,那么南传如何弘扬到中国呢?自了汉应该是自私,那么为何会弘扬流传呢?

宽子:所以学佛的人,都是慈悲的,没有大小的自私自利,更没有宗派斗争,所以我们依据佛经,基础正见为要,没有大小,只有自己的能力的大小

宽子 :自己力小,也没法说自己发大心去度人,帮助人,人家一问你,什么是四谛,不懂,苦集灭道吧,我说自己是大乘都脸红,说度人?更不可能了

宽子:最多是帮助人,扶人过马路,我是好人,度,是帮助人解脱,自己尚且不能解脱,没心学习,如何帮助人呢,自己尚且有各种脾气,三毒旺盛

宽子 :所以成就自己,才能成就别人,我自己抽烟,叫人别抽烟,没有说服力,自己不懂戒烟,也没法教会别人戒烟

宽子 :所以佛法一种,法身一种,却因为无明心而有种种区别,有种种等级

宽子 :
 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刹土,众会及说法。
 一切诸佛刹,庄严悉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

宽子 :佛菩萨有种种佛土,种种法藏,因为佛菩萨大愿回向心所成就

宽子:就好像极乐世界,药师佛国土,等等,都是佛菩萨大愿所成,给众生聚集一起,给与教导解脱

宽子 :就好像我们去贫穷区,成立学校,给大家有机会成为医生,律师

宽子 :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jǔ)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宽子 :东西南北上下,都有佛土

宽子 :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jǔ)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宽子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我们多数人只是认识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

宽子 :所以我们从经文知道,所有的佛,都是有愿力成就众生,只是众生自己迷惑

宽子 : 一切诸佛刹,庄严悉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
宽子:跟随众生习气而呈现,我们时常看到别人说,我就服他,我不服你,我喜欢王老师,不喜欢张老师,因为你喜欢的,服的,能随你的心意

宽子 :菩萨也一样,需要随众生,才能让众生服气,那么需要别人服气,自己就需要学习,成就

宽子 :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⑨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

宽子 :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

宽子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宽子 :普贤菩萨所作的这一切,都需要自己有能力,自己没钱,没工作,还想先娶老婆,这就是不自量力,所以一切都要自己先成就

宽子 :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

宽子 :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

宽子 :这就是成就大雄力,所以菩萨可以度众,因为自己无所畏惧,没有颠倒,自己有多少力量,才能做多少事情

宽子 :
 佛刹与佛身,众会及言说,如是诸佛法,众生莫能见。
 其心已清净,诸愿皆具足,如是明达人,于此乃能睹。
 随众生心乐,及以业果力,如是见差别,此佛威神故。
 佛刹无分别,无憎无有爱,但随众生心,如是见有殊。
 以是于世界,所见各差别,非一切如来,大仙之过咎。
 一切诸世界,所应受化者,常见人中雄,诸佛法如是。”

宽子 :佛刹与佛身,众会及言说,如是诸佛法,众生莫能见。

宽子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宽子 :我们说不见佛身,不如说不见清净,这就是为何说,法眼净

宽子 :我看见你就生气,那是凡夫眼,所以就看不见佛,看见好吃的,漂亮的,这个怎样见佛呢?

宽子 :佛,只有清净法眼能看见

宽子 :你需要沐浴身心,需要持戒,需要点上解脱知见香,需要无贪,无嗔,无痴,因为你不如此,你是凡胎俗骨,你看不见佛菩萨

宽子 : 佛刹与佛身,众会及言说,如是诸佛法,众生莫能见。
宽子 :其心已清净,诸愿皆具足,如是明达人,于此乃能睹。

宽子:心清净,行愿具足,通达无碍,法眼净,这样就能看见

宽子:如是明达人,于此乃能睹。

宽子 :
 随众生心乐,及以业果力,如是见差别,此佛威神故。
 佛刹无分别,无憎无有爱,但随众生心,如是见有殊。

宽子:佛菩萨跟随众生种种业果,种种性格,见解的区别,示现种种的解答,方法,种种的不同教导

宽子 :此佛威神故。只有佛有如此能力办到

宽子 :佛刹无分别,无憎无有爱,但随众生心,如是见有殊。

宽子 :佛清净无分别,不染不缚,没有嗔恨或爱恋,只是跟随众生心所需而展示,所以我们才看到各种佛法高低的区别

宽子 :
 以是于世界,所见各差别,非一切如来,大仙之过咎。
 一切诸世界,所应受化者,常见人中雄,诸佛法如是。”

宽子 :所以我们世界看见种种佛法的区别,不是佛的不平等只是我们所需而造就,所以不是佛菩萨的不平

宽子 :就好像我们世界上,我们看见伟人带给我们的利益,因为我们是受益者,不是受益者就看不见这个人有多伟大

宽子 :佛法也是一样,没有基础正见者,不能从佛法受益,修行原地踏步,因为没有深入接触佛经

宽子 :学的所谓大法,没有踏实的方向

宽子 :就好像我们听说,坐飞机能去英国,但是我们不懂怎样签证,去哪买飞机票,机场在哪?都不懂,只是懂了飞机能去英国,然后对别人说,我能去英国了,不就坐飞机,简单,结果自己迷茫

宽子: 其实我一点也没有把握,因为我都不知道要签证

宽子 :学佛也一样,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却没有办法,因为你基础不牢靠,没有方向,只是一片云里雾里而已

宽子 :今天就先聊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6: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11/27 13:47:03
宽子:
尔时,诸菩萨谓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唯愿仁者,以妙辩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说?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证?何等是佛境界现?何等是佛境界广?”
时,文殊师利菩萨以颂答曰:
“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
 如来深境界,所有胜妙因,亿劫常宣说,亦复不能尽。
 随其心智慧,诱进咸令益,如是度众生,诸佛之境界。
 世间诸国土,一切皆随入,智身无有色,非彼所能见。
 诸佛智自在,三世无所碍,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虚空。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
 一切世界中,所有诸音声,佛智皆随了,亦无有分别。
 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
 非业非烦恼,无物无住处,无照无所行,平等行世间。
 一切众生心,普在三世中,如来于一念,一切悉明达。”
尔时,此娑婆世界中,一切众生所有法差别、业差别、世间差别、身差别、根差别、受生差别、持戒果差别、犯戒果差别、国土果差别,以佛神力,悉皆明现。如是,东方百千亿那由他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众生法差别,乃至国土果差别,悉以佛神力故,分明显现;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宽子 :诸菩萨谓文殊师利菩萨言

宽子 :各位菩萨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

宽子 :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唯愿仁者,以妙辩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

宽子 :菩萨们说: 我们都是用自己的见解,各自说自己的境界,唯有文殊菩萨您,妙辩才无碍,能演说如来所有的境界

宽子 :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说?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证?何等是佛境界现?何等是佛境界广?”

宽子 :为我们解说什么是佛的境界?什么是佛境界的因?什么是佛境界的度化方式?什么是佛境界趣入的方法?什么是佛境界的智慧?什么是佛境界的法?什么是佛境界的演说?什么是佛境界的了知?什么是佛境界的证悟?什么是佛境界的示现?什么是佛境界的广大?

宽子:时,文殊师利菩萨以颂答曰:
“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
 如来深境界,所有胜妙因,亿劫常宣说,亦复不能尽。
 随其心智慧,诱进咸令益,如是度众生,诸佛之境界。
 世间诸国土,一切皆随入,智身无有色,非彼所能见。

宽子 :文殊菩萨回答说: 佛的境界很深奥无尽,他的无尽无量如同虚空

宽子 :所有的众生进入虚空,也能包含包容,实际上来说,对虚空那是丝毫不受影响的,你入不入虚空,不碍虚空什么,因为无碍,所以实无所入

宽子 :就好像我们扔东西到湖里,东西直接沉底,对水来说,实无所入,对水毫无影响

宽子 :我们把东西扔天上,它直接掉下来,对空气毫无影响,空气包含万物,却不染万物

宽子 :如来深境界,所有胜妙因,亿劫常宣说,亦复不能尽。

宽子 :佛的深境界,能产生和跟随各种胜妙因缘,能亿劫相随,说法无有穷尽

宽子 :就好像我们看虚空,容纳了各种各样的星空宇宙,小至地球

宽子 :佛深境界,如同太阳,每天利益众生,太阳起来了,照耀小草,大树,人类,各种动物,不是太阳故意那么做,但是却产生了利益,阳光跟随,利益每个地方,无有穷尽的利益,一直到太阳或地球毁灭

宽子 :这些能毁灭,但是佛的境界,是无有穷尽,无有毁灭,这就是佛的深因,亿劫常宣说,亦复不能尽

宽子 :
随其心智慧,诱进咸令益,如是度众生,诸佛之境界。
 世间诸国土,一切皆随入,智身无有色,非彼所能见。

宽子 :佛能随众生的智慧而入

宽子 :就好像阳光,能根据种种植物,种种动物人类的需求,进入大家的身体,被吸收,令大家受益

宽子 :世间诸国土,一切皆随入,智身无有色,非彼所能见。

宽子 :佛的说法,各种随顺,一切众生,都能吸取

宽子 :智慧没有色相,所以能变化无穷

宽子 :就好比空气,没有色相,却让地球所有众生吸取

宽子 :智身无有色,非彼所能见。

宽子:如空气我们看不见,却让我们受益了

宽子 :这些都是比喻佛的大雄力

宽子 :我的比喻,粗浅了,只是给大家的一个概念

宽子 :
 诸佛智自在,三世无所碍,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虚空。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
 一切世界中,所有诸音声,佛智皆随了,亦无有分别。

宽子 : 诸佛智自在,三世无所碍,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虚空。

宽子 :佛的智慧,自在无碍,遍知,辩才无碍,三明六通

宽子 :能容纳万物,平等如虚空,接纳万物,可以理解万物,能不碍万物

宽子 :不着,不染,不缚,不迎不拒,所以能为一切众生讲法

宽子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
 一切世界中,所有诸音声,佛智皆随了,亦无有分别。

宽子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

宽子 :这句可以用六祖坛经来形容

宽子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宽子:本来无一物,究竟无差别

宽子:如四大,人类和植物无区别,所以人类有的,植物也有,所以一切无差别,所以我们才能神通变化,因为本来无差别

宽子 :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

宽子:因为根本一样,根本是什么,本来无一物是根本

宽子 :比方说,一盆水,能长什么植物,可以很多品种,各种各样的,不一样

宽子 :但是他们需要的,能让他们长大的,是一样,水,空气,阳光,等等的这些,是四大造就他们

宽子 :佛的力量平等如是,不论什么众生,都能吸收,能供应

宽子 :一切世界中,所有诸音声,佛智皆随了,亦无有分别。

宽子:我们看各种各样的动物,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但是他们需要的空气,是一样的

宽子 :佛法也是如此,能随他们的智障,给与感受和引导

宽子 :狗不会说话,你抱抱它,这就是一种说法,让它感受到你的言语,你爱它,疼它

宽子 :所以佛的境界亦如是,佛能听懂一切众生的声音,因为大慈大悲,感同身受

宽子 :
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

宽子 :
 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
 非业非烦恼,无物无住处,无照无所行,平等行世间。
 一切众生心,普在三世中,如来于一念,一切悉明达。”

宽子 :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

宽子 :比方说,一个树熊,你能不能用你的知识和它沟通,知道它想什么?

宽子 :或者一个蝙蝠,你能不能和它一样,发出同样的声波

宽子 :所以佛的境界,是超越了我们的意识,心量

宽子 :就好比我们说声波,它产生,存在,但是我们却摸不着,看不见

宽子 :所以佛开示种种,比喻种种,是要让我们,进入这一种境界,佛的境界,非言语所能知晓
宽子 :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

宽子 :非业非烦恼,无物无住处,无照无所行,平等行世间。

宽子 :但是说不着不染,为何开示?为何还要平等世间行?为何还说于法不修行,如数他珍宝,本来无一物,为何还要修行?

宽子 :平等世间行,是慈悲,于有说无,是随有令其圆满无碍

宽子 :所以我们不能用思惟,用意识,去琢磨佛的境界

宽子 :我们思惟的,只是我们的修行。就好比小学,我们没有必要思惟大学课本

宽子 :佛菩萨所演示,只是有所方向

宽子 :一切众生心,普在三世中,如来于一念,一切悉明达。”

宽子 :所以佛能通达一切,如同虚空

宽子 :如来于一念,一切悉明达。”

宽子 :所以当我们说四谛还啃啃巴巴,千万别说自己是佛或者菩萨

宽子:尔时,此娑婆世界中,一切众生所有法差别、业差别、世间差别、身差别、根差别、受生差别、持戒果差别、犯戒果差别、国土果差别,以佛神力,悉皆明现。如是,东方百千亿那由他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众生法差别,乃至国土果差别,悉以佛神力故,分明显现;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宽子 :所以世间的众生,各种差别,各种世界,各种各样的变化

宽子 :佛也要跟随变化,来迎合众生,这就是佛法无边无际

宽子 :因为无常变化,因为众生身无常,心无常

宽子 :一切世界中,所有众生法差别,乃至国土果差别,悉以佛神力故,分明显现;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宽子 :这就是佛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禅净中心  

GMT+8, 2023-6-7 10:43 , Processed in 0.1526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