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9|回复: 0

中部070 基多山经

[复制链接]

1367

主题

0

回帖

446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469
发表于 2025-5-26 09:07: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和人数众多的比丘僧团一起,在迦尸游行说法。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说:“比丘们,我不吃晚餐。我知道,不吃晚餐可令人无疾、无病、轻快、强健、安稳地生活。比丘们,你们也不吃晚餐吧。你们要知道,不吃晚餐可令人无疾、无病、轻快、强健、安稳地生活。”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继续在迦尸游行说法,途经多处地方之后,抵达一个名叫基多山的市镇,之后世尊住在基多山市镇。
这时候,有两位分别名叫阿说示和宾那跋须迦的比丘住在基多山。一些比丘前往阿说示比丘和宾那跋须迦比丘那里,然后对他们说:“贤友们,世尊和比丘僧团不吃晚餐。他们知道,不吃晚餐可令人无疾、无病、轻快、强健、安稳地生活。贤友们,你们也不吃晚餐吧。你们要知道,不吃晚餐可令人无疾、无病、轻快、强健、安稳地生活。”
当那些比丘说了这番话后,阿说示比丘和宾那跋须迦比丘对他们说:“贤友们,我们在晚上、中午之前、中午过后都吃食物。我们知道,晚上、中午之前、中午过后都吃食物可令人无疾、无病、轻快、强健、安稳地生活。为什么我们要舍弃当下的事物而追逐将来的事物呢!我们在晚上、中午之前、中午过后都吃食物。”
那些比丘不能说服阿说示比丘和宾那跋须迦比丘,于是前往世尊那里,对世尊作礼,坐在一边,然后把以上的事情告诉世尊。
于是世尊对一位比丘说:“比丘,你过来,用我的名义对阿说示比丘和宾那跋须迦比丘说:'导师叫尊者们。' ”
那位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之后去到阿说示比丘和宾那跋须迦比丘那里,对他们说:“导师叫尊者们。”
阿说示比丘和宾那跋须迦比丘回答那位比丘:“贤友,是的。”之后去到世尊那里,对世尊作礼,然后坐在一边。
世尊对阿说示比丘和宾那跋须迦比丘说:“比丘们,听说一些比丘前往你们那里,叫你们不吃晚餐,而你们说不要舍弃当下的事物而追逐将来的事物,要在晚上、中午之前、中午过后都吃食物。这是真的吗?”
“大德,是的。”
“比丘们,据你们所知,我有没有作出这样的说法呢── '无论人们经历哪些乐受,哪些苦受,哪些不苦不乐受,都会使人不善法减少及善法增加' ?”
“大德,没有。”
“比丘们,据你们所知,我有没有作出这样的说法呢── '领受某些乐受会使人不善法增加及善法减少,领受某些乐受会使人不善法减少及善法增加;领受某些苦受会使人不善法增加及善法减少,领受某些苦受会使人不善法减少及善法增加;领受某些不苦不乐受会使人不善法增加及善法减少,领受某些不苦不乐受会使人不善法减少及善法增加'?”
“大德,有的。”
“比丘们,十分好。比丘们, '领受某些乐受会使人不善法增加及善法减少。' ──如果我不知、不见、不发现、不证得、没有以智慧触证这个道理,便对人说要舍弃这些乐受。我这样做适当吗?”
“大德,是不适当的。”
“比丘们, '领受某些乐受会使人不善法增加及善法减少。' ──由于我知道、看见、发现、证得、以智慧触证这个道理,因此对人说要舍弃这些乐受。
“比丘们, '领受某些乐受会使人不善法减少及善法增加。' ──如果我不知、不见、不发现、不证得、没有以智慧触证这个道理,便对人说要进入这些乐受之中。我这样做适当吗?”
“大德,是不适当的。”
“比丘们, '领受某些乐受会使人不善法减少及善法增加。' ──由于我知道、看见、发现、证得、以智慧触证这个道理,因此对人说要进入这些乐受之中。
……苦受……
“比丘们, '领受某些不苦不乐受会使人不善法增加及善法减少。' ──如果我不知、不见、不发现、不证得、没有以智慧触证这个道理,便对人说要舍弃这些不苦不乐受。我这样做适当吗?”
“大德,是不适当的。”
“比丘们, '领受某些不苦不乐受会使人不善法增加及善法减少。' ──由于我知道、看见、发现、证得、以智慧触证这个道理,因此对人说要舍弃这些不苦不乐受。
“比丘们, '领受某些不苦不乐受会使人不善法减少及善法增加。' ──如果我不知、不见、不发现、不证得、没有以智慧触证这个道理,便对人说要进入这些不苦不乐受之中。我这样做适当吗?”
“大德,是不适当的。”
“比丘们, '领受某些不苦不乐受会使人不善法减少及善法增加。' ──由于我知道、看见、发现、证得、以智慧触证这个道理,因此对人说要进入这些不苦不乐受之中。
“比丘们,对于一些比丘,我不会对他们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对于一些比丘,我会对他们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
“比丘们,对于那些尽除了所有漏、过着清净的生活、完成了应做的修行工作、放下了重担、取得了最高的果证、解除了导致投生的结缚、以圆满的智慧而得解脱的阿罗汉比丘,我不会对他们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已经不放逸地完成了修行工作,他们是不会放逸的。
“比丘们,对于那些还没有彻底证悟、希望取得最高止息的有学比丘,我会对他们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当这些尊者有合适的住处、习近善知识、带出五根的时候,便能亲身以无比智来体证这义理,然后安住在证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就是为了在现生之中完满梵行,达成这个无上的目标。比丘们,我看到不放逸会为他们带来解脱的果报,所以对他们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
“比丘们,世上有七种人。是哪七种呢?俱解脱的人,慧解脱的人,身证的人,得正见的人,信解脱的人,随法行的人,随信行的人。
“比丘们,什么是俱解脱的人呢?比丘们,一些人亲身触证各种寂静的无色界解脱,然后安住在证悟之中,再加上有慧见而得漏尽。这称为俱解脱的人。我不会对这些人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已经不放逸地完成了修行工作,他们是不会放逸的。
“比丘们,什么是慧解脱的人呢?比丘们,一些人不能亲身触证各种寂静的无色界解脱,但有慧见而得漏尽。这称为慧解脱的人。我也不会对这些人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已经不放逸地完成了修行工作,他们是不会放逸的。
“比丘们,什么是身证的人呢?比丘们,一些人亲身触证各种寂静的无色界解脱,然后安住在证悟之中,他们有慧见,尽除了一些漏。这称为身证的人。我会对这些人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当这些尊者有合适的住处、习近善知识、带出五根的时候,便能亲身以无比智来体证这义理,然后安住在证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就是为了在现生之中完满梵行,达成这个无上的目标。比丘们,我看到不放逸会为他们带来解脱的果报,所以对他们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
“比丘们,什么是得正见的人呢?比丘们,一些人不能亲身触证各种寂静的无色界解脱,但他们有慧见,尽除了一些漏;对于如来讲授的法,能以智慧透彻了解和深入观察。这称为得正见的人。我也会对这些人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当这些尊者有合适的住处、习近善知识、带出五根的时候,便能亲身以无比智来体证这义理,然后安住在证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就是为了在现生之中完满梵行,达成这个无上的目标。比丘们,我看到不放逸会为他们带来解脱的果报,所以对他们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
“比丘们,什么是信解脱的人呢?比丘们,一些人不能亲身触证各种寂静的无色界解脱,但他们有慧见,尽除了一些漏;他们对如来建立一份有根基、巩固的敬信。这称为信解脱的人。我也会对这些人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当这些尊者有合适的住处、习近善知识、带出五根的时候,便能亲身以无比智来体证这义理,然后安住在证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就是为了在现生之中完满梵行,达成这个无上的目标。比丘们,我看到不放逸会为他们带来解脱的果报,所以对他们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
“比丘们,什么是随法行的人呢?比丘们,一些人不能亲身触证各种寂静的无色界解脱,不能以慧见尽除各种漏,他们智慧虽然不锐利,但对如来讲授的法能清楚理解,因此他们将会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称为随法行的人。我也会对这些人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当这些尊者有合适的住处、习近善知识、带出五根的时候,便能亲身以无比智来体证这义理,然后安住在证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就是为了在现生之中完满梵行,达成这个无上的目标。比丘们,我看到不放逸会为他们带来解脱的果报,所以对他们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
“比丘们,什么是随信行的人呢?比丘们,一些人不能亲身触证各种寂静的无色界解脱,不能以慧见尽除各种漏,但对如来有一定程度的敬信,有一定程度的敬爱,因此他们将会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称为随信行的人。我也会对这些人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当这些尊者有合适的住处、习近善知识、带出五根的时候,便能亲身以无比智来体证这义理,然后安住在证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过没有家庭的生活,就是为了在现生之中完满梵行,达成这个无上的目标。比丘们,我看到不放逸会为他们带来解脱的果报,所以对他们说应不放逸地作出修行。
“比丘们,我说,究竟智不是顿时可以完满的,而是要通过逐渐修学、逐渐工作、逐渐行践来完满究竟智的。
“比丘们,怎样通过逐渐修学、逐渐工作、逐渐行践来完满究竟智呢?
“比丘们,一个生起了敬信的人,会前往善知识那里;一个前往善知识那里的人,会伴随善知识;一个伴随善知识的人,会聆听善知识的说话;一个聆听善知识说话的人,会聆听法义;一个聆听法义的人,会受持法义;一个受持法义的人,会求证法义;一个求证法义的人,会清楚理解法义;一个清楚理解法义的人,会生起意欲;一个生起意欲的人,会有上进;一个上进的人,会作出衡量;一个作出衡量的人,会有精勤;一个精勤的人,能亲身证得最高的真理,以智慧透彻看清这个真理。
“比丘们,一个没有敬信的人,不会前往善知识那里,不会伴随善知识,不会聆听善知识的说话,不会聆听法义,不会受持法义,不会求证法义,不会清楚理解法义,不会生起意欲,不会上进,不会作出衡量,不会有精勤。
“比丘们,你们偏离了修行的道路,你们行践错误的道路!你们这些愚痴的人离开了法和律多么远呢!
“比丘们,有四句解说,当讲说时,有智慧的人很快便能以智慧知道当中的义理。我要为你们讲说了,你们将会明白这义理。”
“大德,我们是什么人呢?我们哪里是知法的人呢?”
“比丘们,即使是一位追求物欲、继承物欲、染着物欲的老师,他的弟子也不应对他像讨价还价那样,说只做某些东西,不做某些东西。更遑论不染着任何物欲的如来了。
“比丘们,有敬信的弟子明白导师的教导,会随法这样想:'世尊是导师,我是弟子;世尊知道的,我不知道。'
“比丘们,有敬信的弟子明白导师的教导,会从中带来福乐和力量。
“比丘们,有敬信的弟子明白导师的教导,会随法生起这种愿欲:'即使我的身体、血肉干枯,剩下皮肤、腱、骨,都要以个人的坚定、个人的精进、个人的努力来取证。没有得到取证,我的精进将不会止息。'
“比丘们,有敬信的弟子明白导师的教导,会得到两种果的其中之一:或当下得到究竟智,或有余得到阿那含。”
世尊说了以上的话后,比丘对世尊的说话心感高兴,满怀欢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10-16 00:25 , Processed in 0.0257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