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禅净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39|回复: 4

《杂阿含经》61.62.63.64.65

[复制链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发表于 2021-3-5 21: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阳光 于 2021-3-9 22:07 编辑

2021/2/3 13:36:15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是无常、苦、变易之法。


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云何受受阴?谓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受阴。复次,彼受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想受阴?谓六想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想,乃至意触生想,是名想受阴。复次,彼想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行受阴?谓六思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思,乃至意触生思,是名行受阴。复次,彼行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复次,彼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比丘,若于此法以智慧思惟、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若于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观察、忍,是名随法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宽子 :
“比丘,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尽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


“比丘,若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不起心漏,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是无常、苦、变易之法。


宽子 :五受阴。昨天我们说过,有爱有取,才会有触有受,这是色集


宽子 :比方说,火的产生,是因为各种条件的集合,有空气,有干柴,有摩擦产生的热度,才会着火,火,本来不存在


宽子 :我们的苦,也一样,身心捉取外境


宽子 :色的集合,的存在,是因为四大所集,因为有个无明使受,使他成就


宽子 :我们看地球上,很多植物,我们觉得很奇怪,这个和我们没关系


宽子:为何会产生世间各种,其实都和我们有关系的因缘所集


宽子 :我打个比方,我们身体上很多地方是没有感觉的,但是却在我们身上生长,比方说头发,指甲


宽子 :我们身体的形成,也是因为四大,那为何四大会聚集,形成身体?,那是因为无明所行


宽子 :也就是说,我们无明攀缘可以牵引四大成就


宽子 :只要我想,我可以生火,我可以聚集生火的条件


宽子:而我们身体,是因为自性的无明,因为有无明贪取,而成就无明轮回


宽子 :我想飞天上去,那么我轮回成为鸟,因为自性无明所识


宽子 :而自性,他是没有正智的,因为我们还没修行成就


宽子 :就好像一部电脑,没有输入程序,那么它打印出来的东西 就是乱码,没有章成


宽子 :我们散乱,没有定慧,那么所行,就会迷惑


宽子 :所以我们会觉得,爱挺好的啊,房子,钱,有财富,挺好的啊


宽子 :复次,彼色是无常、苦、变易之法。


宽子 :而我们自性的强大,超乎想象,你不能御驾他的时候,他只能根据你给的所受所识而行,他不是听你的


宽子 :因为我们身体,只是一个四大结合的工具,包括你的脑子,他根据的,只是磁场所引,这就是我们的心趣向


宽子:所以我们说,禅定,静虑


宽子 :我们无明,行四大假合,成就身体去受,其实本来我们不需所受


宽子 :六祖一句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宽子 :但是既然我们成就了这个身体,那么我们又怎样去解脱这个无明成就的枷锁,如何不贪爱世间,身体?


宽子 :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宽子 :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


宽子 :我们用工具去想,那是想不出解脱,我想我行,但是一病疼痛,我就受不了,我想我行,孩子死了,我不能接受,痛不欲生


宽子 :因为我们识别的,是世间无知所受,我们看不懂自性的力量


宽子 :唯有进入三昧禅定,我们才能亲近自性,我们看一段经文


宽子 :
“尔时,我作是念:‘今日可食一果。’尔时我便食一果。当我食一果之日,身形萎弱,不能自起居,如年百二十,骨节离散,不能扶持。比丘当知:尔时一果者,如似今日小枣耳!尔时,我复作是念:‘此非成道之本,故当更有余道。’尔时,我复作是念:‘我自忆昔日,在父王树下无淫、无欲,除去恶不善法,游于初禅;无觉、无观,游于二禅,护念清净,无有众想,游于三禅;无复苦乐,意念清净,游于四禅。此或能是道,我今当求此道。’


宽子 :这是说佛陀苦行时候的描述,尝试了各种,都不能成功,最后佛陀想起小时候,和父亲学的禅定


宽子 :
我自忆昔日,在父王树下无淫、无欲,除去恶不善法,游于初禅;无觉、无观,游于二禅,护念清净,无有众想,游于三禅;无复苦乐,意念清净,游于四禅。此或能是道,我今当求此道。’


宽子 :此或能是道,我今当求此道。’


宽子 :这或许才能是正道,我今当求此道


宽子 :所以我们身体之见的各种,都不能是道


宽子:这就是佛经说的,断身见,断三结,五结


宽子 :
“比丘当知:尔时,吉祥躬自执草诣树王所。吾即坐其上,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尔时,贪欲意解,除诸恶法,有觉、有观,游志初禅;有觉、有观除尽,游志二、三禅;护念清净,忧喜除尽,游志四禅。我尔时以清净之心,除诸结使,得无所畏,自识宿命无数来变。我便自忆无数世事,或一生、二生、三、四、五生、十生、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百生、千生、百千万生,成劫、败劫、无数成劫、无数败劫、无数成败之劫,我曾死此生彼,从彼命终而来生此,原其本末因缘所从,忆如此无数世事。


宽子 :
即坐其上,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尔时,贪欲意解,除诸恶法,有觉、有观,游志初禅;有觉、有观除尽,游志二、三禅;护念清净,忧喜除尽,游志四禅。我尔时以清净之心,除诸结使,得无所畏,自识宿命无数来变


宽子 :我尔时以清净之心,除诸结使,得无所畏,自性成就无碍,所以能通透遍知无碍


宽子 :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宽子 :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


宽子 :受如何做到不起,不出现,受不相续?


宽子 :舍离、灭尽、离欲、寂没。如何做到解脱身体的约束?


宽子 :“云何受受阴?谓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受阴。复次,彼受受阴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槃。


宽子 :六根攀缘接触产生受。如何如实知?如何提醒自己?这个破相论我们学过


宽子 :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宽子:我们爱惜身体,迷恋身体的时候,很难成就


宽子 :“比丘,若于此法以智慧思惟、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若于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观察、忍,是名随法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宽子 :
“比丘,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尽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


宽子 :三结尽断知,谓身见、戒取、疑。


宽子:身见,我们在大念处经里面,有教导如何断身见


宽子 :首先我们要持戒,然后摄心一处,有一境性


宽子 :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我们六根无明攀缘,要做到不散乱,先要有所集中统一,不然我们会不敌习气


宽子 :就好像打仗,没有统领,将军,一盘散沙,那么就会溃不成军


宽子 :我观呼吸,呼吸就是我的统领,念佛,佛号是统领,参话头,话头是统领,所以我们看八正道,从正见开始,然后各种改正的戒律


宽子 :比方说,正业,正语,正精进,正念,正思惟,正命。这些学习了


宽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正定,进入修行,也从最重要的正见开始


宽子 :有正见,接着正行,最后才是修习正定,禅定


宽子 :我们说基础正见,没有这个,那就没有开始的方向,也是进入初果的必修,八正道


宽子 :比方说,我们说我上根人,那么上根人,首先是慈悲,那么就有正语,正业,正命,正思惟,正念,对不对?所讲,都有正见


宽子 :所以我们说大乘,也离不开八正道,也有八正道的素质修养


宽子 :所以不要把自己夸的很大,所行却很小


宽子 :上根,轻易断身见


宽子 :因为不是狗,所以不会喜欢粪便


宽子 :智者不爱假身,不爱罪恶之物


宽子 :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


宽子 :不会应舍不舍


宽子 :“比丘,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尽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


“比丘,若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不起心漏,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


宽子 :“比丘,若于此法以智慧思惟、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宽子 :“比丘,若于此法以智慧思惟、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


宽子 :随信行,跟随我们所信的佛法而行。八正道,随八正道而行


宽子 :我们思惟,观察,觉知分别世间各种生灭,能忍而改变习气


宽子 :超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宽子 :什么是中间不死?念念不忘,修行不间断,不会放弃令修行灭死


宽子 :就是说,我们要坚持不死心,不能中途死去,放弃,必得须陀洹果,这是佛陀的承诺,必得初果


宽子 :“比丘,若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不起心漏,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


宽子 :超凡入圣


宽子 :今天就先聊到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3-5 22: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2/5 13:36:17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生我见系著,使心系著而生贪欲。

比丘,多闻圣弟子有慧有明,于此五受阴不为见我系著,使心结缚而起贪欲。

“云何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见我系著,使心结缚而生贪欲?

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见色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说我系著,使心结缚而生贪欲。

“比丘,云何圣弟子有慧有明,不说我系著,使结缚心而生贪欲?

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不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多闻圣弟子有慧有明,于五受阴不见我系著,使结缚心而生贪欲。

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正观皆悉无常。

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正观皆悉无常。”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生我见系著,使心系著而生贪欲。

宽子:五受阴

宽子 :佛告比丘:“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

宽子 :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

宽子 :欲贪而受,这里再说说五阴和五受阴

宽子 :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

宽子 :比方说,我们都有眼睛,都能看见,有耳朵,同样能听见

宽子 :如果我们两个人一起被老板骂,你生气,我不生气,为何呢?因为我没有放在心上

宽子 :非有耳朵眼睛既受,受,是因为你集合了老板的言语,放在心上,所以你就会生气,委屈

宽子 :一个人看见名牌包,也没有想要,他就没有想得到的感受,各种渴望,没有感受

宽子 :如果我很想要,又没钱,那么我就会想办法找钱,存钱,借钱,各种方法,因为我被这个包包吸引

宽子 :那么我们再回头看看,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

宽子 :没有想得到名牌包的,有五阴,但是不受这个纠结捆缚

宽子 :想得到的,那么就会被捆缚,有五阴受

宽子 :有欲贪者,是五受阴。也叫五取阴,有所攀缘,贪欲想取

宽子 :那么我们就知道,我们的感受是怎样来的

宽子:因为我们渴望想得到,有贪欲,爱欲

宽子 :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生我见系著,使心系著而生贪欲。

比丘,多闻圣弟子有慧有明,于此五受阴不为见我系著,使心结缚而起贪欲。

宽子 :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

宽子:慧无明

宽子 :他跑去电影院,看很恐怖的片,明知道自己害怕,回家噩梦连连,我们会说,怎会有那么傻的人

宽子 :明知道她不喜欢我,我却暗恋她,对她忘不了,痴迷,为何呢?

宽子 :爱欲无明。这就是我们的爱欲,业障,欲罢不能

宽子 :明知道赌场里面都是骗人,但我还是戒不了赌博,不去赌,觉得人生没有乐趣

宽子 :于五受阴生我见系著,使心系著而生贪欲。

宽子 :心系于我受,以无知的身心,为我的标准,所以我们会被系于轮回

宽子:赌博我都走不出来,何况轮回呢?我爱他都欲罢不能,何况轮回呢?我满身爱欲,贪取,怎会舍得离开呢

宽子 :所以佛陀说我们,愚痴无闻凡夫

宽子 :我们觉得,世间美好,赌徒觉得,赌场美好,贪吃的,觉得美食街美好,爱美的,觉得购物商场美好,淘宝美好,这是人生乐趣啊

宽子 :是的,但也是轮回的乐趣,让你念念不忘

就好像狗说,吃大便是乐趣,屎壳郎说,粪球是乐趣,蛆虫说,腐烂的尸体是乐趣,野猪说,玩烂泥是乐趣,你不能说,他们不对

宽子 :因为不同的众生,不同的触受

宽子 :我们看见狗吃了腐烂的食物,生病了,苦了,但是无可奈何,因为我说也没用,它听不懂,所以生病,只能等死,或者自己扛过去,下辈子,还来,还一样的无知,乐此不疲

宽子 :癌症,洗肾,还上瘾了,没有吗?

宽子 :天天被老公打骂,我问你,你还说其实还是幸福的,只是偶尔

宽子 :每天去病房探望爱人,你又对我说,其实有爱,我不觉得苦,为何会如此呢?因为我们的习气无法自拔

宽子 :佛陀说,其实你不需要轮回,不需要这个身体,你却舍不得

宽子 :狗要轮回成人了,它舍不得,为何呢?害怕没有剩饭剩菜吃

宽子 :我们要成佛,我们舍不得人身,一样的愚痴,因为不懂佛的无碍自在,因为想象不到

宽子 :就好像狗的智慧,想象不到成人的好处

宽子 :比丘,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见色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如是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说我系著,使心结缚而生贪欲。

宽子 :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见色是我、异我、相在

宽子 :见色想占有,想是我的,我能改变外境,能真实拥有

宽子 :相在,能真实存在的实相

宽子:比方我有房子,有这个实相,这是我的,但是我不懂,房子会变化变坏,我会生老病死。我会无知的觉得,我有生之年拥有就好,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3-5 22: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2/8 13:37:19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比丘,若沙门、婆罗门计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有我。

何等为五?诸沙门、婆罗门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见是我、异我、相在。

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此等及余。

谓六触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

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

“复次,比丘,多闻圣弟子住六触入处,而能厌离无明,能生于明。

彼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不有、不无、非有无、非不有无、非有我胜、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

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集起。”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
比丘,若沙门、婆罗门计有我,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计有我。

何等为五?诸沙门、婆罗门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见是我、异我、相在。

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此等及余。

宽子 :这里同样是说我们五受阴,我们的无明,离不开执着我所有,所以我们一直深陷无明无知

宽子 :相在

宽子 :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宽子 :我希望能长命百岁,我希望家庭美好,不愿意面对各种无常的残酷

宽子:无常轮回,它不是针对任何人,只不过是一种循环的牵引

宽子 :比方说,我不小心踩空了,掉下山崖,摔死了

宽子 :我们不会说,这山崖真残忍,就这样弄死了一个人

宽子 :地震,水灾,天灾各种,他们没有针对任何人,只不过是本来如此,真相如此

宽子 :所以我们轮回,就好比随机,你做的因缘,会有一天轮到,因为你参与了,你自己报名了

宽子 :参与了什么呢?五受阴,三毒的事情

宽子 :所以我们无知无明,就会一直在里面,不停重复的参与

宽子 :就好比我们在赌场里面,别人一直说,走吧,走吧,我却不理会,我会说,再玩一会吧,我再玩一会,太好玩了

宽子 :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

宽子 :在轮回里面琢磨,算计,我怎样才能不受苦,因为不懂我的真相

宽子 :所以我们觉得,长人间知识,了解人间,在人间挣钱,挣财富,挣健康,挣名誉,那样会在轮回里好

宽子 :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努力出轮回,我们依短暂的好,为快乐

宽子 :影迷说,你看我千辛万苦,挣了一年的钱,挣钱买机票去香港看刘德华演唱会,为了给他签名,我拼了命,往前挤,最后成功了,我好开心快乐,换来了一个签名,自己认为,好值得啊

宽子 :所以我们用几年的财富,换来一刻的快乐,我们认为,那是值得的

宽子 :我们花好几千万,买了一个明朝的花瓶,我们认为,那是一种荣耀

宽子 :这就是众生,寻找快乐,喜爱的方法,不惜一切

宽子 :因为迷于自我的感官里头,自我的喜爱,身见的讯息

宽子 :因为习气的偏向,身体就会告诉你什么才是我要的

宽子 :老虎懂自己爱吃肉,所以自己就要辛苦去猎兽,因为它不会爱上吃草,为何呢?身见所缚,身见习气,让他轮回成老虎,所以就会被困于虎身,你就必须吃肉,你摆脱不了身见,摆脱不了更大的无明

宽子 :所以我们看看我们自己,我摆脱不了懒惰,为何呢?习气,身体不舒服,我一做事,就会觉得很累,很苦,不想做事,我只想享受

宽子 :佛陀说,人身难得。就好像瞎眼的海龟,它在海上漂流,海上有一块大木板,木板中间有一个洞,海龟它的头,能从洞里伸上来

宽子 :因为它眼睛瞎了,要遇上木板,容易吗?几乎不可能,机会非常渺小,更何况要对准木板的洞,然后伸上来,那机会就更渺茫了

宽子 :佛陀比喻这个海龟故事,就好比我们要得到人身,轮回成人类,我们的机会,有多小

宽子 :为何要得人身?因为人身,比其他众生成佛的机会大,你轮回成任何动物,都不会有人类的智慧去思惟,你会被捆缚,捆缚习气的身见里面,所以我们成为了人类,是最大的机会,解脱轮回

宽子 :但是我们却愚痴无闻,还在喜欢身体的习气见解

宽子 :佛陀看了摇头叹息,他想说,你有这次人身的机会,你却懵懂无知啊,你还在六根攀缘,身见里爱欲轮回,要等再有人身机会,就很渺茫了

宽子 :佛菩萨想说,你看见财富,想得到,你却看不见因缘

宽子 :菩萨想对你说,小王,你49岁会发财,50岁,就会有场大病,你享用不了你的财富。但是菩萨不能告诉你啊

宽子 :所以你一辈子的努力,只是为了一年的享受,接下来,你就在病床上度过

宽子 :所以我们开始的方向,就错误

宽子 :如果小王一辈子修行,那么就算病了,死了,终究解脱,不再受生于轮回

宽子:无知无明,那么小王死了,就会继续轮回,下次还来生病受苦,所以小王的努力,只是反复无知轮回,因为眼光短浅
宽子 2021/2/8 14:29:01
所以小王的努力,只是反复无知轮回,看不懂无常轮回的可怕

宽子:不离我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此等及余。

宽子 :不离我所,不能离开愚痴的执着,都认为我可以拥有,我可以所有

宽子 :不能离开执着,那么就会用六根去攀缘爱取,这就是五取阴

宽子 :五受阴,六根所欲有,欲有而取受

宽子 :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

宽子 :六根就会要回来,然后去享受,各种乐受,苦受

宽子 :别人有钱,多享受,我也要,所以我们有了千辛万苦,但是当你拥有了,你又觉得乏味

宽子:我生下来,家里富有,有自己的停车场,全世界名车都有,我从小就对着,我会珍惜吗?会觉得特别吗?不会

宽子 :我不觉得我要这些,我对这些乏味,为何别人想要呢?我却不要

宽子 :因为无明不能生慧,六根需要有所捉取攀缘,你都有了,六根就不需捉取,但是习气不能妥协

宽子 :所以我们看看全世界富豪,他们都需要有所造作,需要上班,没事找事,因为身见使然

宽子 :谓六触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

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

宽子: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阳光 :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

宽子 :各种境界,都是我们所造

宽子 :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

宽子 :无明捉取所触受,所产生

宽子 :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

宽子 :我们凡夫各种见解,说有,说没有,说我健康,我有钱,说我厉害,说我穷,各种各样,都是无明的所触受,无知的攀缘

宽子:因为你捉取的,都在轮回的框架里头,没有一样是解脱的方向,知见

宽子:我们说的,各种各样世间,都离不开生老病死的捆缚

宽子 :我说我厉害,是首富,能不能离开不生病,不老死呢?不能

宽子 :所以我们抱在生老病死里头,互相赞叹彼此

宽子: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

宽子 :“复次,比丘,多闻圣弟子住六触入处,而能厌离无明,能生于明。

彼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不有、不无、非有无、非不有无、非有我胜、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

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所起前无明触灭,后明触集起。”

宽子 :“复次,比丘,多闻圣弟子住六触入处,而能厌离无明,能生于明。

宽子 :圣弟子,有智慧的弟子,他同样有六根攀取,但是他能如实知道好歹

宽子 :一样被人骂,但是别人骂他,他可以微笑不理会,为何呢?因为他可以正见无常的生灭,懂得这是短暂的,懂这是轮回的产物,而断身见,不再受三毒捆缚

宽子 :看见家人生病,可以安然接受,为何呢?生老病死,应当如此,这就是圣弟子的正智正见,人身本无常

宽子 :我们佛弟子最大能贡献,最大的礼物是什么?以法为赠礼,以解脱知见为赠礼,帮助亲人解脱

宽子 :彼于无明离欲而生于明,不有、不无、非有无、非不有无、非有我胜、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

宽子 :这段是说什么?说金刚经

宽子 :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宽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宽子:六根不攀缘,不染身见,见解脱知见,就等于与佛同在,所以见如来,因为你和如来一样不攀缘

宽子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有身见,如何与佛同坐呢?

宽子 :非有我胜、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见。

宽子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宽子 :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宽子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宽子 :为何不可取?因为有取,皆是五受阴

宽子 :那为何说法呢?因为众生愚痴无明,无慧无明

宽子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宽子 :无为法。佛菩萨不攀缘爱染,所以无为解脱

宽子 :我们成佛的方法,就是不攀取无为

宽子 :但是为了众生,菩萨说各种不同的法,不同的差别,区别的法,为何呢?因为众生有所差别,所以说法而有差别

宽子 :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演说,示相,但是最终的,都是无为法

宽子:皆以无为法而有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

宽子 :那样一眼,就把金刚经看明白了,所以我们要做到无为,需要大量的基础正见,我们不能开始就说,法应舍

宽子 :就好像我说,佛法是说六根不攀缘,大家就根据这话吧,什么都不要,你会不知所措,不知所以然,不知该怎样做

宽子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宽子 :一切的佛菩萨,都是那样讲法,以解脱无为为目标而讲不同的法

宽子 :所以讲阿含经,最终目标呢?涅槃。金刚经最终呢?涅槃。法华经?涅槃

宽子 :各种经有所差别,但是最终都一样,不分大小乘,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佛经,最终都是涅槃解脱为目的

宽子:今天先聊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3-6 11: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2/21 14:05:16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起,出讲堂,于堂阴中大众前,敷座而坐。


尔时,世尊叹优陀那偈:


“法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时,有一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无吾我,亦无有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计色是我、异我、相在;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


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


此色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


色是无我,受、想、行、识是无我;此色非当有,受、想、行、识非当有;


此色坏有,受、想、行、识坏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当有。


如是解脱者,则断五下分结。”


时,彼比丘白佛言:“世尊,断五下分结已,云何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比丘,识于此处,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增进广大生长。若作是说:更有异法,识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若增进广大生长者。但有言说,闻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


所以者何?比丘,离色界贪已,于色意生缚亦断;于色意生缚断已,识攀缘亦断,识不复住,无复增进广大生长。


受、想、行界离贪已,于受、想、行意生缚亦断;受、想、行意生缚断已,攀缘亦断,识无所住,无复增进广大生长。


识无所住故不增长,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比丘,我说识不住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除欲见法,涅槃灭尽,寂静清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聊聊今天的佛经


宽子 :
尔时,世尊叹优陀那偈:


“法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宽子 :
優陀那(Udāna,感興語、慍陀南、自說、自然說),本義為由於驚、喜、怖、悲等情感,自然抒發出來的聲音(詩句)。


宽子 :自说


宽子 :优陀那(Udana)是从佛陀发感兴之偈,所以一般感兴偈又称为自说经


宽子 :
“法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宽子 :下分结,五下分结


宽子 2021/2/21 14:16:59
三结,我们知道有身见,戒取,疑,加上贪欲,嗔怒。就是五下分结


宽子 :还有一个五上分结,色界爱,无色界爱,掉举,慢,无明。断五上分结,那就是阿罗汉了


宽子 :时,有一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无吾我,亦无有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宽子 :佛陀说完这个偈,有位比丘就问佛陀,这偈是什么意思?听不懂,不明白


宽子 :“世尊,云何无吾我,亦无有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


宽子 :他问佛陀,为何是无有真实存在的我,也没有我所能拥有,真实的我,也非当实有,我所拥有非真实而生


宽子 :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计色是我、异我、相在;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


宽子 :我们学过七善处,三观义


宽子 :色,集,灭,道,色味,色患,色离。五阴,六入,十八界


宽子 :“愚痴无闻凡夫计色是我


宽子 :色是我,把短暂的快乐,变成可追求的痴迷,我能拥有很多很多,我很富有,我高帅富,看不懂人生的本质,看不懂生老病死,无知的认为,这是我们所追求最好的,最快乐的东西,我的,我拥有的,我可以得到的


宽子 :色是我、异我、相在;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


宽子 :这个我们学过很多次


宽子: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


宽子 :此色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


色是无我,受、想、行、识是无我;此色非当有,受、想、行、识非当有;


此色坏有,受、想、行、识坏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当有。


如是解脱者,则断五下分结。”




宽子 :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宽子:上面的五阴,我们学过很多次了,所以我从这段开始


宽子 :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


宽子 :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这句话,说的就是我们的无明


宽子:生于无畏处


宽子:我打个比方,我们现代有很多游戏,戴上眼罩可以看见屏幕,当别人带上这个游戏眼罩,你看见他在手舞足蹈,还会喊叫,害怕,我们旁观者,看见他根本没什么危险,为何他那么害怕?


宽子 :那是因为他的眼根,耳根,被刺激了,攀缘了,看见,听见,并不是他有什么危险,而是感官受刺激,去攀缘捉取


宽子 :所以我们旁观者,看着眼罩不带上,那是无畏处,不会害怕,这个是一个死物,不能伤害我


宽子 :但是我们却喜欢攀缘去捉取,那么就生恐畏了


宽子 :所以我们看电影情节很多时候说,这个人产生幻觉,被吓死,因为无明的攀缘导致


宽子 :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


宽子 :众生无明,去追求无知的方法,研究有什么方法对治恐惧,而不懂去思惟四谛,去深入无常无我,无我所


宽子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宽子 :这里说说一些我们的愚痴


宽子 :我们人生,很多时候让自己的感官,去接受刺激,因为我们误以为,那才是追求快乐的


宽子 :法句经有句很对


宽子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宽子 :如轮随兽足,我们看看牛拉车,车轮子就跟着牛的脚走,牛走它就转,跟随,如轮随兽足


宽子 :我们跟随六根感官,那就是跟随污染意,轮回意,吸引着你,你就跟着轮回的尾巴走


宽子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宽子 :攀缘色境。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宽子 :色识住,爱色境,攀缘色境,着迷


宽子 :增进广大生长,就好像我们的需求,欲望增长


宽子:以前我想,我有五千一个月就满足,我到了五千,我就想一万满足,到了一万,我就想多几万更好,我不会安于五千,够吃够用


宽子 :我们无明,就永远没法在无常里得到满足


宽子:但是我们没有智慧,什么都不做,倒是害怕了,害怕少欲,害怕不够多,害怕钱不够,害怕老了没人照顾,害怕自己受苦,叫我去出家,我害怕,受不了寂寞


宽子 :六根没法受刺激攀缘,我倒是害怕了,这就是没法断身见


宽子 :于受、想、行、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宽子 :所以我们追求更大的色,受,想,行,识,最高级的享受,更大的满足身体需求


宽子 :我要成为亿万富翁,住总统套房,增进广大生长


宽子 :我觉得自己没钱,为何呢?你看,我买不起游艇,被人瞧不起


宽子 :所以无明不管你站在人生哪个阶段,都是如车轮随兽足,被轮回拉着走而已


宽子 :要做到断无明,要阿罗汉,五上分结,所以佛陀给众生一个学习方向,八正道


宽子 :比丘,识于此处,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增进广大生长。若作是说:更有异法,识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若增进广大生长者。但有言说,闻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


宽子 :所以我们的识,是无明所识,识于轮回,若来若去,若生若取


宽子 :这就是各种无明攀缘,无知的跟随轮回造作,生老病死而生,所以一言一行,都是跟随轮回所言,所行


宽子 :若增进广大生长者。但有言说,闻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


宽子:但有言说,闻已不知,增益生痴


宽子 :为何闻已不知?因为闻识所闻,思识所思,而识,对照的是轮回,没有解脱知见可以根据


宽子 :识无所住故不增长,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比丘,我说识不住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除欲见法,涅槃灭尽,寂静清凉。”


宽子 :识无所住故不增长,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


宽子 :这就是为何说,照见五蕴皆空,可以度一切苦厄


宽子 :识无所住故不增长


宽子:这个无所住,需要很多基础,很多行深般若波罗蜜


宽子:不是睡觉叫无所住,不是发呆叫无所住,是能跳进粪池而无所住


宽子 :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


宽子 :这叫无所住,没有恐惧颠倒,不恐惧生老病死


宽子 :破相论说,逢苦不忧,识达故


宽子 :所以我们定慧都要增进,没有定,就会产生恐惧颠倒,没有慧,不能知真谛


宽子 :病苦时候,知人生无常,本来如此,老死只不过是更好的增进解脱


宽子: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什么意思呢?


宽子 :唯有自己,才能解脱自己,佛陀也不能解脱你,克己者,胜百万雄师


宽子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宽子 :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


宽子 :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


宽子:这里为何又说住呢?


宽子 :我们看见金刚经说,心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那就是住,住于明


宽子 :六祖坛经说,于第一义而不动,如实觉知


宽子 :住故知足,明故不染知足,所以宝王三昧论能懂,也能如此安然做到,不然看了,会产生恐惧


宽子 :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宽子 :不增长故无所为作。这个无所作为,不是叫你什么都不做,而是不染于识


宽子 :我们看十不求说,身不求无病,因为病苦不染


宽子:立行不求无魔,因为不染于魔障


宽子:处世不求无难,因为坚心不染


宽子 :所以当我们还害怕穷,苦,饿,种种烦恼,那就是自己还真没明白真谛


宽子 :我们时常说,生病找医生,其实是医生找你,因果会让你痊愈,因果也会让你痊愈不了


宽子 :我生病了,朋友说,你去看医生,看看是不是这个病,问问医生


宽子 :朋友不说,我不懂有这个病,这就是因果让我痊愈


宽子 :医生找我来了,佛陀才是大医王,治因果业障病,因果懂了,病也就找不上你了,因为我没做过,何来报应


宽子 :当然,这些都是其次,我们学的,要是正见正法,唯一目的,解脱轮回
20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


宽子 :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


宽子 :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宽子 :须陀洹果,初果,阿那含果,三果


宽子 小草 给你看一段


宽子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处满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灭出息念学。阿难,如是圣弟子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若长若短,一切身行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身行休息入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学;身行休息出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学。圣弟子尔时身身观念住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若有时圣弟子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觉知,入息念时如心行息入息念学,心行息出息念时如心行息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受受观念住,若复异受者,彼亦随受比思惟。有时圣弟子心觉知,心悦、心定、心解脱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心解脱出息念时如心解脱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心心观念住,若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若圣弟子有时观无常、断、无欲、灭,如无常、断、无欲、灭观住学,是圣弟子尔时法法观念住异于法者,亦随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满足四念处。”


宽子 :
阿难白佛:“如是修习安那般那念,令四念处满足。云何修四念处,令七觉分满足?”


佛告阿难:“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念住已,系念住不忘,尔时方便修念觉分,修念觉分已,念觉分满足;念觉分满足已,于法选择思量。尔时方便修择法觉分,修择法觉分已,择法觉分满足;于法选择分别思量已,得精勤方便。尔时方便修习精进觉分,修精进觉分已,精进觉分满足;方便精进已,则心欢喜。尔时方便修喜觉分,修喜觉分已,喜觉分满足;欢喜已,身心猗息。尔时方便修猗觉分,修猗觉分已,猗觉分满足;身心乐已,得三昧。尔时修定觉分,修定觉分已,定觉分满足;定觉分满足已,贪忧则灭,得平等舍。尔时方便修舍觉分,修舍觉分已,舍觉分满足。受、心、法法念处亦如是说,是名修四念处,满足七觉分。”


阿难白佛:“是名修四念处,满足七觉分。云何修七觉分,满足明、解脱?”


佛告阿难:“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修念觉分已,满足明、解脱。乃至修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是修舍觉分已,明、解脱满足,阿难,是名法法相类、法法相润。如是十三法,一法为增上,一法为门,次第增进,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
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观察诸比丘众,告诸比丘:“善哉!善哉!诸比丘,我欣汝等所行正事,乐汝等所行正事。诸比丘,过去诸佛亦有比丘众所行正事如今此众,未来诸佛所有诸众亦当如是所行正事如今此众。所以者何?今此众中诸长老比丘,有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住。有比丘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有比丘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有比丘得无量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灭出息如观灭出息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
有比丘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有比丘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


宽子 :
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灭出息如观灭出息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


宽子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跋耆聚落,尊者跋耆子侍佛左右。


尔时,尊者跋耆子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佛说过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随次半月来说波罗提木叉修多罗,令诸族姓子随欲而学。然今,世尊,我不堪能随学而学。”


佛告跋耆子:“汝堪能随时学三学不?”


跋耆子白佛言:“堪能,世尊。”


佛告跋耆子:“汝当随时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随时精勤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已,不久当得尽诸有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尊者跋耆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尊者跋耆子受佛教诫、教授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如上说,乃至心善解脱,得阿罗汉。


宽子 :
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


宽子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种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这段是入初禅的基础


宽子 :第一步是


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


宽子 :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宽子:这是第二步


宽子 :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宽子 :这是第三步


宽子 :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宽子 :这是第四步


宽子 :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种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宽子 :这是第五步


宽子 :这就是观呼吸入禅定的步骤


宽子 :波罗提木叉,戒的意思,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


宽子:这就是为何说五盖,五盖断,才能初禅


宽子:这是在杂阿含经,第29卷


宽子 :以前就说过,观呼吸和四念处,七觉支的整体关系,只是你们忘了


宽子 :阿难白佛:“如是修习安那般那念,令四念处满足。云何修四念处,令七觉分满足?”


当念 :对不起额,那时没用心没领会


宽子 :没事,没深入禅定的过程,就很难体会


宽子:我们平时不注意五盖,那么禅定就很难成就


宽子 :贪,嗔,是平时要注意的,和禅定息息相关,这就是守戒的重要


宽子 :我们叫别人持戒,也要很明白的告诉别人各种原因


宽子 :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宽子 :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饶益,增益修习观呼吸


宽子:所以观呼吸,不只是呼吸而已,我们观呼吸,是为了摄心一处,摄心一处,又是为了解脱,所以摄心一处,要懂解脱知见


宽子 :断五盖的知见,就是增进修习禅定时候的光明


宽子:没事,我们要学的,佛经里都说的很明白,是,自己不多看佛经,就变成井底之蛙了,看到一段佛经,当是全部了


宽子 :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亦皆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


宽子 :
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宽子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宽子 :这段特别威武


宽子 :
“有胜三昧名安乐,能普救度诸群生,放大光明不思议,令其见者悉调伏。
 所放光明名善现,若有众生遇此光,必令获益不唐捐,因是得成无上智。
 彼先示现于诸佛,示法示僧示正道,亦示佛塔及形像,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照曜,映蔽一切诸天光,所有暗障靡不除,普为众生作饶益。
 此光觉悟一切众,令执灯明供养佛,以灯供养诸佛故,得成世中无上灯。
 燃诸油灯及酥灯,亦燃种种诸明炬,众香妙药上宝烛,以是供佛获此光。
 又放光明名济度,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普发大誓心,度脱欲海诸群生。
 若能普发大誓心,度脱欲海诸群生,则能越度四瀑流,示导无忧解脱城。
 于诸行路大水处,造立桥梁及船筏,毁訾有为赞寂静,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灭爱,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舍离于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
 若能舍离于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则能以佛甘露雨,普灭世间诸渴爱。
 惠施池井及泉流,专求无上菩提道,毁訾五欲赞禅定,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欢喜,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爱慕佛菩提,发心愿证无师道。


宽子 :
 又放光明名灭爱,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舍离于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
 若能舍离于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则能以佛甘露雨,普灭世间诸渴爱。
 惠施池井及泉流,专求无上菩提道,毁訾五欲赞禅定,是故得成此光明。


宽子 :
 造立如来大悲像,众相庄严坐华座,恒叹最胜诸功德,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爱乐,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心乐于诸佛,及以乐法乐众僧。
 若常心乐于诸佛,及以乐法乐众僧,则在如来众会中,逮成无上深法忍。
 开悟众生无有量,普使念佛法僧宝,及示发心功德行,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福聚,此光能觉一切众,令行种种无量施,以此愿求无上道。
 设大施会无遮限,有来求者皆满足,不令其心有所乏,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具智,此光能觉一切众,令于一法一念中,悉解无量诸法门。
 为诸众生分别法,及以决了真实义,善说法义无亏减,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慧灯,此光能觉一切众,令知众生性空寂,一切诸法无所有。


宽子 :《华严经》(80卷)第12品 贤首(之2)


宽子 :
 设大施会无遮限,有来求者皆满足,不令其心有所乏,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具智,此光能觉一切众,令于一法一念中,悉解无量诸法门。
 为诸众生分别法,及以决了真实义,善说法义无亏减,是故得成此光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3-9 22: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2/23 13:55:21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

所以者何?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

云何如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愚痴无闻凡夫于苦、乐、不苦不乐受,不如实观察;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观察故,于受乐著生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从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识集。
“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多闻圣弟子受诸苦、乐、不苦不乐受,如实观察;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如实观察故,于受乐著灭,著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皆悉得灭,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比丘,禅思住,内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实观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
【禅那】  (术语)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次第禅门一上曰:“思惟修者,此可对因。何以故?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故以对修因。”

宽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

宽子 :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

宽子 :这个禅那的解释,比较容易理解禅思

宽子 :我们说初禅五支,有寻, 有伺,喜,乐,一心,伺,就是审,评估

宽子 :比方我说观受是苦,观心无常,受是苦,心无常,为何呢?凭什么那样说呢?那是需要你自己去审查,评估

宽子 :我明明是富豪,很快乐,为何说受是苦呢?不苦啊

宽子 :所以色味,色患,色离,需要自己的深入审查评估

宽子:我有出离心,我才能知道我的五阴所为是无知无明,不会打转在无明里头,也就是我们需要般若智慧的帮助

宽子 :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

宽子 :静即定,虑即慧也,如果我们没有慧,我们打坐会怎样呢?我们的定会犹如枯木顽石,不能帮助我们去圆满无碍的运用

宽子:所以者何?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

云何如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

宽子 :佛菩萨遍知的智慧,是通过禅思的修行,就好比我们看见高楼大厦建了起来,我们不懂其过程,我们只是看见表皮的样子

宽子:而工程师,能清楚当中的材料,计算其支撑的力量,该用多少钢筋水泥,整个高楼,在他眼里是通透的,无所不知

宽子 :因为禅思,所以通透三界无碍

宽子 :因为我们学四念处,七觉支,所以我们很容易看透自己的妄想,五阴受取

宽子 :因为生当中的智慧,所以滤而静,静而能深滤,比方我们说,我坐下了,静下来好好想想

宽子 :思惟修者,此可对因。何以故?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故以对修因。”

宽子 :所以我们看八正道,有正念,正思惟,念觉支,择法觉支

宽子:菩萨也要行深般若波罗蜜,修行,不是天天喊心无所住,心无所住 也可以是愚痴无闻无明,老人痴呆,也可以心无所住,因为他想住也没有,不记得了

宽子 :真正心无所住,那是因为通透无碍,所以不需要

宽子 :我随口就能滔滔不绝的说出大学课程,那我还需要去上学,学大学吗?不需要

宽子 :所以我们会惦记,只是因为我们无知

宽子 :就好比飞蛾无知火会烧死,所以才会莽撞

宽子 :我们看看佛陀的弟子,能成就的,都能把佛法信手拈来的演义,因为成就者,都经历了,过来人,所以能说出来

宽子 :我去过峨眉山,所以我能说出那里有什么,在那里的各种风景

宽子 :所以禅思,是逐步增加,逐步完善,审滤,审滤我们的人生和轮回

宽子 :禅定,也离不开生活,世间,很多人以为,打坐是打坐,打坐禅定,也离不开五盖,五盖,就是你的生活态度

宽子 :贪,嗔,掉悔,睡眠,疑,所以为何说,初禅断五盖

宽子 :所以我们静虑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为何贪,为何苦,为何舍不得,为何嗔怒

宽子 :所以者何?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

云何如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

宽子 :苦谛,集谛,为何苦集,色集?

宽子:你没有评估,你不能安静下来,妄想就会不断,心里不能产生法喜

宽子:比方我们看恐怖片,要是我们看见了拍摄过程,各种假道具,我们就会一点也不怕,哎呦喂,原来那么假的

宽子 :所以当我们通透,我们就会觉得,哎呦喂,人生那么假的,心里自在无碍,所以你不会去攀缘捉取,很快就能在禅定中安稳无染

宽子 :云何如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愚痴无闻凡夫于苦、乐、不苦不乐受,不如实观察;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观察故,于受乐著生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从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识集。

宽子 :云何?那是问自己,为什么

宽子 :云何如实观察?我问自己

宽子 :七善处,色,色集,色灭,色灭之道,色味,色患,色离

宽子 :记起来,然后问自己

宽子:四念处,云何?云何观受是苦?不问自己,那叫不能如实观察

宽子 :愚痴无闻凡夫于苦、乐、不苦不乐受,不如实观察
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观察故,于受乐著生取

宽子:苦,乐,我不知道其中根源,不如实观察

宽子 :所以我们禅思,需要不停的增长智慧来帮助

宽子 :思惟修者,此可对因。何以故?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故以对修因。”

宽子 :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

宽子 :“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多闻圣弟子受诸苦、乐、不苦不乐受,如实观察;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如实观察故,于受乐著灭,著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皆悉得灭,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比丘,禅思住,内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实观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受离如实观察故,于受乐著灭,著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

宽子 :受离,知真相而不染为离

宽子 :我觉悟了,我是离开父母亲人了吗,离开世间了吗?不是,是成就不坏法身,而随用于世间,空不异色,就好比大力士,帮助蚂蚁成就

宽子 :佛陀的大雄力,只是帮助愚痴无闻凡夫成就,所以佛陀可以当下涅槃,只是因为慈悲众生而说法,演说,一切生老病死,对佛陀来说,已经是无碍

宽子 :
佛告阿难:‘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我即持钵,诣大婆罗门家门下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难!何为晨朝,持钵住此?”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语!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已断,众善普会,当有何疾?当有何恼?默往阿难,勿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粗言;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得闻斯语。阿难!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尚得无病,岂况如来无量福会普胜者哉!行矣,阿难!勿使我等受斯耻也。外道、梵志,若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为师?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闻。当知,阿难!诸如来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佛为世尊,过于三界;佛身无漏,诸漏已尽;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如此之身,当有何疾?时我,世尊!实怀惭愧,得无近佛而谬听耶!即闻空中声曰:“阿难!如居士言。但为佛出五浊恶世,现行斯法,度脱众生。行矣,阿难!取乳勿惭。”世尊!维摩诘智慧辩才,为若此也,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宽子:我们看一段维摩诘经

宽子 :
”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语!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已断,众善普会,当有何疾?当有何恼?默往阿难,勿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粗言

宽子 :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已断,众善普会,当有何疾

宽子 :维摩诘居士责备阿难,你说佛陀生病,别给别人听见,你更不该说

宽子 :佛陀金刚之体,诸恶已经断了,怎会生病呢?

宽子 :
阿难!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尚得无病,岂况如来无量福会普胜者哉!行矣,阿难!勿使我等受斯耻也。外道、梵志,若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为师?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闻。

宽子 :转轮王那么少的福报,已经无病,何况佛陀无量福德

宽子 :
阿难,你莫让我们羞耻,说佛陀生病,外道听到你说佛陀生病,他们会想,佛陀有何资格成为师父,自己生病都不能自救,如何救度众生,你快一边呆去,别让人听见你说这话

宽子 :所以不一样的智慧,所见不同,愚不可及,愚痴者不能达

宽子 :
阿难!诸如来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佛为世尊,过于三界;佛身无漏,诸漏已尽;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如此之身,当有何疾

宽子:今天我们就聊到这

宽子:“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比丘,禅思住,内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实观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禅净中心  

GMT+8, 2023-6-7 09:47 , Processed in 0.12543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