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禅净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82|回复: 4

《杂阿含经》 68.69.70.70经的讨论

[复制链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发表于 2021-3-4 18: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阳光 于 2021-3-12 21:48 编辑

2021/3/1 13:46:39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


云何如实观察?如实知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缘眼及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


如是,缘耳、鼻、舌、身、意,缘意及法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识集。


“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缘眼及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触灭则受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如是耳、鼻、舌、身、意,缘意及法意识生,三事和合生触;触灭则受灭,受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观察,乃至作证十二经,亦如是广说。


受与生及乐,亦说六入处,


宽子 :今天复习一下,大家可以根据经文交流


宽子 :如是,缘耳、鼻、舌、身、意,缘意及法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识集。


宽子 :




宽子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十二因缘的图,5 6 7,六入


宽子 :眼,耳,鼻,舌,身,意。六入


宽子 :三事和合,三事和合,是说因缘集合


宽子:我们的六入,六尘,六识,三个结合


宽子: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宽子 :触是什么,眼睛接触色尘,产生眼识,所以有所感受。触生受


宽子 :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缘受生爱,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


宽子 :色集,集谛,攀缘所结合,我们把这些捉取而生受


宽子 :眼睛看见好看的,心里有感受,这个是好受,不好受,所以就会分辨,爱不爱,好受就爱,不好受就不爱


宽子:但是这个爱不爱,也是一种捉取,去识别分辨,因为爱不爱也是一种摄受


宽子 :




宽子 :所以扩展成,7 8 9,到取,取不一定是说要了,不要也是一种取,取不要的相,因为不要也是一种攀缘,有分辨,才会有要不要


宽子 :取生有,有这个要不要


宽子 :比方说,我看见,但我不要,我产生了这个不要的念头,但是不要别人还生气,这个不要也是一个集缘,因为有所造作,所以不要也是有,也是生


宽子:有生就有灭,不管是要不要,你产生了这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有生灭,这样理解了,再看金刚经,就容易明白,所以理解十二因缘,也可以理解金刚经,我们来一段


宽子 :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宽子 :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宽子 :住色,那就是三事和合,住色,什么意思,心里攀取色境,心立住于色境


宽子 :为何会住,因为三事和合,攀缘所取,有取就有,有就生,有生就老死,十二因缘又转动了


宽子 :所以菩萨不住色,那么就没有六根攀缘,我去帮助别人,但是我觉知自己,我的六根不可攀缘留恋,要不然就会转十二因缘,进入无明


宽子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宽子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宽子 :为何福德不可思量,因为不随无明转,因为这是解脱之道


宽子 :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宽子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六根不和六尘合


宽子 :不是我们听不见声音,而是不染于心


宽子 :南无阿弥陀佛
@『咸一』* 是的,是要根据佛理,正法正见而住


宽子 :“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缘眼及色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触灭则受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如是耳、鼻、舌、身、意,缘意及法意识生,三事和合生触;触灭则受灭,受灭乃至纯大苦聚灭,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


宽子 :这就是根据所教,根据这些正见


宽子 :“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这就是所教


宽子 :所以我们不要时常说什么大乘小乘,道理都一样,那怕金刚经所说


宽子 :我们说南传自了汉,那么我们看看 南传的法,何尝不是传到全世界,一样没有自私,一样慈悲


宽子 :佛法都是出自一个佛,大乘佛法,也一样讲的都是基础,没有基础,都看不懂


宽子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宽子 :为何说,不能用身相见如来


宽子:我们说六入 ,六入不攀缘,不捉取了,有相可说吗,六入不攀缘,不捉取了,有相可说吗?


宽子 :比方我问你,你有攀取吗?,你说没有,那么我问你,你看见美女吗?,你如果没有攀取,你就不能说看见啊


宽子 :不能身相见


宽子:但是我们学佛 说的是更深入,我们用六根生活,生活上,都需要感官,怎可能看不见,怎可能听不见,我们看一句六祖坛经


宽子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宽子: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宽子 :佛言:“弥勒,菩萨有一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谓为一?谓寂静平等道意,是为一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二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二?一者、住于定无所起,二者、方便别诸所见。是为二法。


宽子 :一者、住于定无所起,二者、方便别诸所见。是为二法。


宽子 :这就是我们更深入的修行


宽子 :比方说,我以前很计较,很贪,为何现在不那样,心中得法义


宽子 :木以成舟
@木以成舟 因为你不能明白


宽子 :你心,你去捉取别人的眼光,十二因缘又转了


宽子 :取,有,生,所以你生了在乎


宽子 :南无阿弥陀佛
@『咸一』* 丢弃各种恶


宽子: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弃就是丢弃,诸,就是各种,丢弃各种恶,不要跟随各种恶


宽子 :所以我们一不小心,那就转无明轮回,转十二因缘


ゞ 水儿 oO :不去攀缘就是丢弃吧
宽子:是的


宽子:金刚经说,见如来,不是真的见如来,见如来什么意思,见到真理,正觉


宽子 :如果说见到佛,那就是攀缘,六根不攀缘,何来攀缘见佛


宽子 :我通透了,不攀缘了,我和佛一样的成就正觉,我本身就是,我就是如来,我就是正等正觉


宽子 :意善 外面的不攀缘,可是脑袋里的念头都是恶,怎么办呢@宽子
@意善 这就是攀缘


宽子 :念头不定


宽子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宽子 :一者、住于定无所起


宽子 :这两句,说的都是一样的,于第一义而不动


宽子 :你要于第一义,你先要弄懂,要修到,破相论就说了第一义,我们看一段


宽子 :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宽子:这是第一义


宽子 :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这就叫菩萨不住相布施


宽子: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宽子 :所以这就是六根对的见闻觉知,因为不染万境


宽子 :所以阿含经也可以很深奥,还敢说阿含经是小乘?


宽子 :我们明理增长智慧,禅定摄心安稳,这就叫定慧等持,止观双修


宽子 :
“辩音汝当知: 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 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 三摩提禅那,
 三法顿渐修, 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 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 并法不随顺。
 一切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 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 不久证涅槃。”


宽子 :“辩音汝当知: 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 皆依禅定生。


宽子 :
 十方诸如来, 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宽子 : 唯除顿觉人, 并法不随顺


宽子 :顿悟的人,天才,神童,


宽子 :
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咸♥一』* :我没理解为啥天才神童也是顿悟的人


宽子:不是世间天才,是这种天才,比方舍利弗,八岁辩才无碍


宽子 :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


宽子 :因为累世的修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辈子,比方说佛陀,佛陀也轮回很多次,佛经都有记载


宽子 :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 遍照于十方,
 微妙净法身, 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种好, 用庄严法身,
 天人所戴仰, 龙神咸恭敬,
 一切众生类, 无不宗奉者。
 又闻成菩提, 唯佛当证知,
 我阐大乘教, 度脱苦众生。”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宽子 :《法华经》第四卷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宽子 :在这里面


宽子 :今天先聊到这,我该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19: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3/2 13:51:30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身集趣道及有身集灭道。


云何有身集趣道?愚痴无闻凡夫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


不如实知故,乐色、叹色、著色、住色;乐色、叹色、著色、住色故,爱乐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纯大苦聚生。


如是受、想、行、识广说,是名有身集趣道。


比丘,有身集趣道,当知即是苦集趣道。


“云何有身集灭道?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


如实知故,于色不乐、不叹、不著、不住;不乐、不叹、不著、不住故,彼色爱乐灭;爱乐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聚灭。


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是名有身灭道迹。有身灭道迹,则是苦灭道迹,是故说有身灭道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今天的经文都是学过的七善处。色,色集,色灭,色灭之道,色味,色患,色离。这七个,叫七善处


宽子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身集趣道及有身集灭道。


云何有身集趣道?愚痴无闻凡夫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


宽子 :身集趣道,身集灭道,什么是身集趣道?身体攀缘所集的乐趣,所捉取的触受


宽子 :我们学过集谛,知道集谛,是因缘际会


宽子 :我们的各种喜怒哀乐,也是因缘所集,我为何高兴?我看见好看的外境,我听见美妙的声音


宽子 :如果没有外境给我接触捉取,我的情绪也不会跟随变化


宽子 :我知道吴孟达死了,我伤心,为何知道?因为眼睛看了新闻


宽子 :报章文字和眼睛集合,然后再集合去识别,所以产生了伤心,所以我们沉醉在这种情绪的左右里面


宽子 :所以用六入去接触,六入就是六根,眼睛包括在里面,接触之后有感受,有感受就会产生痴爱,各种喜怒哀乐,用痴爱去攀取,取了过来,心里就有这回事


宽子 :取而有,有就会产生,所以我们心里有这个伤心难过,伤心就生起了


宽子 :所以这个伤心,在于你自己有没有去攀缘,你没有攀缘 这个集合就完成不了,别人和你说,你看也不看,想也不想,那么这个伤心,也就不会产生和存在


宽子 :为何我们要断掉这个感官念想呢,为何我们不要攀缘呢?


宽子 :佛陀说,因为那是无常,因为变化,容易变改,因为变化,你留恋了,最终都是苦,而且你会一直苦,因为你痴迷在里头


宽子 :因为我们爱的 ,捉取的,都会败坏,而我们只能在短短的时间里面,眷恋一下


宽子 :爱人去世了,伤心难过,苦不堪言,下辈子还来爱别人


宽子:我们爱身体,身体多病苦,你看我还长的丑,还烦恼没人爱,长的帅了,还笨,还穷,不能尽如人意,有点钱了,身体又有毛病了


宽子 :我们本来相爱,但是又变心了,因为遇到更好的,更知心的,所以是变化无穷,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让我们苦


宽子 :本来好好的,一个地震,全家都没了,剩下我一个了,这就是无常变化,本来好好的,一个疫情,我变成孤儿了


宽子 :所以佛陀说,我们是愚痴无闻凡夫


宽子 :云何有身集趣道?愚痴无闻凡夫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


宽子:不如实知色集,我们不懂各种因缘集合是苦,还很喜欢


宽子 :我们不懂生老病死的生灭后患,也没有想过要离开轮回,更不懂如何去断掉这个生老病死的苦报


宽子 :不如实知故,乐色、叹色、著色、住色;乐色、叹色、著色、住色故,爱乐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纯大苦聚生。


宽子 :不能真实的知道,真实的产生智慧,所以我们会对世界的各种色彩,产生喜欢,乐色,对色境产生快乐,喜好,叹色,赞叹色境,好美,好壮观,好喜欢


宽子 :著色、住色,对色境着迷,心被吸引,住在上面,不能自拔


宽子 :我一看见她,我就爱上了,我一看见这大别墅,我就非常想要,所以我们忘记生老病死的短暂,忘记会变化无常,不管它明天会塌下来,我先爱了


宽子 :我本来很爱她,想追求她,但是一靠近,知道发生什么事吗?原来她有臭狐,我马上跑了,变化就如此的快,感官不适,就厌恶了


宽子 :所以我们年老色衰,就被嫌弃了,大小便失禁,孩子都不管了,美女被火烧了,难看死了,未婚夫跑了,这就是无常的不稳定,变化


宽子 :观心无常,我们的心也无常变化,我一会高兴 一会不高兴,心不能长久不变,所以世间永远也不会平,公平,平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波动的


宽子:心要怎样才能平,如虚空,我们怎样造作,对它都没有作用,就好比说,抽刀断水水更流,因为水不染刀


宽子 :所以我们的心如果能做到迎合万物而不染,不迎不拒,就会渐渐理解解脱的方向


宽子:这个需要闻,思,修,不是听两句就能解脱,因为习气的驱使


宽子 :就好比我时常说,每个人去买香烟,盒子上都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是还是付钱买了抽,看见是一回事,心里不当一回事,该抽还是继续


宽子 :我们看经文是一回事,每天还是不由自主,所以我们学习了基础,一定要有功课,不是念经念咒,而是学习练心,学习摄心


宽子 :念经只是为了每天提醒自己,所以我们念经要跟随思惟,提醒自己不是为了快,交功课


宽子 :八大人觉经,大家可以每天念,佛说遗教经,都是提醒自己的好经文


宽子 :精进是为了转识成智,学以致用,学而能用,增长智慧用


宽子 :摄心一处,是为了培养定力,稳定自己的散乱,习气


宽子 :禅定才是功课,如实觉知而观,才是功课,这样修行,才会事半功倍


宽子:我每天念咒念佛,但是不了义,那叫喊破喉咙也枉然,这个破相论也说过


宽子 :
【问】:经说言至念佛,必得往生西方净土。以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求于解脱。


【答】:夫念佛者,当须正念,了义为正,不了义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达彼?


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勤了。如是义,名为念。故知念在于心,不在于言。因筌求鱼,得鱼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


既称念佛之名,须知念佛之道。若心无实,口诵空名,三毒内臻,人我填臆,将无明心不见佛,徒尔费功。且如诵之与念,义理悬殊,在口曰诵,在心曰念。故知念从心起,名为觉行之门;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执相求理,终无是处。


宽子:夫念佛者,当须正念,了义为正,不了义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达彼?


宽子 :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勤了。如是义,名为念。故知念在于心,不在于言。


宽子 :止观双修,止是定,观是慧


宽子 :
如实知故,于色不乐、不叹、不著、不住;不乐、不叹、不著、不住故,彼色爱乐灭;爱乐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聚灭。


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是名有身灭道迹。有身灭道迹,则是苦灭道迹,是故说有身灭道迹。”


宽子 :
如实知故,于色不乐、不叹、不著、不住;不乐、不叹、不著、不住故,彼色爱乐灭;爱乐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聚灭。


宽子 :1无明  2行  3识  4名色  5六入   ,6触  7受  ,8爱  9取  10有  11生  12老死


宽子:我们看第8 9 10,爱断了,后面的第九就没了,所以生也没了,老死也没了,所以我们说,佛法是灭苦之道


宽子:时时思惟十二因缘的生灭,当然,从第一就突破了,那是最好,无明


宽子 :我们时常听说明心见性,明心,那么就是法眼净了,没有无明无知


宽子 :如果我们说自己没有无明,那就是遍知,那就是辩才无碍,说法无碍,神通无碍,因为解行无碍


宽子:佛陀有三明六通


宽子 :所以我们要自己量力,佛陀的弟子,都能通达了义


宽子 :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是名有身灭道迹。有身灭道迹,则是苦灭道迹,是故说有身灭道迹。”


宽子 :身灭道迹,断身见,灭苦之道,身见是什么?


宽子 :身体攀缘捉取的见解,六根攀缘的喜好,困在轮回的身体攀缘


宽子:所以我们时常要看十二因缘,五阴,八正道,这才是踏入修行的行列


宽子:今天先聊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21: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3/3 14:08:23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身边、有身集边、有身灭边。

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云何有身边?谓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是名有身边。

云何有身集边?谓爱、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著,是名有身集边。

云何有身灭边?即此爱、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著无余断、苦尽、离欲、灭、寂没,是名有身灭边。

是故当说有身边、有身集边、有身灭边。”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当说有及当知,亦如是说。

宽子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身边、有身集边、有身灭边。

宽子:什么叫身边?我们时常听说,佛法无边,这个身边,不是我们时常说的,在身边

宽子 :佛法无边,是说佛法无穷无尽,无有边际,为何会佛法无边,因为众生无边,所以佛法才需要无边

宽子 :打个比方,班上30位同学,就有三十种思惟,想法,所以如果老师一对一的讲解,就需要有三十种不一样的语气,说法,这就是我们说的,八万四千法门

宽子 :我们时常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所以不要误解,佛法有很多种,其实就一种,那就是解脱,只是不一样的众生,千变万化,所以佛法才需要千变万化的讲法

宽子 :身边,就是说我的身见有边,有方法有源头,身见的源头是什么,是五阴受,五阴取。身见的集合源头是什么?

宽子:云何有身集边?谓爱、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著,是名有身集边。

宽子 :这个集谛,我们也说过,爱,取,有,生,老死。有爱贪,爱欲

宽子 :云何有身灭边?即此爱、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著无余断、苦尽、离欲、灭、寂没,是名有身灭边。

宽子 :彼彼乐著无余断、苦尽、离欲、灭、寂没,是名有身灭边。

宽子 :无余断,苦尽,离欲,寂没,我们看这些文字,一目了然,但是当中的完成,需要大量的智慧

宽子:昨天和一位师兄说念咒,说念楞严咒

宽子 :咒语,叫陀罗尼,咒语有很多种蜜意,就好比军中的命令

宽子 :佛地经论卷五说,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

宽子 :咒语,会随着心的清净而加强,也会因为心的散乱而减弱

宽子 :就好比我们念阿弥陀佛,有师兄说,你看我念阿弥陀佛,鬼也不怕,驱不了鬼

宽子 :大德念阿弥陀佛,嘴里发光明。我们看很多咒语,很多经文,说我们念经,念咒,会大火不能烧,水不能淹
宽子 :
念彼观音力, 释然得解脱。
 咒诅诸毒药, 所欲害身者,
 念彼观音力, 还著于本人。
 或遇恶罗刹, 毒龙诸鬼等,
 念彼观音力, 时悉不敢害。
 若恶兽围绕, 利牙爪可怖,
 念彼观音力, 疾走无边方。
 蚖蛇及蝮蝎, 气毒烟火燃,
 念彼观音力, 寻声自回去。
 云雷鼓掣电, 降雹澍大雨,
 念彼观音力, 应时得消散。

宽子 :我们看一段普门品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宽子 :你现在念观世音菩萨,我把你扔大火里,你信不信火不能烧?敢不敢?

宽子 :不敢,好像有点不对,有问题,因为你觉得,这是迷信,不可能

宽子 :这就是为何我昨天说,要学习练心摄心,要明理,生智慧,练心是什么意思?

宽子 :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宽子 :让心有智慧,有禅定

宽子 :我打个比方,我们小时候上学念书,老师教我们大声念,为了什么?

宽子 :为了识字,懂得念,加深对字的认识,加深对这段话的深刻,但是最终还是要我们了解当中的含义,老师不会说,你念吧,什么意思也不告诉你

宽子 :所以我们念经也一样,一个人天天思惟经文,和天天念经文,是不一样的

宽子 :因为思惟让一个人智慧有所增长,而一个念的人,只是加深记忆,
平时不会用,不会想起

宽子 :比方我们念阿弥陀佛,平时我们在什么地方用上呢?恐惧的时候

宽子:就好像小孩喊妈妈,贪心的时候,用不上,生气时候,也用不上,为何会那样?

宽子 :因为不了义,不懂学佛的智慧,解脱知见

宽子 :而思惟的人,会用上阿弥陀佛的讲义去对治生活

宽子:阿弥陀佛有讲法吗?有

宽子 :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宽子 :我们看看佛说阿弥陀经里面,鸟都在演奏,演奏什么

宽子: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宽子 :演奏三十七道品,我们还不如小鸟,需要小鸟来演奏给我们听

宽子 :所以我们念经持咒,没有正见,念出来的咒,是没有摄力的

宽子 :菩萨说,你念咒,先发愿,为何呢?因为你要有明理的基础,咒,只是给你一种互联的记忆

宽子 :比方大悲咒说,念咒能治病,大悲水可以让你开智慧,我们去做,就联系了菩萨的记忆,感受到菩萨的愿力

宽子 :但是我们是不是就去除三毒了呢?念咒能不能去贪?

宽子 :有师兄说,去淫欲,有师兄说,去淫欲,念观世音菩萨就行

宽子:“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宽子 :但是真的行吗?真的行,也真的不行

宽子 :真的行是为何?通透佛法正见

宽子 :真的不行呢?口念,心不得正

宽子 :咒语也一样,这就是为何说,陀罗尼随心清净而得大力,觉者念咒,天地震动,就好像将军下命令,一呼百应

宽子 :你去下命令试试,没人管你

宽子 :同样的话,为何力量就不一样,因为本身的成就,阿罗汉跳进大火,火不能烧,所以我们有身见,就会生老病死,所以我们先要断自己的无明

宽子 :断不是说一下突破,这是做不到的,但是起码懂的去思惟

宽子 :无明叫做无知,无知要怎样突破呢?增长智慧,八大人觉经有说

宽子 :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宽子 :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宽子 :比方经文的第一觉知说

宽子 :
第一觉知: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宽子 :我们有没有如是观察呢,没有的话,我们也不能渐离生死

宽子 :八大人觉经很好,简短而理达,所以我们初学,多念多思惟,还有慈经,也是我们必须学的,一段一段自己去理解,思惟,而不是口念

宽子 :因为你都识字了,上学老师都教过,不需要再学发音,思惟经文内容

宽子 :看不懂的地方,正是学习处,自己勤奋去查找询问

宽子 :今天就先聊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3-12 21: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3/4 14:05:42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身边、有身集边、有身灭边。

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云何有身边?谓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是名有身边。

云何有身集边?谓爱、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著,是名有身集边。

云何有身灭边?即此爱、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著无余断、苦尽、离欲、灭、寂没,是名有身灭边。

是故当说有身边、有身集边、有身灭边。”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当说有及当知,亦如是说。

宽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身边、有身集边、有身灭边。

宽子 :师兄知道什么是身见吗?没事,大胆的说,今天交流

宽子 宽心 师兄知道什么是身见吗?

宽子 :身体的见解,就是说,我们身心的感官认知,就是自身感受,我们用身体的感官判断一切

宽子 :比方我们年纪小,是小孩,我们的认知就很低,什么都不懂,也有人长大了,很笨,别人说也不懂

宽子:这都是因为我们的无知,认知不够,我们的话来说,智商不够

宽子 :身见,就是我们凡夫的认知,根据身体攀缘来行动

宽子 :牛的身见是什么,那就是吃草才是对的,才是喜爱的,猴子的身见是吃香蕉,爬树

宽子 :因为受身体的约束,智商只能那样,我们投胎了变成畜生,智商就很低了,变成猴子,不可能坐着写字念书

宽子 :我们人也一样,被我们的业力身体所捆缚,被自己的福报所限

宽子:比方说,我们大家都是人,我考最后,他考第一,为何呢?因为我笨,我懒,为何会那样?

宽子 :我们都知道因果,因果不是说,命中注定,因果是说,因为他世世的努力,所以他聪明,为何那么肯定

宽子 :因为因果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公正的回报,才是因果循环,所以我们不要怨天,生下来那么笨

宽子 :精进就是因缘,就是果报,所以我们笨,智商低,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不精进,不坚持,点滴累积,愚公移山的精神

宽子 :我们才会成为考第一的那个,这辈子笨,我一直学,下辈子好点,下辈子也学,就会更好,那样的习惯,精进的习惯

宽子 :但是今天说的身见,不是说这个,是说如何不被身见所迷惑,也就是说,我们如何才能不迷恋世间,身体的攀缘困惑

宽子 :云何有身边?谓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是名有身边。

宽子:为何会有身见呢?因为五受阴

宽子 :色受阴,是什么意思?有谁知道吗?

宽子 :


宽子 :我们看看第六第七

宽子 :那样问吧,我们如何能感受到色境

宽子:六根和六尘接触,色受阴,因为六入攀缘所触

宽子 :第五第六,产生第七

宽子 :所以我们身体的理解,接收,是因为五阴,受,想,行,识,都是因为攀缘产生

宽子:因为我们的无知迷惑,就会跟随身体去攀缘,迷在轮回

宽子:云何有身集边?谓爱、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著,是名有身集边。

宽子 :身集,身见如何聚集,攀缘爱取,爱取集合了什么?集合了我们的喜怒哀乐,忧愁,伤心,快乐,委屈,苦恼,各种情绪

宽子 :别人说一句话就能吓你,为何呢?因为听取了,听取了,不懂,就会被困惑,惊吓,无明无知所致

宽子 :所以心经有说,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

宽子:我们对于鬼神不了解,就会被惊吓,就会人云亦云,因为我们的见解有限

宽子:云何有身灭边?即此爱、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著无余断、苦尽、离欲、灭、寂没,是名有身灭边。


宽子 :怎样断身见呢?要达初果,初果断三结,身见,戒禁取,疑

宽子:什么是戒禁取?外道执取错误的戒律禁忌,认为以此苦修可以灭苦解脱。就是外道的错误戒行

宽子 :初果,要成就八正道。初果也叫入流,入八正道的河流,所以我们起码要懂正见

宽子 :四双八辈里面,第一个是向初果。向,向初果,向初果要怎样呢?

宽子 :首先要内正思惟,要听闻正法,所以我们学四谛,十二因缘,这些都是正思惟

宽子 :我们那样学习,就是树立基础正见,就是面向初果的方向

宽子 :证初果,我们不堕三道,不堕畜生,饿鬼,地狱。这就是断身见

宽子: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今天的经文大意就如此

意善 宽子 群主摄心念佛,工作中念佛可以达到摄心吗

宽子 :止和观,我们来说说,摄心是止,是定,但是止,也需要观的帮助,智慧的圆满

宽子 :我们工作时候,不能入定而止,而是观察生慧

宽子 :比方说,我工作别人说我,我观察生慧,我不生气,因慧而得定,这就是摄心安稳,而不是念佛而不生智慧

宽子 :当我们静下来,打坐的时候,我们可以入定,定而心中明亮,帮助生慧

宽子:妄想而不能妄动,不能坏自己的善根

阳光 :妄想而不能妄动,老师什么意思

宽子:能帮助我们忽略各种妄想,达到入定

宽子 :妄想不能去动摇你,因为你摄心一处

意善 :宽子 我观察生慧,我不生气,因慧而得定
@宽子 观察生慧,可以理解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的情绪吗

宽子 :比方说,我时常无常想,无常观,朋友占我便宜,我如理作意,我就会思惟说,这是无常,我不计较安然

宽子:不去计较他人的愚痴贪欲,为何能那样,识达故,与理相应

宽子 :我们渐渐的与佛法吻合,相应,我越来越不在乎世间的得失,看懂自己步向死亡的轮回苦边,这就是灭苦,苦尽、离欲、灭、寂没

宽子 :我们练习定,生活观察慧,念念不忘

宽子 :
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无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宽子 :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

宽子 :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宽子 :所以很多人学佛,不能面对生活,在生活上,一击即溃,念佛念的再好,也没有智慧,因为没有念念不忘佛理,与理相应

宽子 :所以我们看看六度,每一个都是帮助生定慧

宽子 :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所以我们每一刻,都不能忘记佛法,佛的教诲,这才叫念佛

宽子 :今天先聊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898

帖子

29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84
 楼主| 发表于 2021-3-12 22: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3/5 13:34:18
宽心宽子 师兄,生活中怎么修行断身见还能达到证初果呢?


宽子 :证初果,要学习八正道。而第一个就是正见,也就是我们现在做的,先树立正见,生活中要怎么修呢


宽子 :就好像昨天讲的,我们学会后,修行觉知,学会观察,念念不忘,时常作无常想,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宽子 :我为何不计较了,因为我看到更智慧的,因为我懂苦谛,我懂十二因缘,我懂轮回苦,生老病死的后患


宽子 :我去医院,我看到生不如死的病苦,我去灾区,我看见小孩骨瘦如柴,他们不疼的时候,还在傻乐


宽子 :智慧观察世间,才能体会,所以修行,本来就是自己的事,自己没有这种觉知,别人说的,你也不会有所体会


宽子 :我们看别人没了手脚还能积极向上,但是到自己这里,那就不一定了,因为不能承受之苦,自己心力不够强大


宽子 :觉知,不是麻木而适应,不是无可奈何,而是真的内心正思惟,正念而觉知,可以因为觉而慈悲微笑,断手时候虽然疼,但是内心是自在的


宽子 :我们生活也一样,很多心疼和感受,也很多苦业,我们需要正见去支撑,去化解


宽子 :我们看看八大人觉经第一觉知


宽子 :
第一觉知: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宽子 :为何说人觉经?我们凡人需要那样的觉知


宽子 :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宽子 :我们生活时候,都要时常去察觉,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我们说这个无常,细腻到每天时间的变化,到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身体随着衰老变化


宽子 :我们每天生活,睡醒后面对每一天,吃饭工作,到各种享受,是不是真的能填满你的欲取


宽子:比方说,我拥有大房子,名车,无数财富,我每天面对这些,我是否真的能永远保持满足了?我是否还有恐惧?还有苦恼烦


宽子:我还会有,为何呢?


宽子 :因为生老病死,不能解决,拥有不能长久,身心不安稳,所以我们每天生活面对的,都是不安


宽子 :所以我们有时候说,我神经蹦的太紧,我听听音乐,暂时忘记烦恼,其实我听音乐的时候,还在念想苦恼,会时不时蹦出来,心中不能释怀,只是好过一点


宽子:所以我们明理很重要,这就是各种解悟


宽子 :有师兄说,我看了金刚经,忽然心有所开放,金刚经说,心无所住,我忽然觉得我自己可以放下烦恼,好开心,觉得自己开悟了,这只是一种假象,没过几天,该吵架还是吵架


宽子 :就好像我听音乐的时候,我觉得很平静,音乐好有力量,那么走出音乐后呢?继续烦恼


宽子 :为何呢?因为它不是正见,你没有生智慧,不能自己智慧突破,你只是暂时被音乐所摄,心可以暂时远离苦恼


宽子 :我早上念经念咒很平静,很安心,出门就和老板吵架了


宽子 :为何会那样,因为自己不能从经文中理解正理,而口念,心不能正念,那样念经念咒,我一辈子也不会成就,我们看一段经文,大家或许能理解多一点


宽子 :
佛告比丘:“彼比丘说此偈者,乃名善受,乃名善说,我所印可。所以者何?彼比丘淫、怒、痴尽,已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我说其人离于苦本。”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


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无有空者。一切男子、女人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拥护;若其死时,彼守护鬼摄其精气,其人则死。”


宽子 :
佛告比丘:“设有外道梵志问言:‘诸贤,若一切男女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守护;其欲死时,彼守护鬼神摄其精气,其人则死者。今人何故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设有此问,汝等应答彼言:‘世人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有一神护耳!譬如群牛、群羊,若百若千一人守牧;彼亦如是,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有一神护耳!若有人修行善法,见正信行,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譬如国王、国王大臣有百千人卫护一人;彼亦如是,修行善法,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以是缘故,世人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


宽子 :为何要说这段经文,佛说,我们周围都有鬼神


宽子 :‘诸贤,若一切男女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守护;其欲死时,彼守护鬼神摄其精气,其人则死者。今人何故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


宽子 :我们出生,就有鬼神守护,我们死后鬼神摄取精气,为何有人会被吸取,有人不会


宽子 :‘世人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


宽子 :作恶,我们简单的看作恶,为何作恶呢?,心恶,心邪恶才会作恶


宽子 :那么要一个人改,该从那里改?怎样改心呢?听音乐能改吗?唱歌改?旅游?念咒能改吗?不能


宽子 :明理,让自己觉知感悟呢


宽子:一个人为何会行善,因为心善,而心善,是自己的一种觉知,一种明了,一种觉知感受,不是因为听了某种咒语改变了


宽子 :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宽子 :我们说,念观世音菩萨,可以去除贪,去除淫欲,真的可以吗?,有师兄试过吗?有的举手


宽子 :那经文说的不对?那为何你不可以呢?因为你没有跟随菩萨的善行,所以你只是口念,你对菩萨不是真心


宽子 :菩萨说,你念我,想我,你可要学我,我慈悲,你也要慈悲,我对人好,你也要,那样你才是念我名号啊,是我的孩子啊


宽子 :所以我们都要明理,念经是深入了解,不是嘴巴交代


宽子 :念经念咒,不了解,就好像听音乐,有喜悦安稳,但那只是暂时的摄取


宽子:所以你面对生活,没法理解,所以佛陀说,道谛,解脱之道,是八正道,而不是念咒语


宽子:咒,只是一种外在的扶持,不能让你明理,我们看念大悲咒


宽子:菩萨说,你要念,先发愿,先跟随我正见的行为,我们不能迷信,当念咒是药,我贪婪,我念咒后,就不贪,这是迷信


宽子 :我不贪,是因为我明了贪的取向轮回,要不然,佛陀教弟子念咒,那就都解决了


宽子 :就好像我们的钱,钱不能说没用,但是钱不能让你变成正直的人


宽子 :我不是鼓励大家别念咒,是说念咒要懂的那不是究竟,不是用于明心


宽子:佛说的,都会很好,但是我们要懂的其中的目的,所以我们才要学那么多基础,八大人觉经,说那么多觉知


宽子 :
第一觉知: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宽子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宽子 :我们心无厌足,没有满足的时候,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宽子 :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宽子:惟慧是业。菩萨唯有增长智慧,才是他的事业,菩萨一心把佛理通透,增长智慧


宽子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宽子 :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


宽子:我们回到第一觉知,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ゞ 水儿 oO :世间没有恒常不变的,无常即生即灭,四大苦空,什么都是空性,五阴无我,一切都是虚空的,都是心所造


宽子:四大苦空,什么是四大


意善 :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国土危脆,有地震水水灾难 大风灾难,四大苦空,下面的不知道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宽子 :为何四大是苦空,四大,是说,火,水,风,地,我们身体,就是四大所集合,树木这些都是


宽子 :我们的身体,热量那是火,血液这些是水,呼吸空气,那是风,固体如骨头是地


宽子 :四大苦空,因为四大分散,我们这个身体就没了


宽子 :四大是无常变化的,所以我们身体会生病,会上火,会冷热


宽子 :觉知,是每个细节,佛法都很完整的说


宽子 :五阴无我,这个就是说心的攀缘,身心都给我们很详细的说,不会直接忽略


阳光 :色有身内身外,老师可以这么说吗


宽子 :所以我们看八大人觉经,简短的第一觉知,当中就可以有很深的道理


阳光 :受想行识是精神的


宽子 :五阴是身心,不只是精神,六根也包括身体,要有六入,才有触受


ゞ 水儿 o:五阴就是五蕴吗


宽子 :是,一样的


笨鸟入林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宽子 :恶不只是说造恶,一切轮回都是恶缘,导致苦的,都是恶源,苦的根源,心是


宽子:所以我们说无明,明。心才能造成无明,明。轮回会让我们痛苦,没有乐,乐的也是苦相随


ゞ 水儿 oO :世间的乐也是苦的因,因为没有永恒的


宽子 :我因为爱,所以快乐,但是也因为爱而怖畏,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


阳光 :要爱,但要无染于心


宽子 :不是你不要就不要,没有正见正智,我们就必须学习,所以叫渐离生死,不是马上离


宽子 :我们现在要的是,如是观察


笨鸟入林 :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这世间变化无常,就连国土也是危脆的,因为它是四大假合的苦空,我嫩这个五阴的造作都不是我们的真实真相,它是生灭变异的,虚无缥缈没有主宰,因为这一切都是心不具备正知正见导致的种种轮回之苦


宽子 :如是观察,我们就要记得如是道理,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宽子 :常于昼夜,至心朗读,颂念,天天都要记得,不是叫你天天念经而已


宽子 :是要如是行,如是观察


笨鸟入林 :这就好比教训一样的道理


笨鸟入林 :父母会通过各种方式让一个孩子记住家训不去犯错


宽子 :嗯


宽子 :今天先聊到这,你们继续,我要准备出门去了


笨鸟入林 :我这几天就在思维,而且是正思维,不过也吃了点苦头


笨鸟入林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跟老师学习的


笨鸟入林 :首先,老师讲的是基础正见。
那么第一个,就要知道什么是基础正见。
那就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道品。


笨鸟入林 :接下来,就要知道四圣谛它是什么,苦,集,灭,道。,那么接下就要思维,苦,集,灭,道了


笨鸟入林 :为什么四圣谛是苦,集,灭,道呢?,接下来,你有了这个内心的渴求,无论你目前苦还是不苦,你都会想去思维这个事情


笨鸟入林 :那么首先你就已经具备了有向正思维方向走的正道


笨鸟入林 :其次,接着,你就会继续探索版,那么刚刚好,十二因缘


笨鸟入林:在老师讲到的时候就可以帮助你理解这个四圣谛


笨鸟入林 :再往下来走你长时间的熏陶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但是我该怎么办呢?


笨鸟入林 :那么接下来你可能就会思绪纷飞,就会想搞清楚怎么去解脱呢?


笨鸟入林:可能你会出现手忙脚乱,可能你也会出现自己的正解也可能你会出现误以为其实什么也没有


笨鸟入林 :这个时候就会接触这个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笨鸟入林 :这样子,你就思维了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道品


笨鸟入林 :接下来这个时候就是你学习致用的时候,那么每天的经文就会围绕这个基础正见


笨鸟入林 :再接下来,你就用你学到的这些个经文去对治你的身心


笨鸟入林 :这样子一步一步的下来。你就会慢慢的具足八正道,那么剩余的事情就是你与老师辩论的时候了


笨鸟入林 :你就会发喜,比如,老师某一天讲的和自己想说的一样,这个时候就可以小小庆祝一下自己已经分到了老师的一部分遗产,再接下来就会有大批量的一致你就心里暗喜,那么你就会乐于分享,乐于布施,


笨鸟入林:然后你会更进一步的充满法喜,先到这里,这就是我的学习方向和方法


意善 :老师讲的经文,我觉这么好的经文不分享,都对不起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禅净中心  

GMT+8, 2023-6-4 09:14 , Processed in 0.09718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