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禅净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77|回复: 0

断三结,入初禅基础

[复制链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发表于 2021-3-2 19: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宽子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须陀洹果,初果,阿那含果,三果

宽子 小草 给你看一段

宽子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处满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如灭出息念学。阿难,如是圣弟子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若长若短,一切身行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身行休息入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学;身行休息出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学。圣弟子尔时身身观念住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若有时圣弟子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觉知,入息念时如心行息入息念学,心行息出息念时如心行息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受受观念住,若复异受者,彼亦随受比思惟。有时圣弟子心觉知,心悦、心定、心解脱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心解脱出息念时如心解脱出息念学,是圣弟子尔时心心观念住,若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若圣弟子有时观无常、断、无欲、灭,如无常、断、无欲、灭观住学,是圣弟子尔时法法观念住异于法者,亦随法比思惟,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满足四念处。”

宽子 :阿难白佛:“如是修习安那般那念,令四念处满足。云何修四念处,令七觉分满足?”

佛告阿难:“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念住已,系念住不忘,尔时方便修念觉分,修念觉分已,念觉分满足;念觉分满足已,于法选择思量。尔时方便修择法觉分,修择法觉分已,择法觉分满足;于法选择分别思量已,得精勤方便。尔时方便修习精进觉分,修精进觉分已,精进觉分满足;方便精进已,则心欢喜。尔时方便修喜觉分,修喜觉分已,喜觉分满足;欢喜已,身心猗息。尔时方便修猗觉分,修猗觉分已,猗觉分满足;身心乐已,得三昧。尔时修定觉分,修定觉分已,定觉分满足;定觉分满足已,贪忧则灭,得平等舍。尔时方便修舍觉分,修舍觉分已,舍觉分满足。受、心、法法念处亦如是说,是名修四念处,满足七觉分。”

阿难白佛:“是名修四念处,满足七觉分。云何修七觉分,满足明、解脱?”

佛告阿难:“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修念觉分已,满足明、解脱。乃至修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是修舍觉分已,明、解脱满足,阿难,是名法法相类、法法相润。如是十三法,一法为增上,一法为门,次第增进,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观察诸比丘众,告诸比丘:“善哉!善哉!诸比丘,我欣汝等所行正事,乐汝等所行正事。诸比丘,过去诸佛亦有比丘众所行正事如今此众,未来诸佛所有诸众亦当如是所行正事如今此众。所以者何?今此众中诸长老比丘,有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住。有比丘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有比丘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有比丘得无量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灭出息如观灭出息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有比丘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有比丘三结尽,贪、恚、痴薄,得斯陀含。有比丘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

宽子 :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观灭出息如观灭出息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

宽子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跋耆聚落,尊者跋耆子侍佛左右。
尔时,尊者跋耆子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佛说过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随次半月来说波罗提木叉修多罗,令诸族姓子随欲而学。然今,世尊,我不堪能随学而学。”

佛告跋耆子:“汝堪能随时学三学不?”
跋耆子白佛言:“堪能,世尊。”
佛告跋耆子:“汝当随时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随时精勤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已,不久当得尽诸有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尊者跋耆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尊者跋耆子受佛教诫、教授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如上说,乃至心善解脱,得阿罗汉。

宽子 :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念于内息,系念善学

宽子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种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这段是入初禅的基础,第一步是,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

宽子 :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这是第二步

宽子 :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这是第三步

宽子 :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第四步

宽子 :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种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这是第五步

宽子 :这就是观呼吸入禅定的步骤,波罗提木叉,戒的意思,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这就是为何说五盖

宽子 :五盖断,才能初禅,这是在杂阿含经,第29卷

宽子 :以前就说过,观呼吸和四念处,七觉支的整体关系,只是你们忘了

宽子 :阿难白佛:“如是修习安那般那念,令四念处满足。云何修四念处,令七觉分满足?”

当念 :对不起额,那时没用心没领会

宽子 :没事,没深入禅定的过程,就很难体会,我们平时不注意五盖,那么禅定就很难成就,贪,嗔,是平时要注意的,和禅定息息相关

当念 :嗯嗯

宽子 :这就是守戒的重要,我们叫别人持戒,也要很明白的告诉别人各种原因,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宽子 :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饶益,增益修习观呼吸,所以观呼吸,不只是呼吸而已,我们观呼吸,是为了摄心一处,摄心一处,又是为了解脱

宽子 :所以摄心一处,要懂解脱知见,断五盖的知见,就是增进修习禅定时候的光明,没事,我们要学的,佛经里都说的很明白,是,自己不多看佛经,就变成井底之蛙了

宽子 :看到一段佛经,当是全部了

宽子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亦皆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

宽子 :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宽子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段特别威武

宽子 :“有胜三昧名安乐,能普救度诸群生,放大光明不思议,令其见者悉调伏。
 所放光明名善现,若有众生遇此光,必令获益不唐捐,因是得成无上智。
 彼先示现于诸佛,示法示僧示正道,亦示佛塔及形像,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照曜,映蔽一切诸天光,所有暗障靡不除,普为众生作饶益。
 此光觉悟一切众,令执灯明供养佛,以灯供养诸佛故,得成世中无上灯。
 燃诸油灯及酥灯,亦燃种种诸明炬,众香妙药上宝烛,以是供佛获此光。
 又放光明名济度,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普发大誓心,度脱欲海诸群生。
 若能普发大誓心,度脱欲海诸群生,则能越度四瀑流,示导无忧解脱城。
 于诸行路大水处,造立桥梁及船筏,毁訾有为赞寂静,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灭爱,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舍离于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
 若能舍离于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则能以佛甘露雨,普灭世间诸渴爱。
 惠施池井及泉流,专求无上菩提道,毁訾五欲赞禅定,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欢喜,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爱慕佛菩提,发心愿证无师道。

宽子 : 又放光明名灭爱,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舍离于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
 若能舍离于五欲,专思解脱妙法味,则能以佛甘露雨,普灭世间诸渴爱。
 惠施池井及泉流,专求无上菩提道,毁訾五欲赞禅定,是故得成此光明。

宽子 : 造立如来大悲像,众相庄严坐华座,恒叹最胜诸功德,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爱乐,此光能觉一切众,令其心乐于诸佛,及以乐法乐众僧。
 若常心乐于诸佛,及以乐法乐众僧,则在如来众会中,逮成无上深法忍。
 开悟众生无有量,普使念佛法僧宝,及示发心功德行,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福聚,此光能觉一切众,令行种种无量施,以此愿求无上道。
 设大施会无遮限,有来求者皆满足,不令其心有所乏,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具智,此光能觉一切众,令于一法一念中,悉解无量诸法门。
 为诸众生分别法,及以决了真实义,善说法义无亏减,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慧灯,此光能觉一切众,令知众生性空寂,一切诸法无所有。

宽子 :《华严经》(80卷)第12品 贤首(之2)

宽子 : 设大施会无遮限,有来求者皆满足,不令其心有所乏,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光明名具智,此光能觉一切众,令于一法一念中,悉解无量诸法门。
 为诸众生分别法,及以决了真实义,善说法义无亏减,是故得成此光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禅净中心  

GMT+8, 2023-6-4 08:31 , Processed in 0.1017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