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禅净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29|回复: 0

杂阿含67经

[复制链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发表于 2021-2-27 18: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2-27 18:27 编辑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
所以者何?比丘,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已,如实观察。
云何如实观察?如实知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愚痴无闻凡夫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

不如实知故,乐著彼色,赞叹于色;乐著于色,赞叹色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识集。

    宽子:“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
如实知故,不乐著色,不赞叹色;不乐著、赞叹色故,爱乐灭;爱乐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云何多闻圣弟子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知彼故不乐著彼识,不赞叹于识;不乐著、赞叹识故,乐爱灭;乐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皆悉得灭。

    宽子:比丘,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
“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我们复习一下,七善处,三观义,有师兄还问什么是三观义,所以就算每天重复的,还是很多师兄没有用心去懂,三观义就是,阴,入,界,也就是五阴,六入,十八界,七善处,就是四谛加上 味,患,离

    宽子:此是色,色集,色灭,色灭之道,色味,色患,色离,和苦,集,灭,道,是一样的,这些基础,我们都要去记,去懂,我们去背咒语,还不如背好这些真谛,识达佛理,才能生智慧,才能如实觉知

    宽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

所以者何?比丘,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已,如实观察。

    宽子:禅思,就好比我们审判自己的起心动念,从起心动念里,看见真谛,这是定,慧,互相配合的禅定,我们时常说,我要冷静下来思考,为何要冷静才能思考呢?,就好比浑浊的一盆水,如果你持续不断的搅动,永远看不见底

    宽子:不动它,静下来,才能清澈见底,内寂其心已,如实观察,内寂其心已,所以我们学佛,有步骤,我们知道我们需要禅思,禅定,禅定需要什么条件?

    宽子:第一,先明理,因为禅定需要静滤,那么我们去思滤,需要有智慧,能识达,比方说,我去看网球比赛,我先要懂网球比赛怎样记分,怎样才算赢,这是我们先要懂的,然后看比赛,才能看明白,我们学禅定也一样

    宽子:先要懂基础正见,那么禅定的时候,才懂怎样处理我们的妄想,怎样处理起心动念,所以佛陀一直强调五阴,怎样如实知五阴,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可见五阴(五蕴)的重要

    宽子:佛陀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说四谛,十二因缘,都是让我们了解轮回的真实情况,我们各种痴迷的现象,那么我们禅定时候,才有真实的破解,烦恼来了,我知道它的来龙去脉

    宽子:知道它的源头,知道它的虚实,能寂静的不受,如果我们不学基础正见,我们就不懂我们在无知的认识,认贼做父,比方说,我们认为学佛是辟邪,是保平安,是身体健康,学业进步,这就是无知的方向

    宽子:是迷信,因为我们没有基础正见,也有师兄说,我们恒顺众生,众生需要这些,需要让他先去结缘,需要让他有梦想,但是我们深入佛经,佛陀从来没有那么引导过,比方说,我们说大悲咒

    宽子:大悲咒说各种好处,但是前提是先发愿,发什么愿呢?

    宽子:
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者。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我发如是愿,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宽子: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汤 火汤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 地狱自枯竭 我若向饿鬼 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 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

    宽子:我们看第一句,愿我速知一切法, 愿我早得智慧眼,为何先要如此发愿,因为明理,生智慧,才是目的,众生害怕苦,迷惑,那是因为不懂真相,所以害怕,害怕生老病死,害怕恶魔,所以我们当恒顺众生时候,也要有附带条件

    宽子:比方我帮助你,给你钱,但是有个条件,就是我要你背三十七道品,你背好了,我给你一百块钱,菩萨说,你要大悲咒加持吗?可以啊,你先发愿,要让众生,步入正法,自己盲目,就不能说,我恒顺众生

    宽子:你是带众生一起入轮回,火坑,恒顺一辈子,从来没有听过四谛,不懂无漏正法,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少都要学正见,进入正法的小学,而不是进入迷信的小学,不能开始就歪

    宽子:就好比我们小时候,进入好的学校,还是进入差的学校,这都是自己的因缘,不能说好的学校不好,只是自己没法去学,因为自己福报不够,好的学校,开始就讲纪律,严谨,差的学校,散乱,老师也散乱

    宽子:你和我一样七岁,但是起步就不同,所以我们尽量去学习正法正见,不要开始就走歪路,把孙悟空供上还觉得骄傲
    宽子:云何如实观察?如实知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愚痴无闻凡夫不如实知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

不如实知故,乐著彼色,赞叹于色;乐著于色,赞叹色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识集。

    宽子:色,色境,从色,我们扩展说我们的无明,六入,无常,色境为何我们把它成为味道?,去品尝,去满足身心需求,因为我们困在这个身体的约束,所以我们需要,所以我们会产生烦恼,无知会让我们越要越多

    宽子:比方说,我们开始穿衣服,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寒冷,渐渐发展成,为了漂亮,好看,更后来为了高贵,有品味,代表富有,所以我们忘记的我们拥有的生老病死,如果我们生病,一个发臭的身体,穿再高贵有什么用呢?

    宽子:一个满身皱纹的身体,穿几万的衣服,就有美感吗?,所以众生的无知,带领自己越走越轮回痴迷,这是我们学佛第一步的,要记住自己的生老病死,要看懂苦,知道苦的真谛,乐的背后,都是苦在相随,我吃很多美食,也是因为它们得病

    宽子:我去玩了一天,所以身心疲惫,我要住大房子,所以埋头苦干挣钱,其实他住小房,也过了一辈子,他还有时间和邻居吹牛喝茶,而我住大房子,我还在忙碌中,所以我们身心需求,其实很少

    宽子:只是我觉得,我们不去往外追逐,我们不知如何是好,比方说,我们放假,不做点什么,身心不自在,觉得白白浪费时间,攀缘的习惯,不如做做运动,苦苦身体,身体受苦了,才会健康,不苦行吗?不受累出汗行吗?

    宽子:不行,身体不健康,所以我们受身体的束缚,所以慈经说,不入胎受生

    宽子:
只要一个人是醒觉的,无论站着、行走、坐着或躺下,他应当保持正念,这就是所谓的「此
生中最高的境界」。

一位放弃执着于感官欲望的人,不落入邪见,正直且具足观智,他必定将不再进入母胎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禅净中心  

GMT+8, 2023-6-9 18:20 , Processed in 0.1418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