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禅净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47|回复: 4

杂阿含53经、54经、57经、56经

[复制链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发表于 2021-2-1 22: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2-2 21:39 编辑

    杂阿含53经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于萨罗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

尔时,聚落主大姓婆罗门闻:沙门释种子于释迦大姓,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成无上等正觉,于此拘萨罗国人间游行,到婆罗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

又彼沙门瞿昙如是色貌名称,真实功德,天人赞叹,闻于八方,为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诸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中,大智能自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为世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演说妙法。

    宽子:“善哉应见!善哉应往!善应敬事!”作是念已,即便严驾,多将翼从,执持金瓶、金杖、伞盖,往诣佛所,恭敬奉事。
到于林口,下车步进,至世尊所,问讯安不,却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门瞿昙,何论何说?”
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

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
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云何为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佛告婆罗门:“愚痴无闻凡夫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

    宽子: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著心住;
彼于色爱乐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是则大苦聚集。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婆罗门白佛言:“云何为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告婆罗门:“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
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

    宽子:不爱乐、不留往故,色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灭世间,是名有因有缘世间灭。
婆罗门,是名论因,是名说因。”

婆罗门白佛言:“瞿昙,如是论因,如是说因。世间多事,今请辞还。”
佛告婆罗门:“宜知是时。”
佛说此经已,诸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宽子:到于林口,下车步进,至世尊所,问讯安不,却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门瞿昙,何论何说?”
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
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

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宽子: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论因说因,一切清清楚楚。于四谛说因。为何呢?遍知故。佛陀会很清楚的告诉大家缘由。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
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有因有缘,集世间。我被人打,为何呢?手欠,打别人的头。有因有缘。世间的聚集也一样

    宽子:所有的成立也一样,都是因缘所集。科学家去研究科学,为何呢?因为探索原因。因为我们会想知道,为何,为什么?。但是,我们的智力,却不能达。就好比猴子,它智力,不足以建房子。我考试老是最后,比不上别人

    宽子: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问,为什么,但是答案我们不一定能接受。就好像猴子一样,认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学佛,佛陀是我们所依。如明灯在前方带领。有因有缘,集世间,世间集

    宽子:集世间,那是成立的过程。世间集,那是已经完成。就好比我说,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所以有因有缘,我们可令不集。如实知七善处。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宽子:有因有缘,灭世间,世间灭。婆罗门白佛言:“云何为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告婆罗门:“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

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

    宽子:认识色境,色集。何因缘色集?。我应知。和三转十二行一样。示相,劝修,作证。展示色境,色境的集合,形成色味。会有什么后患,而生出离心,乃至色灭。所以色境如何被我们集合,我们要知道

    宽子:我们人的六入。就是我们的六根攀缘而集入。如果我们眼瞎,你在我面前脱光衣服,我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宽子:因为色不能集。我看不见你在干嘛。色集,因缘集,就是那么简单。需要有一个攀缘的我。所以我们要知道,自己的重要。别人故意让我生气。但是也要我批准自己去攀缘,去生气

    宽子:所以外面的一切色境,都不是你生气的借口。你生气,是因为你让自己那样了。连续剧很感人流泪。那是因为你让自己去用心看了,你想知道剧情,剧情就集合在你脑子里面了。你色集了

    宽子:所以你有所感受。你哭了。要是非洲人和你坐一起看,他也不懂中文,他盯着看,也不会哭。为何呢?。色不能集。我和连续剧不能集

    宽子:不能结合,弄懂。那我哭什么呢?。所以我们能看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玫瑰花,碍你什么事,你看了非要说美。玫瑰花也没有介绍自己啊

    宽子:因为(我)认为它美。还是自己。有因有缘,美丽集。有什么因,有玫瑰,有什么缘? 有我的攀缘。所以结合产生了美丽。色味

    宽子:看出美丽的味道。因为攀取,就会产生后患。看见玫瑰漂亮,怎办?看看四周有没有人,採回家。因为色集,你的攀缘,所以你生心,这个会带来很多种结果。比方说,你偷偷採,被玫瑰所刺,被人看见会报警,採回家了,要找花瓶养着,死了会难过。所以集合所产生的色味,会带来色患,后患

    宽子:佛告婆罗门:“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
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

    宽子:如实知,所集皆苦。集缘,那就是无明轮回。于玫瑰,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我把字换成玫瑰,那么看就容易明白。我爱取了玫瑰,就会有后患

    宽子:有因有缘的世间也一样。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云何为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佛告婆罗门:“愚痴无闻凡夫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

    宽子:愚痴无闻凡夫。佛陀怎么那样说话。说的就是你

    宽子:愚痴无闻凡夫。就好像和猴子说不明白。我们时常接受不了别人,看别人不好

    宽子:为何呢?。因为自己的批准自己。就好像玫瑰一样,你可以喜欢,或者不喜欢。玫瑰就在那立着,它是死物。内心翻腾的,只是你自己

    宽子:你看别人不好,是因为他说了什么吗?。不是,是因为你对自己说了什么。这里要看明白。他说话发出声音了,刹那就消失了。声音为何还留着?你为何听了生气?

    宽子:那是因为你自己愿意把声音集合 留在脑海里。集谛。有因有缘,集生气,生气集

    宽子:佛告婆罗门:“愚痴无闻凡夫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

    宽子:不如实知。如实知已,于声音,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何来苦恼生气呢?。那么这个声音,刹那就灭了

    宽子:灭,离。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著心住;。不如实知故,爱乐于玫瑰,赞叹于玫瑰,染著玫瑰心住;

    宽子:彼于色爱乐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是则大苦聚集。。我们这个身体,这个轮回,也是如此攀缘集合所得。无明爱染世间。取住于世间

    宽子:那么就得于有住世间,生于世间。有生,那么就有老病死,有苦恼,有各种劳作,有各种伤心悲哀,产生各种痛苦。因为我们取于无明愚昧。愚痴无闻凡夫

    宽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婆罗门白佛言:“云何为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告婆罗门:“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
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

    宽子:有因有缘灭世间,世间灭。有何因,无着,有何缘? 不染。灭世间。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复灭轮回

    宽子:这里说灭,不是毁了,是不在我这,声音不在我这,我不捉取,自然不碍,不是去灭掉玫瑰,玫瑰不碍我,梵行已立,自知不受后有

    宽子:不爱乐、不留往故,色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灭世间,是名有因有缘世间灭。
婆罗门,是名论因,是名说因。”

    宽子:论因,说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说不明白,那就是没有学好基础,不懂四谛

    宽子:今天先聊到这

阳光 :老师,这样就能断身见是吗
    宽子:学好了,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1-2-1 23: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杂阿含54经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柰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彼时,毗迦多鲁迦聚落有婆罗门来诣佛所,恭敬问讯,却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有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诸大众占相吉凶,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瞿昙,于意云何?”
佛告婆罗门:“且置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我今问汝,随汝意答。婆罗门,于意云何?色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
“受、想、行、识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

宽子:“受、想、行、识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汝言我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诸大众作如是说,言有必有,言无必无,知见非不实耶?”

婆罗门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颇有色常住百岁耶?为异生异灭耶?受、想、行、识常住百岁耶?异生异灭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大众说,成者不坏,知见非不异耶?”
答曰:“如是,世尊。”

宽子: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此法彼法,此说彼说,何者为胜?”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此如法说,如佛所说显现开发。譬如有人溺水,能救获彼,能救迷方示路,暗惠明灯;世尊今日善说胜法,亦复如是显现开发。”
佛说此经已,毗迦多鲁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从座起,礼足而去。

宽子:“瞿昙,我有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诸大众占相吉凶,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瞿昙,于意云何?”

宽子:婆罗门告诉佛陀,他有弟子,知天文、族姓,为诸大众占相吉凶,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

宽子:就好比现在的人,算命,风水,占卦,这个婆罗门的弟子,被说的很厉害,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佛陀就问他

宽子:佛告婆罗门:“且置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我今问汝,随汝意答。婆罗门,于意云何?色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
“受、想、行、识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
婆罗门,于意云何?色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

宽子:色本无种,什么是无种?,就是没有一个固定可依的源头,种瓜得瓜,那是有种,有所依据,色本无种,是说什么

宽子:色,没有固定的源头,为何呢,因为色是和合集,色集,所以色本无种,比方说,着火,火有没有种?,它没有固定的种子生火,需要各种配合,才能生火

宽子:这就是说,色是因缘和合所成色集,没有固定,“受、想、行、识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受,想,行,识,也是无种,没有固定不变

宽子:因为和合所成,比方说,我的感受,我的心,是不是不变呢?,心无常,变化无常,所以色,受,想,行,识,是无常,是变化,变易

宽子:佛陀问婆罗门,你说对不对呢?,“受、想、行、识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

宽子:佛告婆罗门:“汝言我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诸大众作如是说,言有必有,言无必无,知见非不实耶?”
婆罗门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颇有色常住百岁耶?为异生异灭耶?受、想、行、识常住百岁耶?异生异灭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大众说,成者不坏,知见非不异耶?”
答曰:“如是,世尊。”

宽子:那么你说你的弟子,言有必有,言无必无,知见非不实吗?,婆罗门回答道,是的世尊,那么你说你弟子说,色是百年常住,有依命运所生灭吗?

宽子:婆罗门回答说,是的,世尊,受,想,行,识,也是常住百岁,依命运所生灭吗?,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大众说,成者不坏,知见非不异耶?”

宽子:你的弟子说,知天文,知族姓,为大众说,固有成者不坏,所见非不依命运,婆罗门回答说,是那样的,世尊

宽子: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此法彼法,此说彼说,何者为胜?”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此如法说,如佛所说显现开发。譬如有人溺水,能救获彼,能救迷方示路,暗惠明灯;世尊今日善说胜法,亦复如是显现开发。”
佛说此经已,毗迦多鲁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从座起,礼足而去。

宽子: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此法彼法,此说彼说,何者为胜?”,你觉得我说到法,和你的法,那个较更胜呢,这里讲的,就是我们算命占卦,各种算数,五蕴是变化,是无常的,是和合而集,是因缘所集,没有固有不变可算,色本无种,你说算命,那么我一会是先左脚还是右脚先走,或者后退呢,或者跪着,或者不走

宽子:你算算看看,我一会说话,第一个字是说什么呢?,因为五阴本无种,所以不是不可变,人家以前看我懒,觉得我没出息,二十年后,我却成为富豪,因为自己的改变,这就是为何说,我们学佛学正见,不算命,因为那是毫无意义的,婆罗门白佛言:“世尊,此如法说,如佛所说显现开发。譬如有人溺水,能救获彼,能救迷方示路,暗惠明灯;世尊今日善说胜法,亦复如是显现开发。

宽子:精进就是因缘,一个人时常考最后的,又懒,我也可以算出他肯定下学期也考最后,如果他忽然勤奋了,你能猜出他考第几吗?,所以我们不要去算命,信命运,全凭自己的力量,家庭不好,那不是命运,是自己没有努力改变

宽子:没有不变的五阴,不同的因缘所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因为五阴无种,是无常,是变易,是苦,
宽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宽子:愚痴无闻凡夫,才会喜欢算命,就好比在茫茫大海中,把船固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修行,是解脱知见,是出轮回,而不是在算我在轮回的下一步,应该怎样转,那是愚痴无闻凡夫的行为,这是佛弟子,起码要知道的基础

宽子:今天聊到这

阳光 2021/1/23 10:09:26
老师,有师兄说,可以给人看,看了告诉他因果,让他不要再作恶

宽子:打人大家都知道不对,还打人吗?,吵架不好,大家吵了吗?

阳光 2021/1/23 10:10:29
脾气来了还是照样

宽子:不作恶的例子,到处都可见,为何要人告诉呢?

阳光 2021/1/23 10:11:17
没有觉知啊

宽子:抽烟危害健康,都写明白了吗?

阳光 2021/1/23 10:11:44
为了满足自己也不管了

宽子:香烟盒子上,写不清楚?没有觉知,还是视若无睹?

阳光 2021/1/23 10:12:49
是视若无睹

宽子:恶人说,我没有一百万啊,有我也不做恶,是那样吗?,轮回里,有没有不会生老病死呢?

阳光 2021/1/23 10:14:41
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

阳光 2021/1/23 10:14:49
没有

宽子:对啊,那么怎样能好呢?

阳光 2021/1/23 10:15:32
不轮回才好

宽子:算命的人,会病吗?,不会有灾难?,就好比你掉海里,给个救生圈你,你就快乐了,舍己为人的故事,人间处处有,不解脱,何来慈悲呢,你给别人好了,那么别人有没有醒悟呢?,就好比你给人还债了,他还赌不赌?因果报应?,因为他自己作恶,你帮他受,那么他呢?

宽子:有没有醒觉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是因为佛法的觉悟,所以法布施,功德无量,就好比乞丐,给钱他,不如帮他找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1-2-1 23: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2-2 00:04 编辑

杂阿含57经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还持衣钵,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于西方国土人间游行。
时,安陀林中有一比丘,遥见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

见已,进诣尊者阿难所,白阿难言:“尊者,当知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而出游行。”
尔时,阿难语彼比丘:“若使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而出游行,不应随从。

    宽子:尔时,阿难语彼比丘:“若使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而出游行,不应随从。
所以者何?今日世尊欲住寂灭少事故。”
尔时,世尊游行北至半阇国波陀聚落,于人所守护林中,住一跋陀萨罗树下。
时有众多比丘诣阿难所,语阿难言:“今问世尊住在何所?”

阿难答曰:“我闻世尊北至半阇国波陀聚落,人所守护林中跋陀萨罗树下。”
时,诸比丘语阿难曰:“尊者当知,我等不见世尊已久!若不惮劳者,可共往诣世尊?”哀愍故,阿难知时,默然而许

    宽子:尔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夜过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已,还精舍,举卧具,持衣钵,出至西方人间游行,北至半阇国波陀聚落人守护林中。
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置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头面礼足,于一面坐。
尔时,世尊为众多比丘说法,示、教、利、喜。

尔时,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于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者,我已说法言:当善观察诸阴,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宽子:我已说如是法,观察诸阴。而今犹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乐、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进得尽诸漏。
若复善男子于我所说法,观察诸阴,勤欲、勤乐、勤念、勤信,彼能疾得尽诸漏。
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

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无明触生爱,缘爱起彼行。
彼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
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
彼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

    宽子:彼六入处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彼触受、行受,亦无常有为,心缘起法。
如是观者,而见色是我;不见色是我,而见色是我所;不见色是我所,而见色在我;不见色在我,而见我在色;不见我在色,
而见受是我;不见受是我,而见受是我所;不见受是我所,而见受在我;不见受在我,而见我在受;不见我在受,

而见想是我;不见想是我,而见想是我所;不见想是我所,而见想在我;不见想在我,而见我在想;不见我在想,
而见行是我;不见行是我,而见行是我所;不见行是我所,而见行在我;不见行在我,而见我在行;不见我在行,

    宽子:而见识是我;不见识是我,而见识是我所;不见识是我所,而见识在我;不见识在我,而见我在识;不见我在识,
复作断见、坏有见;不作断见、坏有见,而不离我慢;不离我慢者,而复见我,见我者即是行。

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如前所说,乃至我慢。
作如是知、如是见者,疾得漏尽。”
佛说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宽子:今天经文,讲了很多基础,讲了很多正见

    宽子: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还持衣钵,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于西方国土人间游行。
时,安陀林中有一比丘,遥见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
见已,进诣尊者阿难所,白阿难言:“尊者,当知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而出游行。”
尔时,阿难语彼比丘:“若使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而出游行,不应随从。

    宽子:当知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而出游行。”,佛陀也有自己独处的时候,不告诉待者,不带上任何人

    宽子:所以者何?今日世尊欲住寂灭少事故。”,住寂灭少事

    宽子:修行人,喜欢独处,不喜热闹喧哗,护心,不放逸散乱,当然,如佛陀等成就者,是自然的习惯,而不刻意

    宽子:时,诸比丘语阿难曰:“尊者当知,我等不见世尊已久!若不惮劳者,可共往诣世尊?”哀愍故,阿难知时,默然而许。,诸比丘对阿难说,我们很久没有见到佛陀,尊者能不能带我们去见佛陀,去求法

    宽子:这就是佛弟子求学的态度,不是等别人来求我们学,佛菩萨不会求你出轮回,就好比我们在地狱,不会有人来求你说,我求求你,你学吧,你出地狱吧,我们自己的苦,要出离,要自己用心学

    宽子:要自己去求法,尔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夜过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已,还精舍,举卧具,持衣钵,出至西方人间游行,北至半阇国波陀聚落人守护林中。
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置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头面礼足,于一面坐。

    宽子:所以阿难就带诸比丘去见佛陀,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能简单的聊,前面各种细节,不是太重要的,我就跳过,要不然这样的经文,一两个小时,是不够的

    宽子:尔时,世尊为众多比丘说法,示、教、利、喜。
尔时,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于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者,我已说法言:当善观察诸阴,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宽子:尔时,世尊为众多比丘说法,示、教、利、喜。,这是佛陀说法的圆满,示,这是让大家明白,示苦,示五阴,示六入,示十二处,示十八界,示十二因缘,示三十七道品,教,解说其中利害,明白而生法喜

    宽子:尔时,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于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者,我已说法言

    宽子: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

    宽子:这是他心通,比丘心中的疑问,还没说,佛陀就知道,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

    宽子:若有比丘于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者,我已说法言,如何的知见,才能无漏,漏尽而不受轮回,我已说法言:当善观察诸阴,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宽子:佛陀说,我已经说过这个法,就好像我时常说,我以前就说过,你们忘记了,以前就学过这个经文,为何又忘记了呢?,因为学而不用,就好比我们学数学,很多学了用不上,就忘记了

    宽子:而佛法没有用在生活上,就忘记了,因为不能透彻,就用不上在生活,三十七道品说过吗?

    宽子:说过,能不能说出来,说不出来,因为三十七道品,和我生活没有关系,当善观察诸阴,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宽子:善观察五阴,用什么观察?,七善处,三观,什么是七善处,色,色集,色灭,色灭之道,色味,色患,色离,三观呢?,阴,入,界,五阴,六入,十八界

    宽子:信手拈来,因为入心,用心学了,三十七道品呢?,4,4,4,5,5,7,8,加起来三十七,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宽子:我们学佛,对治苦恼,对治各种有漏,都是有方法,很稳妥,别人问你,你能给人(示),展示各种道理,为何要这样,结果会怎样,清清楚楚的告知,能说出来

    宽子:为何呢?,如果我自己都说不出来,证明自己也没懂,那么自己修的,肯定不是很好,基础不扎实

    宽子:所以佛陀说法,不能离开这个,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有师兄说,你不能用其他经文讲阿含经,那么我们看看,华严经,一样讲四谛,一样讲无明无常,经,不是独立的,因为全是出自一个佛陀,出自四谛

    宽子:所以是一种扩展而已,法华经药草喻里面有说,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

    宽子:是一相一味之法,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宽子:所以我们任何根器,都要学好基础,基础通了,任何经文都能用上,我已说如是法,观察诸阴。而今犹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乐、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进得尽诸漏。

    宽子:若复善男子于我所说法,观察诸阴,勤欲、勤乐、勤念、勤信,彼能疾得尽诸漏。
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
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无明触生爱,缘爱起彼行。
彼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
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
彼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

    宽子:我已说如是法,观察诸阴。而今犹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乐、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进得尽诸漏。,我已说如是法,观察诸阴,我已经告诉过大家,善观察五阴

    宽子:而今犹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乐、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进得尽诸漏。,因为不修四神足,不修四正勤,不修四念处,不修五根五力勤信,而自傲慢懒惰

    宽子:这就是有师兄时常说,看那么多有什么用,都不去行,但是我们也不能说,看那么多有什么用,不看,三十七道品,你懂也不懂,更谈不上修行了

    宽子:若复善男子于我所说法,观察诸阴,勤欲、勤乐、勤念、勤信,彼能疾得尽诸漏。
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

    宽子:这里佛陀说了我们的毛病,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对境爱取,着迷,见了就想是我的,我要,我会拥有,愚痴无闻凡夫,愚痴是为何?无闻,所以千万不要去说别人看了经文无用

    宽子:闻了,用不上,也比无闻强,我们有一天,忽然想起父母的话,有所觉悟,因为我曾经那么听过,因为种下了善缘

    宽子: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
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无明触生爱,缘爱起彼行。

    宽子:见色爱取想要,那么你就会身心有攀取的行为,见色被我所取,名为行,为何会有这个行为,这个行为为何会集合,会生起,会被转轮回苦恼,因为无明,无知,智慧不能达,看不清,看不懂

    宽子:这就是我们说学十二因缘的第一个,无明,弄懂十二因缘,什么是无明,为何说是无明,飞蛾为何扑火?,因为它傻呗,看不懂火会烧死它,为何别人买东西给他十块钱,他给人换100块

    宽子:他傻呗,傻傻分不清楚,我们何痴迷轮回?,因为傻呗,这就是无明,不觉悟,不是智者,猴子和人一样,有手有脚,却建不了房子,因为没有人类的智慧

    宽子:所以我们学佛,先要提升智慧,提升智慧要怎样?,向智者学习,向佛陀学习,无明触生爱,缘爱起彼行。,无知去捉取爱,就好像飞蛾扑火,有这个爱,苦恼的行为就开始产生,我爱她,可是她说喜欢名牌包,名车

    宽子:我就要努力满足她,所以你爱她,这个苦行就开始,苦恼就开始

    宽子:彼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
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
彼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

    宽子:那么爱又是怎样产生?,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爱是因为感受,看了有感受,听了有感受,闻了好闻,尝了好吃,感受,感受到好了,就爱了,彼爱受因

    宽子:为何有感受?,所以十二因缘,佛陀都是一个个给你清楚的展示,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感受是因为接触,眼触,耳触,各种,眼触,不是说还像皮肤那样碰到的触,是眼睛接触,看见

    宽子:你闭上眼睛,你没看见,你不会说:她真漂亮,没有看见,你也没有想爱她,所以我们的心情感受,是因为六根往外接触所接收的讯息

    宽子:彼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所以我们的触,接触,是六入,也就是我们的六根,六个入口,所以叫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宽子:彼六入处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彼触受、行受,亦无常有为,心缘起法。

如是观者,而见色是我;不见色是我,而见色是我所;不见色是我所,而见色在我;不见色在我,而见我在色;不见我在色,

而见受是我;不见受是我,而见受是我所;不见受是我所,而见受在我;不见受在我,而见我在受;不见我在受,

而见想是我;不见想是我,而见想是我所;不见想是我所,而见想在我;不见想在我,而见我在想;不见我在想,

而见行是我;不见行是我,而见行是我所;不见行是我所,而见行在我;不见行在我,而见我在行;不见我在行,

    宽子:彼六入处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彼触受、行受,亦无常有为,心缘起法。

    宽子:所以我们的感官时常接收外面的讯息,那是一直变化的,因为外面一直变化,忽然车祸,忽然中奖,忽然遇见了心爱的人,忽然得病,六入处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心中生起无数无数想法,因为六根给与的讯息

    宽子:如是观者,而见色是我;不见色是我,而见色是我所;不见色是我所,而见色在我;不见色在我,而见我在色;不见我在色,

    宽子:而见识是我;不见识是我,而见识是我所;不见识是我所,而见识在我;不见识在我,而见我在识;不见我在识,
复作断见、坏有见;不作断见、坏有见,而不离我慢;不离我慢者,而复见我,见我者即是行。
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如前所说,乃至我慢。
作如是知、如是见者,疾得漏尽。”
佛说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所以我们修行,如何观察?,观察色是我,为何色是我呢?,我攀缘,有取,无明,为何不见色是我呢? 因为正见四谛,正见轮回,这就是我们的觉知去对比观察,所以我们不懂佛法,不懂基础,就没办法

    宽子:因为我们不知道为何那样,所以佛陀要示,展示给你看,明白,知道,要教你如何解脱之道,三十七道品就是,前面经文,我们也学过八正道,所以我们需要慢慢去消化,思惟

    宽子:复作断见、坏有见;不作断见、坏有见,而不离我慢;不离我慢者,而复见我,见我者即是行。
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如前所说,乃至我慢。
    宽子:如是见者,疾得漏尽。”,那样学,就能解脱

    宽子:每个细节,我们都要学明白,用佛陀说的对照各种利弊,那样修行,就会进步了,这些经文,我只是简单的聊,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很深入,真学,是足够一辈子也学不完

    宽子:今天就先聊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1-2-1 23: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2-1 23:57 编辑

杂阿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1-2-2 21: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2-2 21:37 编辑

杂阿含56经
   宽子:佛菩萨看我们,都是他的孩子,所以父母不会乱惩罚孩子,自己多病苦,自己多精进的改变自己,心正了,命运才会好起来

追梦太极:嗯,谢谢群主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柰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漏、无漏法。
若色有漏是取,彼色能生爱、恚;
如是受、想、行、识,有漏是取,彼识能生爱、恚,是名有漏法。
云何无漏法?诸所有色无漏非受,彼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彼色不生爱、恚;

如是受、想、行、识,无漏非受,彼识若过去、未来、现在,不生爱、恚,是名无漏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有漏,无漏,掉进轮回,为何呢?有漏,这样理解,就简单多了,我们细分,是因为为了更容易理解,这就是经文的扩展,就好像我们上学,聪明的同学,老师一说就懂,对于不聪明的,就要给他细分

    宽子:5+5等于10,聪明的人,一说就懂,笨的同学,老师要买十个苹果给他摆,示范给他看,甚至要教他一加一开始,所以演变成更多的必要

    宽子:我们学佛经也一样,佛陀说法,都是为了每个弟子都明白,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说,演示,就比方我们心理医生,每个病人来了,说的都不一样,如果你把他的话都记录下来,都照着学,往往药不对病

    宽子:所以我们学佛,自己要懂自己,不懂自己,那就要请教师父,请教善知识了,佛陀说,自洲,自依,但也说,世尊是法依,法根,法眼,法依,时常思惟,时常精进,是我们求学必要的

    宽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漏、无漏法。
若色有漏是取,彼色能生爱、恚;
如是受、想、行、识,有漏是取,彼识能生爱、恚,是名有漏法。

    宽子:有漏,轮回为有漏,解脱轮回,不再堕落,因为补好了,无漏了,那样理解,比较容易记住,简单明了,为何有漏?,就等于问,为何轮回

    宽子:若色有漏是取,彼色能生爱、恚;
如是受、想、行、识,有漏是取,彼识能生爱、恚,是名有漏法。

    宽子:为何轮回,因为眷恋轮回,贪爱世间色境,六根攀取,就会堕入陷阱,就好像猎人捕猎,放了陷阱,放了好吃的,动物喜爱的,它去取,因为爱吃,就掉入陷阱了

    宽子:我们也一样,爱取,就会漏进轮回,因为敌人挖了一个大坑,上面盖满树叶,你看不见,你爱取了,就会漏进去,被轮回所折磨,所以我们看经文,有漏无漏,就那么轻易就明白了

    宽子:如是受、想、行、识,有漏是取,彼识能生爱、恚,是名有漏法。,有漏是取,彼识能生爱、恚,我们之前也学过,十二因缘

    宽子:这里简单有个图,第一个是无明,昨天说过了无明,也就是无知

    宽子: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
  诸比丘!譬如狗,绳系着柱,结系不断故,顺柱而转,若住、若卧,不离于柱。如是,凡愚众生,于色不离贪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轮回于色,随色转,若住、若卧,不离于色

    宽子:如是,比丘!凡愚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于色不如实知故,乐着于色;乐着色故,复生未来诸色。

    宽子: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佛陀比喻好像狗被绳子绑于柱子,绳子不断,狗就只能围着柱子转,不能离开,不论狗是吃,是睡,是拉,是渴,是痛苦,是快乐,都离不开柱子

    宽子:就好像我们一样,我们不论如何造作,都离不开轮回,因为无明,无知,没有解脱知见,所以我们看看我们群规有写着正语,谈论少欲、知足、远离、离缚、精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宽子:为的,就是让我们的思惟,趣向于解脱轮回,趣向于无漏法,什么是无漏法?,能解脱轮回的方法,行善是吗?,行善如果没有解脱知见,那不是无漏法

    宽子:所以以前说过,正见有两种,有漏正见和无漏正见,所以说,我们学佛,盲目的,迷信的,不懂解脱的,都不是学佛,那只是学善于轮回,巧妙的在轮回里,混的好点,但是轮回是不稳定的,所以会乐极生悲,注定会苦

    宽子:所以天界的天人,再大的福报,也是轮回的种子,为何呢?,因为没有解脱知见,愚痴无闻

    宽子:云何无漏法?诸所有色无漏非受,彼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彼色不生爱、恚;
如是受、想、行、识,无漏非受,彼识若过去、未来、现在,不生爱、恚,是名无漏法。”

    宽子:有色无漏,非受,我简单举个例子,如果别人骂我们,我们可以左耳进右耳出,我们就没有生气的受,生气的轮回苦

    宽子:有色,因为有人骂,无漏,耳朵封闭了,无漏了,进不来,所以没有感受,非受,所以烦恼,苦,就不存在,所以我们时常说六入,六个门口

    宽子:守护六根,就是要把守好,色就是从这六入进入,所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六入封闭了,进不来了,五蕴自然没有东西可以成就,五蕴皆空,所以色境如同虚设

    宽子:色不异空,虽然进不来,但是也不妨碍我见闻觉知,空不异色,因为我不染不着不缚,不被色境所缚
    宽子:不被色境所缚,所以我自在的游戏人间,我的空,是可以游走于色间,空即是色,这是真的自在成就

    宽子:所以我们要先做好不染五阴,可以都摄六根,六根不攀缘,之前我们说过破相论,这个就很明白,我们的感官还很贪婪,就没法说我们成就,自己就能清楚知道,所以我们要学三十七道品来对治,学佛的成就,只不过是自己不停的精进而已

    宽子:没有捷径,要说顿悟,如果你可以顿断身见,那就是顿悟

    宽子:顿断贪,嗔,痴,我忽然悟了,那么我就要忽然不贪了,这个不贪,不是一时的不贪,如果只是一时,那么你就是一时悟,一时不悟

    宽子: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是肉眼,而是明见人也,是名智慧。

    宽子:若有智慧,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若有智慧,则无贪著

    宽子:这句话就简单明了的说了顿悟智慧,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顿悟者,大智慧,所以轻易解脱三毒的捆缚,八风吹不动,所以我们说这个,离太远了

    宽子: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实智慧者

    宽子: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说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若于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宽子: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这就是逐渐破除无明

    宽子:让自己转识成智,所以我们学的,都是很明确的步伐,没有丝毫的疑惑,或不明白,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明白了,就能欢喜奉行,今天先聊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禅净中心  

GMT+8, 2023-6-7 09:36 , Processed in 0.13789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