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禅净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16|回复: 8

佛遗教经讲义

[复制链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发表于 2021-1-30 23: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1-30 23:46 编辑

    宽子: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习佛说遗教经,这个也是一部对正见的树立,很好的经文

    宽子: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宽子:佛陀说法,最初说了四谛,度了阿若憍陈如 等人,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这个在别译杂阿含经,第六卷有说

    宽子:时须跋陀罗。传闻人说婆伽婆于今日夜当入涅盘。作是念言。我于法中。有所疑惑。唯有瞿昙。必能解释。决我所疑。作是念已。即出拘尸那竭。往诣娑罗林

    宽子:尊者阿难。在外经行时。须跋陀见阿难已。即诣其所。白阿难言。我闻他说。沙门瞿昙。于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盘。吾今须见咨决所疑。阿难答言。梵志。佛身疲惓。汝今扰恼。须跋陀罗白阿难言。我闻如来今日中夜。入无余涅盘。我昔曾闻宿旧仙言。若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如优昙钵花。难可值遇。我有少疑。思得咨决。愿听我见。如是三请。阿难答言。莫扰恼佛

    宽子:尔时世尊。以净天耳。遥闻阿难遮须跋陀不听前进。佛告阿难。莫遮彼人。听其前进。随意问难。时须跋陀罗。闻佛慈矜听令前进。踊跃欢喜。即至佛所。问讯已讫。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听我问不。佛言。恣汝所问。须跋陀罗。既蒙听许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师。种种异见。富兰那迦叶未迦梨俱赊梨子阿阇耶毗罗坻子。阿阇多翅舍婆罗迦尼陀迦旃延尼乾陀阇提子。斯等六师。各各自称已为世尊竟。为实得一切智不。

    宽子: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三十一出家尔来过五十
推求诸善法戒定行明达
一切诸世间不知实方所
况知实法者若修八正道
能获于初果乃至第四果
若不修八正初果不可知
况复第四果我于大众中
说法师子吼如此正法外
亦无有沙门及与婆罗门

    宽子:
佛说是时。须跋陀罗。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须跋陀罗。整郁多罗僧。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得过三恶道。时须跋陀罗白阿难言。善哉阿难。汝获大利。为佛弟子给侍第一。我于今者。亦得善利。于佛法中。愿得出家。阿难合掌白佛言。须跋陀罗。于佛法中。愿乐出家。尔时世尊。即告须跋陀罗。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着身。即得具戒。得具戒已。即成罗汉。须跋陀罗。即作是念。我今不忍见于世尊入般涅盘。我当先入。须跋陀罗。即时先入涅盘。如来于后亦入涅盘

    宽子:我就发这小段,给大家参考,有兴趣的,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宽子: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这个经文,是佛陀涅槃前说的法,重要的法门

    宽子: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卑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

    宽子: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波罗提木叉,是什么意思?

    宽子:波罗提木叉(梵语:प्रतिमोक्ष,转写:prātimokṣa;巴利语: Pātimokkha),佛教术语,又作波罗底木叉、般喇底木叉等。意译为随顺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别解脱、最胜、无等学、护解脱。为佛教出家众所应遵守的戒律,是学处中最重要的核心规定,所有僧团成员都应遵守。后世僧团将波罗提木叉的内容收集一处,就形成《波罗提木叉经》,又称《戒经》,是律藏的核心。

    宽子:《波罗提木叉经》,又称戒经,收集了所有比丘都必须遵守的各种学处,是律藏的核心,如巴利律藏包括比丘227戒和比丘尼311戒,并提出具体惩罚。戒条主要防止僧伽内的邪恶行为,其次是鼓励善行。其中包括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堕(或说九十一单堕;九十二单堕)、四波胝提舍尼、众学、七灭诤法等八种

    宽子:我们简单的说,就是戒律,以戒为师,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

    宽子: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卑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

    宽子:这里说的,是出家人的戒律,佛陀说,如果大家以戒为师,和我在的时候没有区别,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说,不能算命等,不能有各种财物,不能养动物,,不能种植,甚至不能伤害一草一木

    宽子: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不能去结识贵人,不能参与世事,这个出家人的戒,我们就不批评,我们看了就好,那么说说我们自己的戒律

    宽子:就是我们自己在家人,该怎样做,第一,我们去皈依,这是在家人起码要做的,成为佛弟子,因为我们信任佛法,皈依了,我们不依据外道,不依不了义法,这里有四不坏信

    宽子:我把它放在群规里了,佛,法,僧,戒,我们在家人,皈依,守五戒,这是最起码的师父,以戒为师,我们平时的各种供养,比方说,烧香点灯,供花,顶礼

    宽子:这些之前在破相论里面也说了,不是说我们不能再一样如世俗点灯烧香,是我们做这些,要心里有这个解脱觉知,有正见在我们的身心树立,这些正见,能让我们生活自在安稳

    宽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师兄,还为生活的各种焦虑,很多师兄说,我该怎么做,我怎么办才好,我父亲生病,孩子不听话,我有抑郁,这些我们都需要用正法眼去看待

    宽子:也就是说,我们自己本身,要先树立真谛正见去对待,一件事情的转变,是在自己身上,比方说,丢了钱包,有人不当一回事,有人难过,不当一回事的人,他懂改变不了发生的事情,他专注一步一步去解决

    宽子:先去公安局报警,然后去银行报失,想想里面有什么东西,一步一步去解决,回家后,也就释然,如果自己光懂的悲伤难过,大闹一场,到最后不懂冷静解决事情

    宽子:这段时间,可能别人已经拿了你的卡去提款,拿身份证去用,所以事情只会越来越糟,这个只是比喻,我们处理生活也一样,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先自我调整

    宽子:佛弟子,更是有利,因为我们学了正法,对事情能看的更清楚,如果我们还是很苦恼,证明自己还没学会,学好,比方说,我得了癌症,新冠,快要死了,因为学了正见,我没有任何恐惧

    宽子:为何呢?因为我懂轮回,懂生老病死,都是无常的过程,无论贫穷富贵,也因为正法,我深知自己掌握了解脱方向,所以我对死亡,病苦,离别,没有恐惧,听了万空歌,我知道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宽子:自己懂了正见,对孩子的病,我能安稳的看待,勇敢的前进和面对,对别人加给我的苦,我能甘心甘受,因为心有佛法的安抚,所以稳住自己,要先学会放慢自己,让自己平静,我时常建议大家用毛笔抄写经文

    宽子:写毛笔字,手必须稳,手要稳,心就必须专注,心专注,经文的每一个字,就能清楚,这也是让心跳放慢,心不慌乱

    宽子:我们时常听别人说,吃饭睡觉都是佛法,如果没有时常自己练习,那是做不到的,我们为何要特地写毛笔字,因为我们不行,所以我们要练心,通过这个练习,来改变心的攀缘

    宽子:不是我们说,我不怕高就不怕,有畏高症,真的不怕吗?,也不是我不怕高,你应该也不怕,为何我不怕,你怕呢,因为每个人的无明不一样,习气不一样,所以不是看看说说,就能改变
    宽子:也不是我不怕高,你应该也不怕

    宽子:为何我不怕,你怕呢,因为每个人的无明不一样,习气不一样,所以不是看看说说,就能改变,我说我对未来没有恐惧,但是你不行,你习惯担

    宽子:我说我不怕明天没钱,你不行,你有两个孩子,我能过一个月1500元的生活,住破房子,你不行,你一个月15000还不够,这就是我们的烦恼,各种扩展,攀缘,我们习惯了攀缘


    宽子:所以佛法要我们练习回归,在非洲,天天看见人死,刚去的时候,心里难过,但是几个月下来,你就习惯了,死了就烧了

疯魔成趣 2020/11/3 13:46:21
不埋吗

    宽子:埋了,有病毒,所以我们越来越自在,是因为我们心磨炼越来越多,就好比婆四吒,死了七个孩子,因为最后的听法觉悟,懂得轮回真相,每个人都是曾经的父母孩子,子孙千万千

    宽子:所以我们要练习自己的心,让心慢慢的转变,心转了,境就会变,我烦恼不能自己的时候,写写毛笔字,听听柔和轻音乐

    宽子:事情依然存在,但是我可以先平静自己去对待,做完这些练习,我发觉自己不那么难受,事情也不是想象那样,是可以走下去的,所以我们皈依,以戒为师,是为了自己的练习生活,得到正见

    宽子:佛陀说,那怕守一戒,也有一戒的功德,戒不是做给别人看,是为了自己的摄心安稳,戒不是为了向师父交代,是为了向自己烦恼觉

    宽子: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宽子: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宽子:戒得禅定和智慧,禅定和智慧,也得守戒,戒成就,说明有定慧,所以三个是一体的,我不去骂人,守戒,不去骂,因为有定力,为何不骂,骂会的报应苦果,我知道,有智慧

    宽子:所以都是互相配合,所以我们会说,你看他的行为,就知道他有没有智慧,有智慧,怎会那样做,有智慧,怎会有三毒的行为,分明没有戒

    宽子:没有戒,那也就没有定,慧,守口摄意身莫犯 ,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苦行当远离 ,如是行者可度世,你的行为,言语,代表你的心思

    宽子: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宽子:所以我们要得戒,也必须得正见,行为是三毒,那么心也是三毒,心欲离三毒,那么行为才会慢慢摆脱三毒,不能说,我行为是三毒,但是心无住,心无住三毒,行为就不会如此三毒

    宽子:三毒,不是凭空来,所以修行,不邪知邪见,
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
他必须有能力、正直,而且是完全地正直,善顺、温和,以及谦虚。
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生活少务、简单。善护诸根,谨慎、不轻率,亦不贪恋眷属。
    宽子: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墬于坑陷。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其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宽子:我们持戒,也要懂正见的一个原因,就是制我们的六根,懂苦源,这里说五根,再加上制心

    宽子: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这里比喻,我们的五根,感官,就好比牛,你放纵它了,它就乱跑,跑到田里,把秧苗都踩死了,这里我以前有说过牧牛图

    宽子:可以找来给大家看看
    宽子:可以找来给大家看看


    宽子:


    宽子一) 未牧


狰狞头角恣咆哮
犇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
谁知步步犯佳苗

    宽子:不好意思,花点时间找了

    宽子:这个就是比喻我们的心,狰狞头角恣咆哮
犇走溪山路转遥,我们的心带上了三毒的角,在世间野乱狂奔

    宽子:就好像牛一样,在轮回里,越转越远,我们一样处处咆哮,咆哮世间苦,不公,一片黑云横谷口
谁知步步犯佳苗

    宽子:黑云是比喻什么?,我们的无明,习气,一片乌云遮掩,一片黑云横谷口,所以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破坏,都是陷阱,就好像牛,到处狂奔,处处踩田里的秧苗

    宽子:这个是未牧,就好像牛,没有牧童牵着,这就是佛经里面,为何说五盖,盖,无明遮掩

    宽子:

    宽子二) 初调

我有芒绳蓦鼻穿 一回犇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 犹得山童尽力牵

    宽子:初调,就好像我们得正见一样,开始调心,这个牛现在有了牧童,牧童把绳子穿上牛鼻子,手里拿着鞭,牛发狂的时候,用力拉绳子,用上的鞭去鞭打牛

    宽子:这是很吃力的,因为牛力气大,少不免,被牛拉的倒地上,这个就好像我们的心,我们调心时候,也一样,很多时候东倒西歪

    宽子:被习气打败,我们看看牧童,为何要穿绳子在牛鼻子上,因为那是他的弱点,会非常疼,所以它不敢用力,越用力越疼

    宽子:所以我们修行,也要知道习气的弱点,那就是病,苦,老死,越苦,越下决心出离,从来劣性难调制 犹得山童尽力牵,心和牛一样,难调伏

    宽子:所以牧童得打起精神,好好守着,拉着,今天先聊到这,我们明天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23: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1-31 00:01 编辑

   宽子 2020/11/4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墬于坑陷。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其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宽子:牧牛十图,我们就不继续了,我们回到经文

   宽子: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墬于坑陷。如被劫贼,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
   宽子:心就好比野马,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乱跑,也会带你跑进悬崖里面,或者深坑里头,我们如果被贼抢钱,苦就这一世,但是放逸五贼,也就是我们的五根,就会殃及多生多世

   宽子:危害很重,一定要小心,我们滴一点墨在缸里面,整缸水,就不能要了,就那么小心翼翼,一点错了,又要从新再来,一失足成千古恨

   宽子:所以轮回是很难很苦的,你可能不小心说了一句话,别人可以恨你一辈子,你可能不小心掉了东西到楼下,可能你就杀了人了

   宽子:所以无常变化,是很可怕的,只要我们没有向着解脱走,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化,被轮回转的昏昏迷迷,充满不定

   宽子:这个是我们要看清楚的,就好比我们说,我们做好事,消业障,业障永远都是生老病死,有生老病死,才有业障,也就是说,业障也是轮回因果,业障消了一件,再生一件

   宽子:如此轮回,因为你在轮回里,你就会造,不是说我们享受好的,就不叫业障,打个比方,我去赌钱,头一回我赢了很多钱

   宽子:得好报,尝到了甜头,因为贪心,觉得自己运气好,结果又回去赌,结果输钱了,自己又不甘心,结果就开始了这个赌博的旅程,所以好,有时候,也不一定是真好

   宽子:也是一种诱惑,我们的业,就是成果,因为我们造,但是我们能停止造吗?,不能,除非你不生活了,就好像我们无法停止生老病死一样

   宽子:所以我们说修行,有解脱知见,我们说,我们消业,其实是把自己调整成利于解脱的状态,比方说,我存钱是为了去北京,计划好各种吃的,用的,火车票,种种,那样我就会有目的,也会到达北京,离开这个贫穷限制,这个贫穷区

   宽子:但是如果我存钱,我不懂离开这里,那么有一天,我的钱也会花光,我还是一样被困于贫穷区里面,我们解脱也一样

   宽子:我们承受各种,但是我们懂得出离,有目的的出离,那么我们的业障,是一件一件的摆脱,因为我们造的修行的,是出离的业,,出离的事业,解脱的事业

   宽子:所以我们说消业障,也要有正知正见,否则,造的不管好坏,都是生老病死的业障,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智者,制根,不令放逸

   宽子:就好像监视着贼,不令其犯罪,那么时间长了,我们就会把这些攀缘磨灭,我们时常说禅定,说四正勤,说八正道,就是纠正自己的方向,面向解脱

   宽子: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这和我们看的破相论一样

   宽子: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宽子:心的可怕,比起毒蛇猛兽的狠毒,它们简直是不值一提,比起盗贼,比起大火的毒害,它们简直就没有可比性,所以很多病,业障,都在心里,比方说,我是残缺的人

   宽子:别人看我说,真可怜,但是我自己不觉得,因为这是我的自然现象,我残缺,我却活着,那就是符合轮回的流程

   宽子:


   宽子:我该接受的一切,很多人造恶,他不怕地狱,那么去到地狱,那也是自然现象,你就要调整自己去接受它的存在,我的一切起心动念,都是我自己做主


   宽子:我一定要得到这个女孩,我就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何一定是她,因为心的痴,迷恋,所以因为你的心,你不能起正见,没有调心,没有反观根本,因为你不懂,力不从心

   宽子:忍不住去赌博,吸毒,嫖妓,所以我们修行,还是要磨炼,练习我们的心的觉知,还有禅定,时常很多人说,悟后修,什么是悟后修?,那是持戒

   宽子:如果自己不能持戒,说什么悟呢?,就好比香烟盒子上写着,抽烟危害健康,大家看到都觉得很有道理,都悟了,难道抽烟的人看不见吗?,不会啊,这个标榜,就是给他们买的啊

   宽子:他们看见,恍然大悟吗?,不抽了?,为何明知故犯呢?,因为力不从心,决心不大,没有受过磨炼

   宽子:没有真懂,真疼,我比喻过,就好像我们被火烧,一次真疼,知道伤害严重,你不会自己靠近,伸手去摸火

   宽子:一次也不会,我戒摸火了,所以我们有正见了,也要如法修行,我们观呼吸,念佛,不净观,为了摄心一处,这就是收敛自己的攀缘,对心的磨炼,我练习专注,让心力凝聚

   宽子:不会散乱,就好比自己做功课,旁边有人打开电视,自己的目光就转移去电视上了,这就是散乱,没有定力,不是懂,就能做到的,我们训练任务犬的时候


   宽子:因为要它专注执行任务,不能受干扰,训练当中,会给他很多考研,训练它不会转移目标,要不然任务就会失败,我们也一样,需要不断的磨炼自己,自觉自省

   宽子:增进智慧,这不是看了香烟盒就能觉悟的事,明理,通达,再不停的磨炼,修禅定,佛陀苦行六年,了不起的心智,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很大的心力

   宽子:所以别人说做到就做到,马上的,雪山大士跳崖毫不犹豫,这些都是大雄力,因为磨炼过,自己能承受,而我们一点小事都承受不了,天天要你洗碗还生气,转头你上QQ佛群说,我开悟了

   宽子:所以这些,都是自己给自己陶醉的笑话

   宽子: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宽子:


   宽子:


   宽子: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其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宽子:也好比有人手里拿着糖,眼睛一直盯着,所以看不见路上有大坑,也好比发狂的大象,脱钩而莽撞,猴子满森林乱跳乱跑

   宽子:这些都是比喻我们的心,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宽子: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宽子:坏其善根,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这就是为何我们要说禅那,禅定,一境性,为了都是制之一处

   宽子:今天先聊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23: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宽子 :我们继续昨天的佛说遗教经

     宽子 :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宽子 :佛说遗教经,都是对比丘,出家人说的,我们可以参考,也可以学习,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以前的僧人,都是托钵,别人给什么,吃什么

     宽子 :而且托钵,不能光去有钱人的家,要好吃的,穷人家不去,出家人,就要慈悲的对待每一个人,供养僧人,是大福报,因为僧人回赠于解脱法,僧人被人供养,就是给人做大福报

     宽子 :所以僧人去受食,也要懂自己给人回报,也要精进学习,给人闻法解脱,不能只是接受别人的供养,自己没能力回报众生,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这里佛陀说,僧人去托钵,不能分好坏的食物,也不能要多或少

     宽子 :别人给什么,吃什么,食物,只是为了医治身体,就好像药一样,为了不让身体坏死而已,所以破相论里面有说,不贪诸味

     宽子 :吃也不能贪,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为了支持身体,不饥饿,不渴,就好像蜜蜂採蜜,取自己需要的,不损坏花朵,
     宽子 :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宽子 :僧人去托钵也一样,只取自己所需,受人供养,要懂解脱烦恼,解脱之道,不可多求,坏了自己的善心,不能让自己的贪心,攀缘心扩大,就好像智者,能量力,就好比知道牛的力量有多大,不让牛过分的负担,不然就会力竭衰弱

     宽子 :我们在家也一样,吃七分饱,不过分,修行,吃多了容易昏沉,我们用医学角度看看

     宽子 :通常情况下,大家日常所吃的食物,大多数还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碳水化合物被摄入之后,会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构成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随后,胰腺会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葡萄糖能够进入到细胞中,供给人体生命活动需要或者作为能量储存起来。



但与此同时,胰岛素会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和促进褪黑素的形成,使人产生睡意,就会很想睡觉了

     宽子 :副交感神经亢奋



吃饭时,食物的刺激会让人体的副交感神经相对亢奋,兴奋的副交感神经会帮助我们增强消化功能、吸收营养物质、补充能量。



但是同时它也会让我们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体温降低、呼吸减慢,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到很困倦。

     宽子 :3食欲素



提起食欲素,大家都会觉得有些陌生,食欲素就是下丘脑泌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一类激素。当体内的食欲素含量低,就会觉得昏昏欲睡懒得动;而食欲素含量高时,人体就会变得清醒而且活跃。



当人体吃进食物时,体内的血糖升高,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会抑制食欲素的分泌,食欲素含量降低,我们就会感觉到想睡觉了。

     宽子 :这里几个例子,所以僧人都过午不食,摄取身体足够的供给就好,那么也利于修行,我们在家,可以尽量吃的淡一点,比方说,有些菜,可以不添加任何东西,就可以吃了

     宽子 :我这里,指的是修行人,当然有家庭,会比较难,但是我们也可以做好的给家人,自己吃的,就不要讲究太多,自己吃的,可以吃肉边菜等等

     宽子 :学佛,也不要让家人苦恼,让家人觉得,自己是一个随和的人,学佛了,和家人斗争,也是自己学的不好,心不能忍让,所以家庭,也是我们学佛的磨炼,我们舍弃自己的爱好,去配合别人,让人欢喜

     宽子 :当然,我们也要懂对错是非,不是盲目的配合,比方吃饭这个,不涉及善恶,只是自己的喜好

     宽子 :可以迁就家人,别人吃什么,我都说好,没有我不喜欢吃这个,那个,前几天朋友伤心了,找我诉苦,找我喝酒,我也是受戒之人,不能喝酒,但是我还是陪他了,喝不多,但是起码让他觉得自己找到可以诉苦之人

     宽子 :所以我们心存善意,慈悲,这才是最重要的,自觉自省,心存柔和,那么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宽子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宽子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宽子 :出家人,不能贪睡,这个睡眠,也是我们的业重,有人身体不行,容易昏沉,我们身体疲惫,就需要休息,但是僧人不一样

     宽子 :为何说不一样,僧人出家去了,就应该学会各种禅定与修行,努力学习,时时精进,那么自己就可以断除睡眠盖,我们说正见,僧人的正见,解脱之心,必须要更大

     宽子 :时时记念无常,当烦恼是大敌,我们在家人,每天工作挣钱,来维持身体需要,出家人,唯一的需要,就是解脱,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有供养,如果自己不能断除身见去解脱,那是对不起这些供养的

     宽子 :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

     宽子 :这个睡眠,不容易断,也不是没有禅定的人,能断的了,我们在家,因为工作,需要睡眠,但是要合理的睡眠,有些寺院,是晚上九点,到早上四点,7小时

     宽子 :这个对一般人来说,这是合理的睡眠,我们付出多少,就能回报多少,早睡,早起来,我们学习经文,打坐,念佛,观呼吸等等,而且你睡饱了,打坐也不会昏沉

     宽子 :我们比不上出家人的环境还有条件,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偷懒

     宽子 :我们也知道阿那律的故事

     宽子 :
阿那律尊者是佛的堂弟,最初跟着佛出家的时候,他最欢喜什么样呢?最欢喜睡觉。每逢佛一讲经说法的时候,人家是入定,他常常入睡,入睡眠三昧不听经,就睡觉;佛讲经正讲得很妙的时候,他睡得也很妙,睡得什么也不知道了。他听佛说,这个“妙”,就是什么也不知道,不可思议就是个妙;他想,那我就睡觉!他这一睡觉,你说怎么样呢?有一天,佛就呵责他:

咄咄胡为寐,螺蛳蛤蚌类;
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宽子 :
尊者被佛这样呵斥之后,就发了惭愧心了,自己就哭,责罚自己:“啊!你为什么这么没有出息?你怎么天天要睡觉?这回我单不叫你睡觉!”于是他不像以前那样无惭无愧,他就发奋、发大精进力,好像汽车加油一小时走一百五十英哩。从此以后,他就不睡觉了,白天也不睡觉、晚间也不睡觉!一天到晚也不准自己睡觉!可是他这个不睡觉,是真正发心想要学习佛法。一连七天七夜没有睡觉,你说怎么样呢?吓!把眼睛都瞎了。这个眼睛白天它做工,晚间要休息的;你不给它休息,它疲倦到极点了,就不干了、罢工了,眼睛一罢工就看不见啰!

     宽子 :
修持三昧,照天照地

释迦牟尼佛一看,这个小弟弟太可怜了,对他生一种怜悯心,因为精进研究佛法,把眼睛都瞎了。于是就教他修“乐见金刚照明三昧”;他依法修这种的三昧,即刻得到天眼通。不单得了天眼通,还证得“半头天眼”;他这个头上,半个头都是天眼。他观三千大千世界,十方所有的地方,他都可以看得非常的清楚,就像看手掌上的庵摩罗果一样的。庵摩罗果,是印度的一种水果。这是阿那律不用眼睛可以来看,他眼睛瞎了,但是他可什么东西都可以看得见。所以阿那律尊者,他是“天眼第一”。

     宽子 :这是网上找来的
     宽子 :给大家有个印象

     宽子 :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宽子 :这个也是佛陀对弟子的严厉,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所以佛陀一样会指责,教训,我们在家人,没太多人要求或者约束我们,自己喜欢怎样就怎样

     宽子 :我们也做不到出家一般的精进,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觉知,来帮助我们,智慧增长,才能帮助我们多放下一分,才能少计较一分,慈悲喜舍多一分,都不容易,大家一起用柔和慈悲心,一起勉励前行,一起加油,
今天先聊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23: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1-31 23:43 编辑

    宽子:我们继续昨天的经文

    宽子: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宽子: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节节支解,是什么意思?,就好像把我们的手脚身体,节节支解,解剖,有时候我们听别人骂我们,伤心欲绝,很愤怒

    宽子:恨不得杀了他,说的自己肝肠寸断,就好像把我们节节支解一样,这个只是一个比喻

    宽子:但是佛经里面,有个忍辱仙人,他是佛陀的前世,他是被人真的肢解,我找找他的故事,这个大家可能看不懂,我找白话的

    宽子:從前有一位在深山苦行的行者,每天靠著野果泉水充饑裹腹。由於不斷地精進用功,所以身心清淨,煩惱消除,一切諸天鬼神都對他非常讚歎和恭敬,整個國家也都因此富饒安樂,風調雨順。

有一天,國王到山裡打獵,循著足跡來到了修行人的地方。國王詢問著鹿群的去向,但修行人默默思惟著:「眾生無不貪生怕死,如果我告訴大王答案,不就和他一樣殘暴不仁;但如果不說,就是欺騙大王。」

心中正在猶豫之際,國王認為行者是在藐視他,竟敢不回答,心中不禁一股怒氣上昇!國王問:「你是誰?」修行者回答:「我是忍辱仙人。」

    宽子:答:「我是忍辱仙人。」

國王說:「既然你是忍辱仙人,我就看你忍不忍得了!」喪失理智的大王,說著便拔出刀,砍下行者的右手!鮮血汩汩地自忍辱仙人被砍斷的手臂流出。然而,忍辱仙人此時卻思惟著:「我上求佛道、與世無爭,大王對我尚且忍心下手,更何況是對老百姓呢?」於是心中暗暗發願:「有朝一日,我成道後,一定要先來度大王,不讓人民牽連受害。」

國王見他如如不動,覺得奇怪、又感憤怒。再一次問他的名字,他仍然堅毅地回答:「我是忍辱仙人。」

就這樣,在一問一答之際,忍辱仙人不但手全被砍斷,連腳、耳、鼻都被砍下,血流如注,痛苦非常。

    宽子:
這時,忽然天地震動,眾神憤慨,可以說是天怒人怨,鬼神們都想要來毀掉這個國家,以譴責國王的罪行。但,忍辱仙人卻勸阻著,說道:「這是由於往昔無數劫中,我因不奉行佛教,殘害過他,所以今日才會有這樣的果報,如果今日報復,冤結就沒有結束的一天啊!」

百姓們知道了這件事情,都非常痛恨大王的暴行。
忍辱仙人卻說:「雖然大王這樣待我,但其實我內心卻是十分哀愍他,就如同慈母憐念自己的孩子一般,我的心中對他不曾懷有怨懟。若我所說真實不虛,我的身體將即時平復!」

當下,忍辱仙人的身體真的回復如往昔一樣,毫無損傷。眾人對於其德行,莫不稱歎欽仰。

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時的前身。

    宽子: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知道,正见正智正念的力量,我们要不生气,需要很大的智慧和毅力

    宽子:但是我们也可以从纠正自己开始

    宽子: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宽子: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我们说忍,不生气,但是不是忍住不爆发,累积怨恨,忍,是可以自己消化掉

    宽子:我真的不计较,就好像婴儿打你一样,不论打你多少次,你都不会生气,还觉得他好可爱,因为你知道他不懂事,而且你也不疼,其实你看别人骂我们

    宽子:我们也不疼,骂的人,也一样不懂事,生气的,只是我们自己不能摄心,心跟着每一句话跑了

    宽子:三事和合,这就是时常说的,对境,往外攀缘,讲时似悟,对境生迷,我们看佛经,看到妙处忍不住欢呼说,对啊,我开悟觉悟了,但是别人一骂你,完了,佛经哪还记得

    宽子:你这个王X蛋,你敢骂我,因为被世间习惯熏陶,六根习惯攀缘运用,所以你就会嗔心起

    宽子:过后还自己安慰自己,佛都会发火的,对这种人,你看佛都生气,我生气就不奇怪了,所以我们的戒,忍辱,是树立在正见为主,我们懂了正法,那么我们的力量对应这些贪,嗔,就会绰绰有余了

    宽子:可以说,如看孩童玩游戏,因为安守于定心,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宽子:持戒苦行,我们树立好习惯,习惯群里不说粗口

    宽子:习惯收拾房子,习惯喜欢对人微笑,习惯有礼貌,久了,你去骂人就不习惯了,改变自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你改变自己,就是持戒苦行了

    宽子:你在做比移山更难的事情,在持戒苦行,改变自己,开始很难,很痛苦,不改变,你张口就会骂人了,不改变,你会嗔火起

    宽子:所以我们是在做四正勤,未生善令生起,未生恶令不生起,培养善的习惯,我每次都对人微笑,习惯了,那个人来骂我,我看见他,我也忍不住微笑,我对人礼貌习惯了,他骂我,我也礼貌的回应

    宽子:谢谢你的指点,所以我们的善习惯是一种智慧,已生善令增长,如果我习惯每天怒气冲冲的,醒来肚子就有火,你来找我麻烦,我能不和你打架吗?

    宽子:所以这个叫摄心为戒,摄心,心在自己这里,所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为戒,我为何会改变?,因为我听闻正法正见,我懂自己该怎样做,烦恼才不会跟随

    宽子:我懂无常,无明,我懂四谛,所以我自己产生无比的信心,信力,所以我们学基础正见,是重要的,它能带领我们的修行,我们的人生

    宽子: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宽子: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

    宽子:如果我们不能忍受各种恶骂之毒,嗔怒起,那我们就不能叫作有智慧,所以我们增进智慧,也是为了持戒,懂了,能用上,知而能行,我们如果连正法都不要听闻,那么就不知

    宽子:不知那么行就会更错,我知了做不到,做不好,总比不知道的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1-2-2 22: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2-2 22:18 编辑

    宽子:好,我们继续聊昨天的经文

    宽子: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著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憍慢,当疾灭之。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心为本。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宽子: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著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整理自己的礼仪,穿着,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画面,就是一个整齐干净的僧人,很慈悲,慈祥,没有傲慢

    宽子:当你看见他的时候,你就想亲近,这个就是自身的修养,带来不一样的磁场,我们时常说,修行是修自己的心,所以我们看看慈经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状况

    宽子:
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
他必须有能力、正直,而且是完全地正直,善顺、温和,以及谦虚。
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生活少务、简单。善护诸根,谨慎、不轻率,亦不贪恋眷属。

    宽子: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著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这些小细节,都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好习惯,自见如是,都是往自己身上去改变,僧人去托钵,看似简单的事

    宽子:其实不然,虽然说,很多人都乐意供养僧人,但是难免也有遇到不好的,比方说,把难吃的自己不爱吃的给你,尤其是印度有饥荒,有时候托钵不到,就要挨饿

    宽子:所以有些人就会想,那些穷地方,我还是不去,找有钱人托钵吧,所以要把握好自己的正见不动摇,也不容易,要把握好自己的一举一动

    宽子:若起憍慢,当疾灭之。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不能起傲慢,要自降其身去托钵

    宽子:不能只是接受富贵人家,王族的供养,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增长傲慢,在家人也不合适,何况是出家人

    宽子: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心为本

    宽子:谄曲,意思是曲意逢迎,拍马屁,违背本心,这里说的,是违背正直正见,比方说,我们跟随外道,去各种算命占卦,利用神通去挣钱,去讨好别人,去各种奉迎别人

    宽子:为了各种好处,去结交高官达人,这里说的,是出家人,有寺院点灯收两万,一场法事几千,这些都是不好的现象,这些都是谄曲之心与道相违,违背本心,违背佛法,正法

    宽子:违背解脱之道,佛说遗教经,是很好的正法正见的一部经,也是很踏实的基础正见,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心为本

    宽子:正直之心为主,以前也说过,很多师兄有抑郁,有各种不好的,导致自己很多幻相,疑神疑鬼,各种心里疾病,这都是因为不能直心

    宽子:心性不定,所以容易惊吓,越想越胆小,也是因为自己身体衰弱,这都有影响,胆小,心性薄弱的师兄,首先学会远离,我胆小,我就不去接近

    宽子:多接触正面,我打个比方,我如果每天接近硫磺粉,那么蛇就不会靠近我,因为蛇不喜欢

    宽子:我每天接近正气,那么一些邪魔就不会靠近我,因为他们不喜欢,所以我们所谓的邪,是因为我们接近了邪,比方说,我每天想神婆,一点事就去,神婆说,哎呀,你家不好了,有邪物

    宽子:自己听了,心里先产生阴影,回家了,就开始产生各种怀疑,这种心态,就会扩展的越来越大,那么这些磁场,就会吸引一些本来没有的众生来接近你,因为你自己造就符合他们的条件

    宽子:所以你以后必须每天往神婆家跑,因为你浑身不对劲,一有事就怀疑,这就是谄曲之心

    宽子:一个人时常偷东西的人,自己家一定防备很多,因为自己会怀疑别人也一样,所以我们不要去接近这些负面的讯息,一个人生活,有没有鬼神,一样需要生老病死

    宽子:难道还怕鬼神吗?,一起自己的不如意,都是因为自己没有把心纠正好,从来就没有看过什么风水大师能不病不死,也没有看过神婆不被鬼神所欺

    宽子:所以自己正直,才是趣向正见正法,破相论说了,三界是因为三毒,所以我们纠正自己,摄心收敛,才能改变外在,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心为本

    宽子: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宽子: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知足

    宽子:少欲,追求少了,自在和快乐就多了,我买一件便宜的棉袄,暖和,可以过冬就好,如果我追求几万块的大皮毛衣,最后的结果,也是为了保暖,但是外加了一个,那就是可以炫耀

    宽子:我一件普通的外套可以穿十年,因为我没地方炫耀,所以我不需要几万块的,我也一样活了十年过来了,冬天也没有冷着,所以我们看看我们的无明
    宽子:其实富贵的活着,一样的累,贫穷的活着,也不一定不开心,这都是靠自己的心态调整,一个人穷,但是有觉知,知道自己少欲知足的正见

    宽子:那么他很富贵的活着,一个人很有钱,但是容易看不开,容易生气,那么他活的很贫穷,因为大家都只是有一个身体罢了,怎说呢,,一个肚子,一个嘴巴,一个身体所接触

    宽子:再多美食,你就一个肚子的容量,再大的房子,你就只能睡一张床,吃饱了后,你一样会感觉空虚的,也不是大房子可以让你永远快乐

    宽子:所以破相论说,心才是一切的根本

    宽子: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

    宽子:少欲之人,很少要求,别人做什么吃什么,别人说什么都无所谓,别人看这种人容易吃亏,但是如果是我当老板,肯定先找他,为何呢?,他不计较啊,他加班也没有怨言

    宽子:所以我是老板,以后有好事肯定先想到他,这就是说,吃亏是福,每个人当老板,都喜欢那样的员工,我家里那个老公,叫他做什么都答应,都听话,或者我家老婆都不用我担心,也不会对我埋怨不好

    宽子:少欲少求,时间久了,有好事先想到他,所以你不计较,都舍得,别人就会都不计较,都舍得,回报于你

    宽子:有时候当当傻瓜,那个人终是骗我,我明知道,但是我还是一样对他好,因为我修行,是对自己直心负责,不是对他负责,我要先对得起自己

    宽子:所以有些奇迹就那样产生,或许有一天,这个骗你的人,会奋不顾身的来救你,因为他也有觉知,也会被熏陶,所以我们要直心的去对待一切,对自己

    宽子: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宽子: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我又不想当官,去追求富贵,我也不用拍你马屁,你说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没有要求,我穿十块钱的衣服,我也不苦恼

    宽子:亦复不为诸根所牵,别人叫我帮忙,我非常乐意,别人当我傻瓜,我也就笑笑,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这句话说的多有正气,所以慈悲的善知识,是非常随顺和柔和的

    宽子:就好像弥勒菩萨,笑口常开,三毒不会在他身上看见,所以我们时常对照自己,看看自己三毒的发展,就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了,找谁印证呢?

    宽子:不需要,自己就知道了,慈经说的,都可以印证,自己还不是这种人,那就需要多修行了

    宽子:今天先聊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禅净中心  

GMT+8, 2023-6-9 19:49 , Processed in 0.1436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