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禅净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01|回复: 1

贤首品,杂阿含37经、杂阿含36经

[复制链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发表于 2021-1-29 23: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诗意 于 2021-1-29 23:55 编辑

    宽子: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
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宽子: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
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
是名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
“比丘,有世间世间法,我亦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非我咎也。
诸比丘,云何为世间世间法,我自知,我自觉,为人演说,分别显示,盲无目者不知不见?

    宽子:是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世间世间法;
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是世间世间法。
比丘,此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盲无目者不知不见。
我于彼盲无目不知不见者,其如之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四卷
贤首品第十二之一    (5)

若常信奉于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诸功德。

戒能开发菩提本,
学是勤修功德地;
于戒及学常顺行,
一切如来所称美。

若常信奉于诸佛,
则能兴集大供养;
若能兴集大供养,
彼人信佛不思议。

若常信奉于尊法,
则闻佛法无厌足;
若闻佛法无厌足,
彼人信法不思议。

    宽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
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宽子:今天说的,也是说我们的正信,:我不与世间诤,:如法语,:世间与我诤,为何呢?无明攀缘,:所以我们说的住自洲,自依,需要世尊的法根,法眼,法依,: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跟随佛陀的脚步

    宽子:若常信奉于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诸功德。

    宽子:若常信奉于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宽子: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

    宽子:佛陀教导我们,色无常,是苦,是变化易转,佛陀如是说,我也如是说,如是思惟,:证实确实如此,毫不犹豫,怀疑

    宽子:受是无常,是苦,是变易法,:想是无常,是苦,是变易法,:行是无常,是苦,是变易法,:识是无常,是苦,是变易法

    宽子:佛陀如是说,我如是说,如是学习修行,:这就是信,皈依佛,法,僧,:佛陀说苦,我说苦,不会问啥是苦,:因为苦,自己住自洲,就会懂,:自依,自己去感觉,你如果没有烦恼,没有苦,那你问也没意义

    宽子:就好像自己没吃过西瓜,你问一百个人什么味道也没用,:问不出其中滋味,:这就是自依自洲,:自己的世界,:自己真信智者,才是真信

    宽子:而不是别人怂恿你去信,:当真信,正信,那是丝毫不会动摇的,:所以我们说,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那是绝对的皈依,:你再看其他什么老子,庄子,那就会泛然无味

    宽子:而且也不会再去看,:因为我们的老师,一人足矣,:当我们力量弱,更不应该左摇右摆,:孙悟空画了一个圈给师父,叫师父不要理会外面任何声音和迷惑,:师父不听,定力不够

    宽子:被迷惑出圈子外面了,:被妖精捉走了,:我们皈依佛,皈依三宝也一样,:我们什么都听,就容易被带走,:所以我们要正信,真信,不动摇,:智者说有,我说有,:佛法依佛经,不依任何学说

    宽子:别人说,你要问,出自那部经文,有什么依据吗?,:不是他说我就信,:我只信佛说,:佛经就是我们的依据,:如果说佛经也怀疑,那就没什么可以依据了,:那你就只会依据自己的识别,自以为是而已

    宽子:那是无法成就的,: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

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

    宽子:色是常,恒久,不变易,佛陀说,那是没有的事,那是不对的,无有的事,:我也说,那是没有的事,那是无,:那是不可能的事

    宽子:地球也会毁灭,:不会常久,恒久,不会永恒不变,:我们的一切都在变化,:本来好好的,忽然病毒横行,:本来好好的 忽然水灾

    宽子:本来好好的,忽然地震,全家没了,:说常在吗? 佛陀说,那是无有的,:我也说无有的事,如此思惟,:“比丘,有世间世间法,我亦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非我咎也。,:佛陀对各种世间万物,世间法,都看的通透,因为正等正觉,是智者,:佛陀能自知自觉,自悟自证

    宽子:所以如果我们不跟随智者,我们凭自己的无明认知,那是无法成就的,:比方说,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我们不是他们,:也比方说,疫情,:我们自己研究疫苗吗?,:那是不可能的,:只能靠别人,有成就的人

    宽子:全世界几十亿人,要靠这几万人,甚至几千人,:因为他们是智者,:所以我们修行,也要自量力,:我自己说我不靠别人,自己研究疫苗,:别人都会笑你天方夜谭

    宽子:进步,是因为别人的经验累积,:不是靠你自己的,:佛陀初学,也要参访名师,:等自己累积到了一定经验,才会有所成长,:就好像大医生,也是从小学念书开始的,:也需要别人的经验帮助成长

    宽子:所以世尊是法根,法依,法眼,带领我们解脱,:是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世间世间法;

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是世间世间法。

比丘,此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盲无目者不知不见。

我于彼盲无目不知不见者,其如之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比丘,此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盲无目者不知不见。,:盲无目者不知不见,:盲者,很多光明照着,也看不见

    宽子:为何盲?,:业障重,智障,:无眼无心,:不能思惟,不能理解,:我不能教会牛做饭,:为何呢?没有手,没有智商
    宽子:欠缺,:当众生不能有这个因缘,就要自己去突破和磨炼,:不是自甘堕落,:所以,信,很重要,:信心 信根增长

    宽子:若常信奉于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诸功德

    宽子:我信佛,我会去皈依,我要持戒,:我要增进自己的因缘,: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诸功德,:我要具足各种功德,那样我才会遇到名师,:才会有善知识的因缘

    宽子:不好意思,有电话

    宽子:戒能开发菩提本,
学是勤修功德地;
于戒及学常顺行,
一切如来所称美。

若常信奉于诸佛,
则能兴集大供养;
若能兴集大供养,
彼人信佛不思议。

若常信奉于尊法,
则闻佛法无厌足;
若闻佛法无厌足,
彼人信法不思议。

    宽子:戒,勤学,:很多师兄学禅说,无所住,本来无一物,:结果没有戒,勤学,:认为那是执着,造作,:这等于造空中楼阁,:基础正见没有扎实,学会

    宽子:所以我们根据经文最清楚

    宽子:戒能开发菩提本,
学是勤修功德地;

    宽子:于戒及学常顺行,
一切如来所称美。

    宽子:学的好的人,会有怎样的气质

    宽子:
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

他必须有能力、正直,而且是完全地正直,善顺、温和,以及谦虚。

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生活少务、简单。善护诸根,谨慎、不轻率,亦不贪恋眷属。

他应当不轻犯任何极微小的过失,避免也许受到智者的谴责

    宽子:所以我们对照一下自己,:就知道自己差多远了

    宽子:若常信奉于诸佛,
则能兴集大供养;
若能兴集大供养,
彼人信佛不思议。

    宽子:这里的大供养,不是说各种献花水果等等,:这个大家可以参考破相论

    宽子:若常信奉于尊法,
则闻佛法无厌足;
若闻佛法无厌足,
彼人信法不思议。

    宽子:闻法无厌足,:而不是说,师兄,看那么多经,有用吗?,:你这是法执,:不能那样说

    宽子:若闻佛法无厌足,
彼人信法不思议。

    宽子:今天先聊到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5

帖子

783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积分
783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23: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宽子:《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四卷
贤首品第十二之一    (4)

信令诸根净明利,
信力坚固无能坏,
信能永灭烦恼本,
信能专向佛功德。

信于境界无所著,
远离诸难得无难,
信能超出众魔路,
示现无上解脱道。

信为功德不坏种,
信能生长菩提树,
信能增益最胜智,
信能示现一切佛。

是故依行说次第,
信乐最胜甚难得,
譬如一切世间中,
而有随意妙宝珠。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偷罗国跋提河侧伞盖庵罗树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住于自洲,住于自依;住于法洲,住于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比丘,当正观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何因生忧悲恼苦?云何有四?何故何系著?云何自观察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忧悲恼苦生长增广?”

诸比丘白佛:“世尊法根、法眼、法依,惟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如说奉行。”

    宽子: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比丘,有色,因色系著色,自观察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而复增长广大;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

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无常。


    宽子:觉知此事后,如由于色的因缘,而生忧悲恼苦的话,就要把它断灭,断灭后,就已没有所著,不着之故,就能安隐常住,安隐常住后,就名叫做涅槃。

受想行识,也是同于这道理。」

佛说此经时,十六位比丘,就不生诸漏,其心都得解脱。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摄颂如下:

竹园毗舍离 清净正观察 无常苦非我 五三与十六

(竹园经,和昆舍离经。清净经,与正观察经。无常经、苦经、非我经。五比丘经、三正士经,与十六比丘经)。

    宽子:信令诸根净明利,
信力坚固无能坏,
信能永灭烦恼本,
信能专向佛功德。

信于境界无所著,
远离诸难得无难,
信能超出众魔路,
示现无上解脱道。

    宽子:诸比丘白佛:“世尊法根、法眼、法依,惟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如说奉行。”,我们生信,能让我们对佛法的深入,我们的智慧增长,首先,我们要信,生老病死是苦的,所以佛陀说法,先示苦

    宽子:展示苦给大家看,让大家了解自身的烦恼,我们要说服别人,一定要有真实的证据,所以佛陀会叫你问自己,看看是不是,观察一下自己,但是我们往往智力有限

    宽子:也就是说,别人能想到的,我们想不到,别人能考第一,是天才,我们不能,这个就是我们需要因缘的原因,菩萨令众生深信,怎样做呢?

    宽子:慈悲众生,帮助众生,令其满足,你不开心了,菩萨聆听,给与安慰,你饥寒,菩萨给与饱腹温暖,当你信任菩萨,你才会深信菩萨所说,这是一种引导

    宽子:所以很多人很苦的时候,从佛法里看见希望,因为看见里面说的,和自己的遭遇一模一样,而且还给与方法,让我们如何面对和解决,我怀疑人生的时候,佛法告诉我人生是怎么一回事

    宽子:告诉我,原来生老病死,佛陀经过,也探讨过,修行过,成就过,我忽然看见了希望,诸比丘白佛:“世尊法根、法眼、法依,惟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如说奉行。”,世尊,佛陀,是我们成就的带领,是我们的眼睛,是我们的依靠,是我们的根据

    宽子:是我们解脱轮回的导师,法眼,有正法,能正智的眼睛,能透彻一切而看,所以叫法眼,别人说,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看不见吗? 你眼睛瞎,这个眼,是心眼,所以我们要信,要信根转成信力,需要大量的正见

    宽子:信而行而有力,所以诸比丘说,佛陀,你是我们的导师,我们的眼睛,依靠,请你为我们讲法,很恭敬的求法,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住于自洲,住于自依;住于法洲,住于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宽子:比丘,当正观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何因生忧悲恼苦?云何有四?何故何系著?云何自观察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忧悲恼苦生长增广?”,这里说的自洲,是什么意思呢?

    宽子:自洲,我们可以说,自己的灯,自己的岛屿世界,比丘,当正观察,住自洲自依,自己为何苦,为何被烦恼所缚,为何烦恼会起,为何越来越烦恼

    宽子:为何说自洲,自己的世界,因为要依据自己,才是最不能骗人,别人不懂我烦恼,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坏,我自己知道,何因生忧悲恼苦?

    宽子:我问自己,为何产生烦恼,烦恼怎样形成,不需要问别人,自洲自依,自己依据自己的世界,住与自己的烦恼,自己的识别,自己改正自己,不是依据别人,别人的方法,不合适自己,这里不是说,我们不学习

    宽子:是要懂自己的世界,还有自己的方法,所以我们说,我们改变自己,我们说我们自我观察,但是我们需要有领导,所以经文接下来才会说,世尊法根,法依,法眼,这就是我们时常说,修行是自己的事,那么我们依据呢?

    宽子:佛经

    宽子: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比丘,有色,因色系著色,自观察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而复增长广大;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

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无常。


    宽子:我们住于自洲,住于自依;住于法洲,住于法依;不异洲、不异依,我们问自己:

何因生忧悲恼苦?云何有四?何故何系著?云何自观察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忧悲恼苦生长增广?”

    宽子:我们住于自心,问自己问题,不问别人,我为何苦恼,我们唯一的可依,是我们的导师,佛陀,唯一可给我们答案的导师,佛陀说的会成为我们的智慧法洲,智慧法依

    宽子: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陀说,你问自身的苦恼,你信我,依我,我当为你们说,比丘,有色,因色系著色,自观察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而复增长广大;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

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无常。

    宽子:烦恼的起因,是因为攀缘色境,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十二因缘,三事和合,攀而取,爱而取

    宽子:取而有,有而生烦恼,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佛陀问大家,你们观察世间所有,有没有恒常的,不会变化易转的,能常住不变的

    宽子:有没有?,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无常。

    宽子:比丘们回答:

没有的不变的,老师

    宽子: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无常。,所以佛陀说,世间一切色境,都是无有常在,常久的,色是无常,当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就要自我改变,住自洲,自己观察改变

    宽子:我们看看一段增一阿含经
    宽子:作为参考

    宽子:尔时,世尊告曰:“汝等勿论国界之事,当自克己,思惟内省,校计分别。言此论者不合至理,亦复不令人得修梵行,灭尽无为涅槃之处。当自修己,炽然法行,自归最尊。若比丘能自修己,兴隆法乐者,此人之类便为我躬自所生。云何,比丘,能自炽然,兴隆法乐,无有虚妄,自归最尊?于是,比丘,内自观身,身意止,自摄其心,除去乱想,无有忧愁;外自观身,身意止,自摄其心,除去乱想,无有愁忧;有复内外观身,身意止;内观痛,外观痛,内外观痛;内观心,外观心,内外观心;内观法,外观法,内外观法,法意止,自摄其心,除去乱想,无有愁忧。如是,比丘,能自炽然其行,兴隆法乐,自归最尊。

    宽子:当自修己,炽然法行,自归最尊。若比丘能自修己,兴隆法乐者,此人之类便为我躬自所生。

    宽子:当自修己,炽然法行,自归最尊。,云何,比丘,能自炽然,兴隆法乐,无有虚妄,自归最尊

    宽子:于是,比丘,内自观身,身意止,自摄其心,除去乱想,无有忧愁;外自观身,身意止,自摄其心,除去乱想,无有愁忧;

    宽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住于自洲,住于自依;住于法洲,住于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宽子:我们这样参考,就很容易懂了,所以我们说住于自洲,也要学习佛陀所教,所以经文才会分上下两段,依于佛陀法根,那样我们就会产生信根

    宽子:信为功德不坏种,
信能生长菩提树,
信能增益最胜智,
信能示现一切佛。

是故依行说次第,
信乐最胜甚难得,
譬如一切世间中,
而有随意妙宝珠。

    宽子:是故依行说次第,
信乐最胜甚难得,

    宽子:依行说次第,令其信根增长,信为功德不坏种,
信能生长菩提树,,信能生长菩提树,信能增长正见正觉,信能增益最胜智,
信能示现一切佛。

    宽子:信能增益最胜智,信能增长智慧,信能成就涅槃,与佛同见,信能示现一切佛。,能自炽然,兴隆法乐,无有虚妄,自归最尊

    宽子:今天先聊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禅净中心  

GMT+8, 2023-6-7 09:20 , Processed in 0.08521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