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七处善、三观义 宽子: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宽子:云何比丘七处善?“比丘,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灭道迹、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为色,如是色如实知。云何色集如实知?爱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
宽子:云何色灭如实知?爱喜灭是名色灭,如是色灭如实知。云何色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灭道迹,如是色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
宽子: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云何受灭如实知?触灭是受灭,如是受灭如实知。云何受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受灭道迹,如是受灭道迹如实知。
宽子:云何受味如实知?受因缘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云何受患如实知?若受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云何受离如实知?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
宽子:“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云何行集如实知?触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云何行灭如实知?触灭是行灭,如是行灭如实知。
宽子:云何行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行灭道迹,如是行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行味如实知?行因缘生喜乐,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实知。云何行患如实知?若行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实知。云何行离如实知?若于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
宽子:“云何三种观义?比丘,若于空闲、树下、露地,观察阴、界、入,正方便思惟其义,是名比丘三种观义。
“是名比丘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这个是昨天的经文,但是却很重要的一节,经文说了,七善处,三观,三观,以前讲过,阴,界,入,五阴,十八界,六入,这个是配合我们观于七善处,
七善处是什么?
宽子:色、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味、色患、色离受、受集、受灭、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想、想集、想灭、想灭道迹、想味、想患、想离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行味、行患、行离识、识集、识灭、识灭道迹、识味、识患、识离。
宽子:这样,大家就能看明白,五阴,加上这七个过程,比方说色,色,集,灭,道,味,患,离,七个过程,我们一个一个认识,先说色,色境是怎样产生,就好像说四谛,
宽子:苦,集,灭,道,先要示苦,展示苦的形成,告诉大家,苦是怎样来的,呈现给大家,示现给大家看,苦的来源,
宽子:所以三转十二行,里的,示苦,第一个,这里也一样,色,示色境,告诉大家,色境怎样产生,展示,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为色,如是色如实知。展示给大家,如实知道。
宽子:四大造色,四大是,风,火,水,地,,这里说的四大,不是我们看见的这些实物,是说他的本质上,火是说,热,暖,比方说我们身体很热,很暖,有热量,这也是火性,身体上的液体,就是水性,身体内的气体,就是风性,身体上的固体,就是地性,
宽子:树也有,树需要太阳,水分,空气,地球上一切都有,所以我们看见的色境,是四大的结合,杰作,四大造色,我们知道了,如实知,知道色的真实性,真相,云何色集如实知?爱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
宽子:接下来,说色集,这里说的色集,不是说外色如何形成,因为第一个已经说了,四大造色,这里说的色集,是我们如何把色攀缘了,捉取了,和我有关了,色和我集合了,没有我,色就无所谓集,因为和我无关,这里说的五阴,是迷的,
宽子:所以色与我集,吸引着我,爱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爱喜,爱欲,我爱上色境,喜欢,名色是什么?
宽子:名是名蕴,那就是,受,想,行,识,精神的和意识的现象,色,是色尘,色法,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色境
宽子:所以我们爱取攀缘,才会出现色集,才会有,触受,念想,行为,识别,我爱冰淇淋,哈根达斯,因为好吃,受,我想去吃,我才会去买,因为我识别了,这是好吃的,所以爱,产生了名色,攀缘爱取,云何色灭如实知?爱喜灭是名色灭,如是色灭如实知。
宽子:所以我们知道,这个色境,如何才不会与我有关系,有链接,有吸引呢?爱取,欲望,都灭了,没有爱了,没有攀缘了,这个色集,就不会产生了,我看色境,我看冰淇淋,我也不爱了,云何色灭道迹如实知?
宽子: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灭道迹,如是色灭道迹如实知。那么如何才能不爱,这个是最大的问题,这里佛陀说,用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们八正道听过很多次了,但是要进入,却很难,最难的是第一个,正见
宽子:正见一切的真实性,无常性,变易性,苦性,就有接下来的三处,色味,色患,色离,色的味道,它的真实苦味,你去尝尝, 我本来好好的,健康的,却被车撞了,一辈子瘫痪,为何人生的色味那样?因为人生是变化无常的
宽子:没有稳定性,变易,无常变易,所以苦随时降临,所以我们害怕,不知道这天会不会到来,我们谁也不能说不会发生,没人敢说自己不会病,那怕机器人,也会坏掉,我们去思惟,去品尝这个无常味道
宽子: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
宽子:色境让我们快乐,因为我们愚昧的爱欲,所以我们知道,这个快乐,是因为爱取得到的,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这个色患,我刚才一起说了,色无常、苦、变易法,所以我们尝了色味,却要知道色之后患,最后,我们才会想离,想舍弃,
宽子:云何色离如实知?谓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
宽子:这就是我们时常说的,出离心,所以我们说七,善处,为何说是善处,因为真善,是解脱轮回,这是大慈悲,才是真善,所以我们学习这个七个正见,就能解脱
宽子:七善处,接下来我们说到受,这就用到三观了,阴,界,入,五阴,需要十八界,六入的配合,才能有受,十八界和六入是什么,大家可以搜一下,这里时间关系,我就先不多说 宽子:六入,六个入口,眼,耳,鼻,舌 ,身,意,我们和色境链接的六个入口,我们看看经文,
“云何受如实知?谓六受: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
宽子:六根和外境接触,生受,眼睛看见花朵,好看,这个好看,就是受,耳朵听到美妙的歌曲,好受,好听,,所以三事和合,三事就是说,三个条件,要有眼睛,要有可看的,要有去识别的,眼根,色尘,眼识,
宽子:三个结合,才能产生受,有耳朵,有声音,有识别声音的,三个,所以六根产生三个,六乘以三,十八界,所以我们知道,受是因为六入,六根,为何要了解那么清楚,因为那样我们才能知道五蕴的产生,才好对治,五蕴,也就是五阴,
宽子:这里说说,是怕初学不懂,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云何受灭如实知?触灭是受灭,如是受灭如实知。所以我们知道,受是如何集合形成
宽子:受集,我应知
宽子:我应该知道,最后是受集,我已知
宽子:我已经知道,这里也可以说三转受集,,展示受,应知受,已知受,三转五蕴,十五行,但是佛经没有,我们就不要如此说,一样的道理,所以这个七善处,一样离不开四谛,我们懂了,这个法轮,就会转,
宽子:云何受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受灭道迹,如是受灭道迹如实知。 宽子:受灭,灭受之道,触灭是受灭,如是受灭如实知。触灭,不去接触,不去攀缘,不去爱取,眼睛看见也不着迷,耳朵听了不去生气,断触,切断了,耳朵和外境切断了,没接触了,那么就没有生气的感受,但是要做到这个要怎样呢? 宽子:要学习八正道,这些修行,都是很扎实的 ,清晰清楚的,不是猜想出来的,云何受味如实知?受因缘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
宽子:云何受患如实知?若受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
宽子:云何受离如实知?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因缘,是因为三事和合,所以我们有了好受,受味,这里一样,我们知道受之后患,那是无常,变易,苦,爱不能长久,因为世间变化, 宽子: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我们要断,要离,都需要八正道,所以我们看一个修行人说成就,那就是有八正道,正见生智慧,正业正志正语正思维正命正精进,行为端正,正定有大定而能守戒行,八正道 就说完了一个修行人的正觉正智,三十七道品,就包括了八正道
宽子:所以三十七道品,更不得了,今天时间关系,先说到这 下来的经文,相信大家也不难看懂了,我们明天还继续这个经文,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072\wps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