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5|回复: 0

2024.9.21号 破相论 正见 八正道

  [复制链接]

666

主题

0

回帖

23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30
发表于 2024-10-2 22: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9.21号  破相论  正见 八正道
宽子 13:13:08
今天有什么疑问吗?

觉 13:13:44
刚刚想请教您来着

宽子 13:13:50
没事,大家都可以提问

宽子 13:14:20
我看群里,有师兄讲大小乘的问题

宽子 13:14:40
其实,我们用另一种方式去理解

宽子 13:14:56
就是有基础,和没基础

宽子 13:15:05
那样去理解大小乘就好

宽子 13:15:22
这样,就避免很多争议

宽子 13:16:15
不管别人说,我是大乘,还是小乘

宽子 13:16:25
都要有基础正见

宽子 13:17:02
不能说,我是大乘,我不需要基础,不懂基础

宽子 13:17:50
我以前时常说,如果你觉得南传是小乘,自了汉,为何南传的法,普及了中国呢?

宽子 13:18:16
如何自了汉,为何法会流传呢?

宽子 13:18:53
所以我们不要以流行的说法,当是习惯

宽子 13:19:00
就是人云亦云

岁月秋山 13:19:01
不懂基础,我来告诉你,与时俱进,不浪费时光,白在世上。

宽子 13:19:37
[不支持的元素类型]@岁月秋山 师兄,轮回有很多时间给你耗,如果不能解脱

ゞ 水儿 oO࿐ 13:20:13
遇境生迷,情绪都控制不了,全在事情上纠缠,毫无定力可言,大小乘都不是,还没入门

宽子 13:20:13
不懂基础正见,才是学法无益

宽子 13:20:49
所以佛陀讲法,是从四谛讲起

宽子 13:20:56
而不是心无所住讲起

宽子 13:21:39
如果自了汉,为何法会流传呢?

宽子 13:21:46
刚才打错字了

岁月秋山 13:21:52
尔时说法,是谁在说无正见。

宽子 13:22:16
[不支持的元素类型]@岁月秋山 师兄,不懂你要表达什么

ゞ 水儿 oO࿐ 13:22:26
外道邪定成就的也快

禅衣 13:22:36
当我想要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也可以控制

禅衣 13:22:48
因为我在衡量利益得失

宽子 13:22:51
我们说自控,不是控制

宽子 13:23:01
是说不生

宽子 13:23:07
是智慧而不起

宽子 13:23:18
是通透而无染

宽子 13:23:41
说你失控,只是让你知道自己的无明状况

宽子 13:24:07
因为对众生说不生,是不能理解的

宽子 13:24:33
我们念头不停歇

宽子 13:24:42
如何不生呢?

宽子 13:24:52
所以八地菩萨,才有无生法忍

宽子 13:25:46
大家有经文的问题要问吗?

宽子 13:25:55
没有我们就找个经文学习

宽子 13:26:15
@青竹 不要去攀缘别人

禅衣 13:26:27
讲课吧,无益聊天等同于谋杀慧命

青竹 13:26:46
[不支持的元素类型]@宽子 🙏[emoji][emoji]

宽子 13:26:52
[不支持的元素类型]@禅衣 把心放平和,没那么严重

ゞ 水儿 oO࿐ 13:27:02
每一句话都很受益🙏🙏🙏

宽子 13:27:25
自己有正见,都有益处

宽子 13:28:44
阳光师兄好像没有更新杂阿含经

宽子 13:29:08
第四十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广说如上。

差别者:“尔时,帝释下常胜殿,合掌东向敬礼尊法。”

宽子 13:29:23
乃至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13:29:37
那我们继续学习破相论吧

宽子 13:29:55
还是有师兄想讨论什么经文的

宽子 13:29:57
也可以

宽子 13:30:55
问:经中所说,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空也。

宽子 13:31:05
上次我们讲到这个主题

三可 13:31:25
老师能不能把圆觉经讲一讲🙏🙏🙏[emoji][emoji][emoji]

宽子 13:31:39
圆觉经我们讲过了

宽子 13:31:44
记录有

宽子 13:31:58
你有不明白的,还想问吗?

宽子 13:32:31
都在文件记录

ゞ 水儿 oO࿐ 13:32:31
[图片]

三可 13:32:34
资料可能不全

宽子 13:33:04
我不知道,都是你们自己记录的

禅衣 13:33:06
这课还能不能讲了

宽子 13:33:25
[不支持的元素类型]@禅衣 学会耐心

禅衣 13:34:10
要么说直接禁言讲课,其余时间怎么讨论都行

宽子 13:34:19
没事,学习,能学一点就很好

宽子 13:34:36
今天我们先学破相论

宽子 13:34:57
圆觉经你们整理了,要问再问

宽子 13:36:11
答: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宽子 13:36:22
我们继续

宽子 13:36:43
我时常建议大家要学正见,要看破相论

宽子 13:37:01
因为都是正确的生活指引,还有修习

宽子 13:37:23
也对佛法,产生正确的方向

宽子 13:38:40
前面我们讲过了造佛寺,佛像

宽子 13:38:55
供花,烧香,点灯的正见

宽子 13:39:16
我们这里,再聊聊

宽子 13:39:24
因为很多师兄,都没看见

宽子 13:40:06
我们再讲讲点灯

宽子 13:40:15

又长明灯者:

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当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然,然灯无尽,故号长明。过去有佛,名曰然灯,义亦如是。

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专行虚妄,执著有为,遂燃世间苏油之灯,以照空室,乃称依教,岂不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相光,上能照万八千世界,岂假如是苏油之灯,以为利益。审察斯理,应不然乎!

宽子 13:40:59
达摩祖师说

点灯,是点心灯,照明心,是觉

宽子 13:41:14
又长明灯者:

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

宽子 13:41:43
所以我们在家点灯供佛,要明白这个道理

宽子 13:42:04
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

宽子 13:42:31
我们的身,是灯台

宽子 13:43:08
心为灯柱

宽子 13:43:33
戒行,为添油

宽子 13:44:05
你看祖师带领我们思惟,正见的方向

宽子 13:44:43
智慧明达,喻如灯火。

当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


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然,然灯无尽,故号长明。

过去有佛,名曰然灯,义亦如是。

宽子 13:45:22
我们增进戒行,就如给智慧添火

宽子 13:45:33
智慧才会烧的旺盛

宽子 13:46:00
祖师说,这才是真正的点灯

宽子 13:46:19
能光明照见解脱

宽子 13:46:30
照破无明

宽子 13:46:52
能以此法,转相开示,

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然,然灯无尽,故号长明。

宽子 13:47:45
如果我们能流传相续这个正见,那么就等于一灯去延续点燃百灯

宽子 13:48:15
无穷无尽的,那么才是给众生长明灯

宽子 13:48:48
所以我们看看,祖师说的多好

宽子 13:49:01
不只是天天说,明心见性

宽子 13:50:06
愚痴众生,不懂佛陀讲点灯供佛有功德,是方便说法

宽子 13:50:50
而无明虚行,照亮了佛像寺院,却没有照亮自己的心灯

宽子 13:51:25
燃烧的,都是外在的油灯
宽子 13:52:11
照亮的,都是外在的空室

宽子 13:53:13
佛菩萨眉心一毫光,照遍三千大千世界

宽子 13:53:46
岂能是油灯的那一点光

宽子 13:54:44
我们以为点一点灯就有利益,功德,这都是违背正见正法的方向

宽子 13:55:33
所以我们要思惟,增益自己的正见,如法义而行

宽子 13:56:53
又六时行道者:

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名为六时。绕塔行道者:

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

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

宽子 13:57:09
接下来,讲到绕佛

宽子 13:57:44
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名为六时。绕塔行道者:

宽子 13:57:57
很多人打佛七,绕佛

宽子 13:58:09
我们看看祖师的教诲

宽子 13:58:42
六时,是什么意思?

宽子 13:59:17
有些名相,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宽子 13:59:34
那样我们求知,才会越来越顺利

宽子 14:00:12
那怕自己百度一下,也是求知的精神

宽子 14:00:29
六时,就是我们讲的,24小时

宽子 14:00:45
十二时辰

宽子 14:01:31
三时为昼,三时为夜

宽子 14:01:48
大家记住了,下次再看,就会记得,看懂

宽子 14:02:34
于六根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

宽子 14:02:48
什么是佛道?

宽子 14:03:26
佛陀讲的,都是佛道

宽子 14:03:47
我们会问,那么多,该学什么?

宽子 14:04:40
所以我们看看上面的论文说:

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

宽子 14:05:17
能觉知觉行,能调伏六根为准

宽子 14:05:47
怎样才算觉行

宽子 14:06:06
八正道,为符合觉行

宽子 14:06:28
所以阿含经里面,佛陀讲很多八正道

宽子 14:06:46
我们要觉,第一个,要有正见

宽子 14:07:16
就好比我们刚才说,小乘大乘,都离不开基础正见

宽子 14:07:55
就好比我们说,我要懂,先要学习方法

宽子 14:08:15
我们做什么都要基础

宽子 14:08:29
我们从小上学,学中文

宽子 14:08:32
这是基础

宽子 14:08:43
没有基础,我看不懂佛经

宽子 14:08:49
不懂中文

宽子 14:09:37
没有人会说,我是印度人,从来没学过中文,一到中国,神奇了,我顿悟中文,既然看懂了

宽子 14:10:15
虽然这个讲法,大家会觉得好笑

宽子 14:10:31
但是,也是我们现在无明的现象

宽子 14:10:45
不学基础

宽子 14:10:51
认为自己可以顿悟

宽子 14:11:32
所以如果有人和你狡辩大小乘,你就和他说基础正见就好

宽子 14:12:03
所以八正道,第一个说,正见

宽子 14:12:19
正见是什么意思?

宽子 14:12:40
正确的见解,解脱知见

宽子 14:13:19
有正确的见解,思惟才会对,正

宽子 14:13:43
如果自己愚痴,想的方法,也是愚痴的

宽子 14:14:03
磕破脑袋,也不会有提升

宽子 14:14:15
所以我们叫(学)

宽子 14:14:24
求知

宽子 14:14:30
佛陀也求知

宽子 14:14:44
所以出家,到处学习

宽子 14:14:55
那怕外道,苦行

宽子 14:15:16
渴望知识,渴望觉知

宽子 14:15:26
打下基础

宽子 14:15:39
就好比我们的高铁

宽子 14:16:08
我们求别人,买别人的,转让技术

宽子 14:16:19
我们求知,打基础

宽子 14:16:42
然后有了基础,再自主研发

宽子 14:16:56
佛陀也一样

宽子 14:17:14
不是坐在皇宫里面,顿悟成佛

宽子 14:17:42
所以我们要懂,要跟随,思惟佛陀的点滴

宽子 14:18:33
正见 ,正思惟了,我们学了用上,做实验,练习

宽子 14:18:56
所以我们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宽子 14:19:25
我说我不贪,不嗔,我能不能做到

宽子 14:19:39
我自己练习,做实验

宽子 14:19:55
生活上,善护六根

宽子 14:20:15
不让自己再受迷惑

宽子 14:20:34
又堕入贪嗔痴

宽子 14:20:58
处处提升觉知,觉行

宽子 14:21:29
我要记住为何自己要执行不贪,不嗔,不痴

宽子 14:21:41
这个,是觉

宽子 14:21:48
自觉自省

宽子 14:21:55
我的目标,目的

宽子 14:22:08
我为何要那样做

宽子 14:22:35
我如果不能时时不忘,该怎办?

宽子 14:22:50
我又去求知

宽子 14:23:04
我问老师,我不能时时不忘怎办?

宽子 14:23:30
普贤菩萨,就是如此学习

宽子 14:23:53
精进,学习,无有穷尽

宽子 14:24:21
老师说,你每天做功课,熏陶,提醒自己

宽子 14:24:49
我就要去思惟,我做功课,去行,提升觉知力

宽子 14:24:57
提升觉行

宽子 14:25:22
又六时行道者:

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名为六时。绕塔行道者:

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

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

宽子 14:26:00
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

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

宽子 14:26:14
绕佛,绕塔

安然 14:26:35
宇宙中,只有真正解脱了生死的圣贤,证入如来究竟义的觉者,有留下道路的资格;否则,没有解脱生死的人,留下来的,都只是导向死亡的路标。非见性者不能说法,“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达摩祖师

宽子 14:26:37
祖师说,塔,等于是你的身心

宽子 14:28:02
[不支持的元素类型]@安然 不懂基础,不能明心见性,所以师兄,要广学,不要断章取义

宽子 14:28:10
我们继续

宽子 14:28:36
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

宽子 14:28:54
觉慧

宽子 14:29:13
觉知的智慧,觉行的智慧

宽子 14:30:02
觉慧巡绕身心

宽子 14:30:08
念念不停

宽子 14:30:23
所以这个念,是有觉慧的

宽子 14:30:37
我们念佛也一样

宽子 14:31:13
念佛,叫念佛陀教诲,叫念佛

宽子 14:31:33
南传的一位尊者,他也念佛

宽子 14:31:52
他念(佛陀)两个字

宽子 14:32:26
但是他的念佛,是有思惟,有觉慧,有戒行
宽子 14:32:43
有止观

宽子 14:33:19
就好像楞严经里面,大势至菩萨一样

宽子 14:33:29
念佛入三摩地

宽子 14:33:41
净念相续

宽子 14:33:54
我们看看他的一段开示

清朗 14:34:03
净念相继是不是正念

宽子 14:34:35
佛陀时代, 他的直系弟子依法修持, 是真正的行者。他们为了尽快超越苦, 舍离了世界。无论社会地位、年龄、性别怎样, 一旦出家接受佛陀的教导, 他们就放下旧习, 在身、语、意上遵从佛法。从此以后, 那些弟子们把杂染扔到一边, 不再受它的左右。他们全心全意、把精力放在清净心智、洗涤杂染的努力上。

宽子 14:34:45
@清朗 师兄先看

宽子 14:35:16
本质上, 正精进, 与行者保持稳定、持续的念住、不停地观察心念, 意思是相同的。 念住监督着我们任何时刻、任何姿势的思维与情绪活动, 这就叫做“正精进”。  无论是不是在作正式禅定, 如果我们精进努力, 使心定驻于当下, 就能始终抵御杂染的侵袭。杂染是不懈不怠的, 它们不停地制造有关过去、将来的念头, 扰乱心智, 使它离开当下, 离开支持我们修行的念住。因此, 行者不要让心游荡出去, 想那些关于过去、未来的俗念。这种念头总是带着杂染, 会妨碍修行。行者必须专注于内心, 培养对内心世界的知觉, 而不是跟着杂染出去关心世俗事务。 这一点至关重要。

宽子 14:35:48
行者必须专注于内心, 培养对内心世界的知觉, 而不是跟着杂染出去关心世俗事务。 这一点至关重要。

清朗 14:36:48
这是阿姜查的灭苦之道我看过

宽子 14:37:12
师兄,不是阿姜查尊者的

宽子 14:37:33
尊者阿姜摩诃布瓦谈禅修经历

宽子 14:37:55
@清朗 师兄,耐心的看

宽子 14:38:05
看过也可以再复习

宽子 14:38:28
不要以为自己都懂了

宽子 14:39:00
许多行者不能得到满意的成果, 主要原因是, 在禅定基本原则的坚持方面, 决心不够。 我总是教弟子在修行中保持准确性, 在禅定中要有特定目标。那样一定会有成果。找到一个合适的专注对象, 让心做好准备工作, 是很重要的。我通常建议用一个预备性的禅定词汇, 通过在内心连续重复, 如一具铁锚, 很快使行者的心静止下来, 进入定境。 如果行者只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心的知觉, 而没有一个禅定用词那样把念钉住, 结果肯定是靠不住的。心的知觉太精细, 不能为念住提供坚实的基础, 用不了多久, 心就响应杂染的召唤,去漫游、遐想、走神。修行变得不规则。有时候看上去进展顺利、几乎毫不费力, 后来却突然意想不到地艰难起来。修行步子一不稳, 所有表面进展就不见了。修行的自信动摇了, 心开始挣扎。 不过, 如果我们有一个禅定用词作为锚, 让念住稳固扎根, 心就一定会尽快进入禅定的宁静与专注状态。 并且也能轻松地保持在那个静止状态。

宽子 14:39:37
阿姜摩诃布瓦

宽子 14:39:45
名字一样?

宽子 14:40:03
这也能一样

宽子 14:40:35
@清朗 师兄,要有耐心,缺乏耐心,注定不能定住

宽子 14:41:26
我这里讲的, 是个人经验。我最初开始禅定时, 缺乏一个坚实的基础。 我还没有找到固守心念的正确方法, 修行时涨时落。进步一阵子, 很快又退步, 回到原地, 等于没有学到什么。开始时我极其用功, 心进入了奢摩他。 感觉象座山一样稳定扎实。 那时候还缺乏适当的方法来保持这个状态, 我却感到自满、轻松起来。 就在那时, 修行退步了。它开始退步, 我却不知怎样逆转。 我因此苦苦思索, 要找一个让心稳定下来的坚实基础。 最后得出结论, 心跑掉了, 是因为我的基础不牢。我缺乏一个禅定用词作为注意力的聚焦点。

我被迫重新开始修。这次我打下一个坚固的桩, 不管发生什么, 坚定地抓住它。 这个桩就是“哺-哆”(buddho), 意思是对佛陀的忆念。我就把禅定用词“哺-哆”当成唯一的专注目标。我在内心除了重复“哺-哆”,不去管其它。“哺-哆”是我的唯一目标, 同时我也确保念住始终在把握和指导我的努力。那些关于进步、退步的想法全给放在一边。发生什么, 就让它发生。我下决心不再落入旧的思路: 回顾过去修行怎样进步、怎样退失; 接着又幻想未来, 希望发一个大愿, 过去的自在感会再回来。一直这样想, 却不去创造实现愿望的条件。我只是希望有进步, 不能实现时又感到失望。实际上, 成功的愿望并不会带来成功; 只有带着念住的努力才会有成就。

宽子 14:41:35
我们先看到这里

宽子 14:41:46
大家有兴趣的,我们的论坛有

宽子 14:41:54
可以问管理要网址

宽子 14:42:26
我给大家看这个,是讲觉慧的例子

宽子 14:42:58
念佛,是有方法,有摄心的智慧

宽子 14:43:16
不是不知不觉

宽子 14:43:47
所以我们叫,一境性的禅定

宽子 14:44:25
是“哺-哆”(buddho), 意思是对佛陀的忆念。

宽子 14:44:42
哺-哆,是佛陀的意思

宽子 14:44:58
对佛陀的忆念。

宽子 14:45:12
所以我们讲,和大势至菩萨一样

宽子 14:46:06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宽子 14:47:17
所以我们念佛,是止,是禅定

宽子 14:47:40
那么智慧,是我们的觉,防护

宽子 14:48:00
是我们的后盾

宽子 14:48:23
所以我们说,初禅,有觉,有观

宽子 14:48:54
佛陀说,要我们学好八正道前面的七个

宽子 14:49:03
最后才是正定

宽子 14:49:08
为何呢?

宽子 14:49:21
因为有正见,正思惟,有正行

宽子 14:49:25
这是防护

宽子 14:49:33
准备的基础

宽子 14:49:39
生智慧

宽子 14:49:57
那么进入正定的实战,才不会不知所措

宽子 14:50:38
所以我们学习作业

宽子 14:51:09
在生活上,练习不贪不嗔不痴

宽子 14:51:24
这也是防护,生定慧

宽子 14:51:44
这就是五盖不除,不入禅定

宽子 14:52:09
智者大师的小止观,就很详细

宽子 14:52:33
我们有很多要学,很难

宽子 14:52:45
所以我们有容易的功课

宽子 14:52:57
让初学跟随进入

宽子 14:53:21
简单化

宽子 14:54:46
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先聊到这

宽子 14:55:11
大家有什么疑问的,可以准备好,明天我们继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1-25 03:53 , Processed in 0.0253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