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8|回复: 0

2024.9.18号 杂阿含经1109 忍辱

[复制链接]

666

主题

0

回帖

23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30
发表于 2024-9-24 2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9.18号  杂阿含经1109  忍辱
宽子 13:01:03
大家有疑问吗?

宽子 13:01:14
没有的话,我们学习佛经

宽子 13:03:34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天、阿修罗对阵欲战,释提桓因语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莫得各各共相杀害,但当论议,理屈者伏。’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言:‘设共论议,谁当证知理之通塞?’天帝释言:‘诸天众中自有智慧明记识者,阿修罗众亦复自有明记识者。’毗摩质多罗阿修罗言:‘可尔。’释提桓因言:‘汝等可先立论,然后我当随后立论,则不为难。’时,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即说偈立论言:

“‘我若行忍者,于事则有阙,
  愚痴者当言,怖畏故行忍。’

“释提桓因说偈答言:

“‘正使愚痴者,言恐怖故忍,
  及其不言者,于理何所伤?
  但自观其义,亦观于他义,
  彼我悉获安,斯忍为最上。’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复说偈言:

“‘若不制愚痴,愚痴则伤人,
  犹如凶恶牛,舍走逐触人。
  执杖而强制,怖畏则调伏,
  是故坚持杖,折伏彼愚夫。’

“帝释复说偈言:

“‘我常观察彼,制彼愚夫者,
  愚者瞋恚盛,智以静默伏。
  不瞋亦不害,常与贤圣俱;
  恶罪起瞋恚,坚住如石山。
  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马车,
  我说善御士,非谓执绳者。’

“尔时,天众中有天智慧者。阿修罗众中有阿修罗智慧者,于此偈思惟称量观察,作是念:‘毗摩质多罗阿修罗所说偈,终竟长夜起于斗讼战诤,当知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教人长夜斗讼战诤;释提桓因所说偈,长夜终竟息于斗讼战诤,当知天帝释长夜教人息于斗讼战诤。当知帝释善论得胜。’”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以善论议伏阿修罗。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立于善论,赞叹善论。汝等比丘亦应如是,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当善论,赞叹善论,应当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13:04:44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天、阿修罗对阵欲战,释提桓因语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莫得各各共相杀害,但当论议,理屈者伏。’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言:‘设共论议,谁当证知理之通塞?’天帝释言:‘诸天众中自有智慧明记识者,阿修罗众亦复自有明记识者。’毗摩质多罗阿修罗言:‘可尔。’释提桓因言:‘汝等可先立论,然后我当随后立论,则不为难。

宽子 13:05:24
过去世时,天、阿修罗对阵欲战

宽子 13:06:00
天人,也与阿修罗对战

宽子 13:06:45
所以天界也有欲,不圆满,才会有各种对战

宽子 13:08:13
天帝就对阿修罗王说,我们不如不要打战,用论议来分胜负

宽子 13:08:24
以免生灵涂炭

宽子 13:08:49
就是不要武斗,用文斗

宽子 13:10:24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言:

‘设共论议,谁当证知理之通塞?

’天帝释言:

‘诸天众中自有智慧明记识者,阿修罗众亦复自有明记识者

宽子 13:11:41
阿修罗王又说,我们论议,谁来当评判

宽子 13:12:01
谁又知道对不对?

宽子 13:12:53
天帝回答说,你们阿修罗中,也有智慧者,我们天众也有智慧者,他们自会评判

宽子 13:14:16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言:

‘可尔。

’释提桓因言:

‘汝等可先立论,然后我当随后立论,则不为难。


’时,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即说偈立论言:

“‘我若行忍者,于事则有阙,
  愚痴者当言,怖畏故行忍。’

宽子 13:14:41
阿修罗王就回答说:那行

宽子 13:15:00
天帝说,你先开始,我后面

宽子 13:15:35
阿修罗王就说:

“‘我若行忍者,于事则有阙,
  愚痴者当言,怖畏故行忍。’

宽子 13:18:06
我如果行忍辱,于事就有观点

宽子 13:18:43
愚痴的人又会说,你害怕,所以你才忍辱

宽子 13:20:06
“释提桓因说偈答言:

“‘正使愚痴者,言恐怖故忍,
  及其不言者,于理何所伤?
  但自观其义,亦观于他义,
  彼我悉获安,斯忍为最上。’

宽子 13:21:20
就好比我们说,你不想忍他,但是你软弱,所以你忍他

宽子 13:22:53
天帝就回他说:

如果我们让愚痴者觉得,我们是软弱害怕而忍辱

宽子 13:23:12
  及其不言者,于理何所伤?

宽子 13:25:02
如果他看不懂其中之义,但是对你的自身义理,有什么伤害呢?

宽子 13:25:29
就是别人看不懂你,对你有什么伤害呢?

宽子 13:26:19
就好比别人误解了我们,对我们心中的义理,有什么伤害呢?

宽子 13:26:39
  但自观其义,亦观于他义,
  彼我悉获安,斯忍为最上。’

宽子 13:27:50
如果能自观自己之义,也能了解他人的理解,能不动心,这才是忍辱之最上

宽子 13:29:01
我能理解你的水平,你误解我,但是我也不和你计较

宽子 13:29:50
不攀缘,不动心

宽子 13:30:32
能冷静的看待事情

宽子 13:31:09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复说偈言:

“‘若不制愚痴,愚痴则伤人,
  犹如凶恶牛,舍走逐触人。
  执杖而强制,怖畏则调伏,
  是故坚持杖,折伏彼愚夫。’

“帝释复说偈言:

“‘我常观察彼,制彼愚夫者,
  愚者瞋恚盛,智以静默伏。
  不瞋亦不害,常与贤圣俱;
  恶罪起瞋恚,坚住如石山。
  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马车,
  我说善御士,非谓执绳者。’

宽子 13:31:52
阿修罗王又说:

“‘若不制愚痴,愚痴则伤人,
  犹如凶恶牛,舍走逐触人。
  执杖而强制,怖畏则调伏,
  是故坚持杖,折伏彼愚夫。

宽子 13:33:38
如果我不去对制这些愚痴之人,他们就会说下去,伤害别人

宽子 13:34:27
这些愚痴之人,就好比恶牛,到处去撞人,伤害别人

宽子 13:35:06
所以这些人,就要教训他们,拿鞭打他们,让他们害怕

宽子 13:35:43
所以就要拿着棍仗,才能制服他们

宽子 13:36:18
“帝释复说偈言:

“‘我常观察彼,制彼愚夫者,
  愚者瞋恚盛,智以静默伏。
  不瞋亦不害,常与贤圣俱;
  恶罪起瞋恚,坚住如石山。
  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马车,
  我说善御士,非谓执绳者。’

宽子 13:37:36
天帝又回到说:

我常常观察这些愚痴之人

宽子 13:38:05
这些愚痴之人,嗔恚旺盛

宽子 13:39:03
智者用柔和稳静,来调伏他们

宽子 13:39:34
  不瞋亦不害,常与贤圣俱;
  恶罪起瞋恚,坚住如石山。

宽子 13:40:19
对他们,不生气,也不伤害

宽子 13:40:34
就好比慈经说,无危险,无敌意

宽子 13:41:12
常亲近规劝他们,感染他们

宽子 13:41:50
因为他们的习气,如坚石一般的顽强

宽子 13:42:16
嗔恚起各种罪恶

宽子 13:42:50
  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马车,
  我说善御士,非谓执绳者。’

宽子 13:43:58
嗔恚,就如奔跑的马车

宽子 13:44:43
我们调御它,并非用绳子捆住它

宽子 13:45:28
需要让它慢慢的停下来

宽子 13:45:46
而不是拉着它,两败俱伤

宽子 13:46:40
所以最终,大家都认为,是天帝胜出

宽子 13:47:17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以善论议伏阿修罗。

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立于善论,赞叹善论。

汝等比丘亦应如是,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当善论,赞叹善论,应当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宽子 13:48:08
佛陀讲述完这个,就教大家,应该如此学,如此能善论,如此正信

宽子 13:48:24
汝等比丘亦应如是,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当善论,赞叹善论,应当学!

宽子 13:48:50
堪忍,而能成就辩才无碍

宽子 13:49:12
亦当善论,赞叹善论,应当学!

宽子 13:49:31
为何天帝善论?

宽子 13:49:54
因为他观察,行,用

宽子 13:50:17
自身符合智者行

宽子 13:50:38
自行而得到经验

宽子 13:50:55
有自行慈心

宽子 13:52:34
有愚痴者诽谤,他却能慈悲的调和

宽子 13:53:02
所以大家都去生气,恐吓夜叉鬼

宽子 13:53:08
他却能柔和的安慰

宽子 13:53:48
而不是用对抗手段,去压制,去斗争

宽子 13:54:47
所以我们对于别人的不理解,各种挑剔,我们不需要去在意

宽子 13:55:09
不理解,误解,不能改变正见之义

宽子 13:55:27
不能动摇正见

宽子 13:55:55
不能改变真谛

宽子 13:56:32
所以智者的智慧,不会因为别人说他愚痴,他就变愚痴了

宽子 13:57:00
我们的愚痴无明,不是别人说才有的

宽子 13:57:09
也不是别人说,我们就没有

宽子 13:57:34
你的傻,不是别人说出来的

宽子 13:57:57
所以你的智慧,别人也不能夺走

宽子 13:58:19
所以我们学习慈心

宽子 13:58:36
慈心带来给我们无上的正见

宽子 13:59:13
因为慈心,才能安稳生定

宽子 13:59:51
不会因为愚者的干扰,而动摇

宽子 14:00:30
学的,都是生五力的正见

宽子 14:00:41
五力是什么?

宽子 14:01:16
三十七道品有五根五力

禅衣 14:01:49
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宽子 14:02:03
五根生,生入地    信根深达八尺地
勤根缓缓深通透,念根万丈入深理
定根稳,慧根壮,五根成长生五力
信力生,精进力,风雨不改往前进
念力无惧天魔袭,定力能挡八风侵
慧力生,最无敌,克己能胜百万军
五根五力生忍辱,定慧圆满持戒力

宽子 14:02:08
🌹

宽子 14:02:24
正见,能生信根

宽子 14:02:52
时间关系,我们先聊到这

宽子 14:03:00
你们自己去深入

拿摩阿弥陀<佛> 14:07:36
试交流,请指正:佛性一句话说明就是:清净的智慧慈悲。佛性也叫自性、本心等。六祖说佛性是清净的,不動的和龍樹菩薩的第一義谛一致。佛教如果離了慈悲,一切都是空谈。如何能将慈悲做到極致呢?智慧,如何能将智慧升到最高呢?清净,如何能将清净做到極致呢?佛法。末法時期,念佛是最高的智慧,最大的慈悲,不離自性。

宽子 14:13:02
念佛是最高的智慧,最大的慈悲,不離自性。



师兄,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如何慈悲,如何智慧吗?

@拿摩阿弥陀<佛>

宽子 14:13:32
我们不能光说两个字,智慧

宽子 14:13:33
慈悲

宽子 14:13:38
该如何呢?

宽子 14:13:45
念佛为何可以呢?

宽子 14:14:08
师兄,你详细的讲解一下🌹

宽子 14:15:03
@拿摩阿弥陀<佛>

你试交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1-25 03:17 , Processed in 0.0295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