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6|回复: 0

悟性论3

[复制链接]

1029

主题

1

回帖

325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51
发表于 2024-9-21 01:07: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舍身不吝,名大布施。

离诸动定,名大坐禅。

何以故?

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

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

不著文字名解脱;

不染六尘名护法;

出离生死名出家;

不受后有名得道;

不生妄想名涅槃;

不处无明为大智慧;

无烦恼处名般涅槃;

无心相处名为彼岸。

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

何以故?

为凡夫一向住此。

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

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

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

平等法者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

’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

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

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

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

宽子
舍身不吝,名大布施。

离诸动定,名大坐禅。

何以故?

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

宽子 13:06:46
今天我们要探讨,比较深微的一步

宽子
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

宽子
凡夫,容易妄想喧动

宽子
所以心散乱,不得安宁,缺少觉知

宽子
小乘一向定

宽子
这是什么意思?

宽子
这也是我们坐禅时候的一种无明定

宽子
定,对于没有智慧的人,他不只是有益,也有害

宽子
因为没有智慧,当他进入禅定的安乐,他就会沉醉于其中

宽子
也就是我们时常说的,禅乐

宽子
当我们进入这种状态,我们不想再去觉知,沉醉于其中

宽子
禅定,是有觉知,不是没觉知

宽子
当我们进入禅定,我们从安稳中,寂静中,我们可以观察外层的心里活动

宽子
这个觉知,不同于一般思维,或者各种想法

宽子
我打个比方,我们时常在冷静中思维

宽子
这个思惟,不影响我们的冷静

宽子
而且这个思惟是从冷静中产生

宽子
所以我们不会停留在如同石头枯木一般的定中

宽子
这个定中的觉知,不会影响内在的安宁

宽子
有审察的存在跟随

宽子
那样我们才能在禅定中,继续前进

宽子
我们来看一段经文

宽子
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
众生作大光明 '
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於慧
光三昧正受 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密多
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 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从彼
三昧安详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
`善男子!菩萨有般若波罗密多心,名普遍
智藏,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
别解说 '

宽子
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照见五蕴自性皆空 ,

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

宽子
以三昧禅定,行深智慧

宽子
照见五蕴皆空

宽子
所以禅定,不是不知不觉

宽子
所以我们说,有正定,邪定

宽子
邪定是进入空中状态,完全没有知觉

宽子
就好比我们有时候,进入定中,完全没有觉知,可以坐好几个小时,甚至坐整天

宽子
因为心没有觉知,只有一片宁静而已

宽子
所以我们在这个迷定当中,无法思惟前进

宽子
就好比我们身上产生了很大的力量,但是我们不懂怎样去用,傻傻的呆着

宽子
以前我比喻过,就好比我们前进在大沙漠

宽子
看见了绿洲,我们看见了水

宽子
我们就在这片绿洲呆着,因为太欢喜了,不想再前进

宽子
所以我们不论到什么阶段,我们的禅定,都会有觉知

宽子
不然我们无法前进

宽子
比方说,我们在初禅

宽子
我们说到二禅,无寻无伺

宽子
但是这不是没有觉知

宽子
喜,乐,一心,这都是觉知

宽子
我们甚至到了无所有处定

宽子
他也有一份智慧的觉知跟随

宽子
如果我空在那,什么都不干,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前进呢

宽子
我们有种明的安稳

宽子
什么叫明的安稳

宽子
也就是智慧所产生的安稳

宽子
比方我有智慧,我走黑路不怕了

宽子
我明白了,我不恐惧了

宽子
产生一种安稳

宽子
这是智慧的禅定

宽子
我们内心快乐不快乐,我们明了

宽子
我们懂如何产生,如何灭去

宽子
我们从智慧产生的安稳,他并不是快乐

宽子
安稳,寂静,那不是快乐

宽子
能看明白,快乐,不快乐的智慧,才是安稳

宽子
心智慧解脱,是超越了快乐与不快乐

宽子
所以希望这些,对大家以后的禅定,有所帮助

宽子
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

宽子
小乘一向定,缺少智慧

宽子
是的

宽子
所以我们看经文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宽子
心超越这些的安稳智慧

宽子
坐禅也不会迷在空定之中

宽子
我走在很暗的小巷当中,只是带着智慧走着,没有评估外在的黑暗里有什么,但是不是没有觉知,只是安稳的走着

宽子
所以我们看见这个从容自在

宽子
这种无所攀缘和无所畏惧

宽子
所以我们审察,而有所进步

宽子
当我们还没到达最终阶段,不会卡在空定当中

宽子
当我们在禅乐当中,当禅乐是安稳,我们就会产生乐受

宽子
乐受,这是一种无明的轮回

宽子
因为乐受,是生灭法,它不是觉知智慧,它达不到安详的状态

宽子
因为没有智慧,产生不细腻的禅定,

宽子
就好比我们的情绪

宽子
他会反复的产生,因为暂时性

宽子
所以迷于禅乐,空定,当脱离了禅定,在生活上,就不能持续觉知

宽子
所以我们打坐说,打坐的姿态要正

宽子
但是我们的心的姿态也要正

宽子
智慧的碰撞,在于生活

宽子
当我们眼睛接触到外境

宽子
它就是我们禅定的生起处

宽子
见所触的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宽子
我们觉知看着,眼见而从容,这就是禅定

宽子
当我们洞察的习惯产生,那么禅定的觉知洞察就提升

宽子
智慧也就会迈进

宽子
这就是略说,和细说的不同

宽子
细说,我们要自己走过的经验

宽子
略说,我们可以只说表皮

宽子
我们说,四谛,就是苦,集,灭,道

宽子
完了。
这就是非常的略说

宽子
说四谛有三转十二行

宽子
这是略说

宽子
把三转十二行,更细腻的每段讲解,这也是略说

宽子
把每个苦,都深入人心,这才算是细说

宽子
所以有大师把一句话讲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

宽子
苦就可以讲一辈子了

宽子
因为深入人心

宽子
所以我们要在用心细中,提升自己

宽子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 X

GMT+8, 2025-1-19 12:04 , Processed in 0.0258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